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图书都有“出版说明”(或“编辑说明”),内容大致是从出版社(或编者)的角度向读者说明一部书(或一套书)的出版目的、编选意图、编辑过程等与成书有关的文字,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无疑是迄今为止在断代诗歌总集中份量最大的一部诗集。这部书到1995年底已经出版了25册,但是,全书一共有多少册?编辑、出版者没有在书里交代过。偶然从一则图书广告中了解到,《全宋诗》一至二十五册北宋部分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办案故事》(1981年1月1版1次印)发现书中错别字不少。后来听说此书已在1982年6月第2次印刷。我又找来一读。出人意料的是,这次重印,书中的错字别字,竟原封不动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下面是一些例子: 把“寥如晨星”的“晨”错为“辰”。把趴在平台上不住地叩  相似文献   

3.
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内容丰富、存储容量巨大、保存容易、储存时间长久;有助于避免图书绝版的情况,内容还可不断更新;制作过程环保,可节约大量资源;电子书阅读器携带方便,读者随时可以开展阅读;功能强大,能带给读者更佳的阅读体验和更大的收获;生产和发行成本降低,而且销售方式灵活,适于薄利多销。基于这些优势,电子书造成了纸质书读者的分化,挤占了纸质书的市场空间,导致读者对纸质书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纸质书出版者应正确认识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关系与现状,更新出版理念,积极探索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分类出版;借鉴电子书的优点,打造更适销对路的纸质书。  相似文献   

4.
"让读者知道你的书,让读者喜欢你的书"被出版人奉为圭臬.但繁荣与泡沫同存的出版市场,书多几欲迷人眼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让读者在目迷五色的书摊上独独青睐你的书?有人试着走进公共关系传播,深一脚浅一脚走下去,居然还趟出了一条路,使好酒走出了深巷,使好书找到了婆家.与公共关系传播牵手,出版营销日子红火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据1981年1月3日出版的英国《书商》的一篇文章报导:1980年英国出版商共出版各类图书48,158种,其中新版书37,382种,重版书10,776种,比1979年增加6,218种,几乎增长了15%(1979年共出版41,940种)。 1979年比1978年大幅度地增加,普遍认为,那是因为原定1978年出版的书,由于印刷误期,推迟到1979年才出版。用这个理由解释  相似文献   

6.
宋广林 《出版广角》2016,(14):50-51
涂色书是一种集合时代特征与文化因素的出版物,2013年开始在世界上引发出版热潮,2015年在中国出版领域持续火爆.涂色书的热销,凸显了大众文化需求的时代特征,反映了读者对全新文化艺术形式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自由选择     
张琦 《全国新书目》2008,(18):22-22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自由选择》一书的主要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1980年,《自由选择》一书在美国首次出版,之后分别于1981年和1990年再版。该书出版后当年便成为畅销书,据作者估计,在美国各种版本的《自由选择》销量超过了100万  相似文献   

8.
我主编的《中国行政监察》一书,江西人民出版社仅用半年的功夫就与读者见面了。这部著作自1989年8月出版之后,撰写者与江西人民出版社共同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读者、专家、社会和国家对这部书的评价,它具有何等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洪琼 《出版广角》2015,(3):70-71
"浅阅读"时代的到来,既给学术出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学术出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既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推出更多符合读者新品位、满足读者新需求的通俗类学术书,又不能随波逐流,将严肃类学术书庸俗化、低俗化。我们在提升严肃类学术书图书质量的同时,应注意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走出一条新时代的学术出版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网络出版这一新生事物开始驶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据预测,今年电子图书的市场需求容量在4000万元左右,已经接近纸书年码洋量的1‰。 在已经涉足网络出版出版社当中,很多传统出版社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书和纸书的同步出版,即在纸书出版的同时或一个月之内出版电子图书。同步出版使得网上读者和数字图书馆用户在购买纸书之前先阅读到电子版本,真正体现了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优势。而读者出于传统的阅读习惯,不会在网上看整本书,而只是大致浏览一下,一旦对作品感兴趣,反而会激发他们去购买图书。  相似文献   

11.
从童书出版的主题看,2020年童书出版由防疫抗疫主题出版、新时代主题出版、"新四史"教育主题出版等几部分构成.从童书出版的网络媒介视角看,面对疫情期间线下实体书店、图书馆等阅读场所的停摆,童书数字出版平台与网络图书营销成为2020年童书出版的重要现象.从童书出版的推荐与展览视角看,童书推荐目录、畅销书榜单、童书展览等为2020年童书出版、童书读者和童书研究者提供了竞争、研究和阅读的动力与指引.从童书出版的"十四五"发展机遇看,我国童书出版将迎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童书的发展机遇,数字童书出版将主要朝着非视力数字出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13.
英国出版社在今年上半年出版的图书总共为21,051种,其中新书16,493种,新版或修订版为4,558种。分门别类的图书出版统计可见附表。与去年相比,英国出版的图书种类下降不少。拿总数来说,1980年同期,英国出版24,156种,而1981年上半年只有21,051种,下降了14.8%;其中1980年同期出版的新书是18,598种,而1981年上半年为16,493种,下降12.8%;新版图书  相似文献   

14.
杜川  杜恩龙 《出版广角》2016,(15):32-34
本文着力探讨众筹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创新,包括十个方面,如使出版资金来源多元化,填平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为创意出版提供新的可能,非书服务大大拓展出版范围,出版社没有了选题论证的麻烦,减少了风险,不会造成库存,可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等。  相似文献   

15.
国际广播电台研究室编译的《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一书,即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根据日本广播协会文化综合研究所撰写的同名书1981年、1984年两个版本结合翻译,又增补了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变化(1986.1—  相似文献   

16.
1981年-1982年,我们和北京师大幼儿园合编的《幼儿一日一课》(共12册),对如何提高幼儿读物的质量,作了一些探索。这套书是以五六岁的幼儿为对象的,是百科性质的彩色画书,供家长指导幼儿阅读。这套书出版以后,深受社会的欢迎,截至1983年上半年,已出版的1-6册,就发行了140多万册。下面是我们编这套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王瑞珍 《编辑之友》2015,(11):22-25
阅读终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使纸书出版的跨界融合成为必然,高校读者是纸书的主要受众,出版机构要积极实现与高校的融合,通过充分掌握读者阅读需求特征、尝试建立高校图书荐购数据库模式、有效运行高校图书选题机制和恰当借助电子书推进纸书发展等方式,创新纸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庄葳 《编辑之友》1997,(1):56-56
我国有好几百家出版社,每家出版社又有不步编辑.成千上万的书籍就经由他们的手发稿出版。他们为读者出版了各式各样的书.可是我们却很步看到直接为编辑写作的书。最近.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规划教材”中的《编辑应用写作》(吴添汉编著)一书,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日益发展,对出版业影响深远.一方面,数字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对传统出版空间形成挤压;另一方面,传统出版仍以其独特的价值被读者所接受.数字媒介环境下,对传统纸书出版提出了新课题,在继承中创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选题开发、内容建设、品牌打造、设计装帧、市场营销等方面充分借力新技术,做专做精传统纸书出版,实现传统纸书与数字化读物差异化出版,共生共存,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图书出版周期长,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是十分不利的。近几年来,图书出版周期长得惊人,而且越来越长。以在京的几家大出版社为例,从编辑部发稿起到印刷厂把书出齐止,平均每种书的出版周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书为352天,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