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与实践“陌生化”是由俄国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诗学概念,归属于文学语言的理论范畴。即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  相似文献   

3.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发端的一九一四年就未来派诗歌发表的评论《词语之复兴》中,对作为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陌生化问题,作了纲要性的阐述:“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更新感觉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人感到石头是石头的。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技巧就是使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与实践 "陌生化"是由俄国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足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词语的复活>)这段话告诉我们,"陌生化"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技巧,它可以使熟悉的甚至熟视无睹的事物变得新颖有趣,从而改变读者的阅读期待,扩充作品的想象空间,进而增强作品的美感.  相似文献   

5.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发端的一九一四年就未来派诗歌发表的评论《词语之复兴》中,对作为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陌生化问题,作了纲要性的阐述:“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更新感觉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人感到石头是石头的。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过程。怎样使文字以特有的形态成为文学作品 ,一直是恒久常新的话题。 2 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可谓独树一帜。该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认为 ,人们对于周围事物久之都会习以为常 ,视而不见 ,人的思想行动也随之会“无意识”和“自动化” ,这样下去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 ,他强调 ,必须通过艺术的手段把人从这种“无意识”和“自动化”中解救出来 ;“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为了感到事物 ,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 ,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 ,是使形式变得…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的理论是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他说:“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这个理论强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  相似文献   

8.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1916年,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形式主义认为,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艺术的陌生化手法,打破人们意识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唤起对象对生活的新奇感受和重新审视,而“陌生化”艺术手法包括三种艺术程序:即诗语的难化、创造性的变形、结构的延宕。我国作家鲁迅的伟大著作《狂人日记》中,就自觉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并且产生了那种“新奇”效果。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的一个文学主张,他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对常见的事物失去敏锐的感觉,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产生了所谓“自动化”的现象。而艺术则不同,它应当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使人感受到这种事物的特征,而不是仅仅为了让人知道这是什么。这就需要运用艺术技巧。形式主义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维克多&#183;什克罗夫斯基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们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求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一般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延宕艺术,是叙事作品中,为增强读者对作品表现对象的感受,叙述者有意延缓叙事进程的一种表现技巧。20世纪初,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什克洛夫斯基曾经说过:“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使人们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成其为石头,而增加感受的难度与时延的延宕艺术,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被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运用,其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他认为,“陌生化”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的感受从麻木不仁和昏昏欲睡中惊醒过来,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新感觉和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核心理论,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其目的就是通过打破人们的常规思维、感受,重新组构对事物的感觉,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本文通过分析陌生化理论,结合翻译实践现状,尝试性地从语言的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探索了一些陌生化翻译策略、技巧,意在提高翻译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1“陌生化复习”的提出“陌生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由俄国文艺理论家首次提出,指的是把与人太接近的事物或现象推陈出新,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陌生化复习”是尝试将“陌生化”理论引入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即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数学的复习策略,灵活运用陌生化艺术,把熟悉的内容“陌生化”了给学生看.  相似文献   

15.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手法,以延长读者对事物的感受过程,恢复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以《霍斯托密尔》《战争与和平》为例,改变叙述视角、运用对照手法、着眼于固定细节的渲染,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托尔斯泰的“陌生化”叙事方式疏离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刷新期待视野,引发读者对社会生活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的目的在于打破人对常规的既定感受,通过对熟悉事物的解构和重构来走出审美疲劳。从“陌生化”理论为停泊点启航,提出“陌生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建构的理论预设,并基于问卷调查提炼出高职生在英语学习场域中诸种特征。当高职生所携带的特征内化为高职英语教学对于“陌生化”的诉求,以“陌生化”为潜在动力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创新性实践演练必将成为解决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困境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利器之一。尝试对高职英语教学陈旧范式进行强突破,实现课前、课中及课后的“陌生化”从而为高职英语教学转化为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艺术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艺术原则,他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习惯了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陌生化”,是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陌生是相对于习惯、传统而言,其主张是通过加工把人们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使读者产生陌生、新鲜、奇特感,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进一步了解的强烈愿望。本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陌生化阅读”的基本意思就是: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陌生一些。因此,语文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所作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距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①。  相似文献   

18.
施静 《成才之路》2009,(33):71-72
“陌生化”这一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他认为在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中.那些太司空见惯、太熟悉、毫无新鲜感的事物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只有通过对语言的“陌生化”,如对语言形式进行颠倒、重组、留白、强化等处理。才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人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陌生化”正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理论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他指出: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齐在《心理学纲要》中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