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对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52页,《给玻璃管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材P44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中,图4—2电荷问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本节最关键实验:实验成功与否,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得出,而且影响到“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难点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该实验是本节教授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3.
何新胜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3):43-43,46
“玻璃导电”实验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第二册第四章“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图4—12的演示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第二册第52面中,图4—12是演示高温下玻璃导电的电路图.配套教参建议使用废灯泡芯来做.由于废灯泡芯的导线间的玻璃厚、绝缘程度高,使用低压学生电源无法演示成功.而使用照明电压做电源,给学生和老师操作时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应用学生熟悉的贺年片中的音乐集成电路,结合自制的易导电的玻璃球,进行了成功的演示,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廖挹清 《物理教师》2005,26(5):3-33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笔者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对这一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把煤油吸热膨胀换成了空气的吸热膨胀,依据是固液气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气体的膨胀比固体液体显著得多.特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安培力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其定  徐省 《物理教师》2004,25(6):31-32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1 69页图1 5 -2为研究安培力大小的演示实验.该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安培力的影响因素.做好该实验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而按照教材图示方法实验,效果并不理想.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方案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该实验最多只能定性分析导线长度、电流大小对安培力的影响;其次,该实验中通电导体棒的偏角很小,而且难以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磁场部分U型磁体的特点造成的.因为一般U型磁体的磁场较弱,且不能随意调节其强弱;另外,N、S两极间能够近似看成匀强磁场的范围很小,当通电导体棒…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115页介绍了“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该装置器材较多,烧瓶不固定,需要做两次实验才能完成,这样教师在操作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针对以上缺陷,我们自制了一套演示“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经过实验,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磁场”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 ,其中“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和“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支柱 ,但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觉得不好理解 .因此 ,精心设计 ,想方设法做好与此相关的演示实验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拟探讨这个问题 .一、“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演示实验的探讨贵刊 2 0 0 3年第 3期刊登了“‘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演示实验的设计”一文 ,其中提出的实验方法 ,在有关书中也有介绍 .笔者按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 .图 1器材 感应圈(J12 0 6型 )、平行板电容器 (J2 30 9型 )一…  相似文献   

9.
山区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较差,但广大教师若能按照前辈们倡导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实验思想,就地取材,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做实验器材,自制一些简易的仪器或零件做实验,就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学习物理并不神秘.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第52面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是利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珠,来演示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导体的实验.下面是笔者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和易得的实验器材对这一演示实验的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0.
讲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电阻定律电阻率”时,在复习初中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了电阻定律,同时引入电阻率的概念,然后给出几种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但是,教材中为何给出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率?电阻率与温度之间有何关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自制了导体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的演示装置,通过实验来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二物理教材174页,要求演示此实验,本实验属于定性演示,按书上要求:“三块相同的蹄形磁铁并列放置可以认为磁场是均匀的,将一根直导线悬挂在磁铁的两极,有电流通过导体将摆一个角度,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比较安培力的大小。”因这个摆角的大小,学生很难观察,我对此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演示实验 ,若按现行初中《物理》第一册上所介绍的方法去做 ,成功率不高 .本文通过对人教版与沪科版两个版本对本实验所介绍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 ,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 15 8面介绍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按照此方法笔者在实验中 (使用的弹簧称的最小分度值为 0 .1牛 )先用弹簧称直接挂两个钩码 ,弹簧称的读数为1.18牛 ,而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 ,弹簧称的读数为 0 .6 5牛 ,这样钩码重与弹簧称读数相差达 0 .5 3牛 .经多次实验发现 :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弹簧称的读数始终小于钩码所受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第二册,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通电自感原理通电自感实验应该看到的物理现象是A,立即发光,但A,却是逐渐亮起来的。如图2是断电自感现象的原理图,断电自感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电磁振荡”一节介绍了“电磁振荡”演示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做好这个实验,使之达到较好效果,是让学生确信电磁振荡存在的真实性,并形成深刻印象的关键.按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显示振荡电流是通过直流电流计来实现的.为了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电表指针的左右摆动,LC电路的固有周期要尽量大些.不过,通常电感器的自感系数达到L=10H已经足够大,而电容器可通过并联使总电容达到C=10000μF,这样可使震荡周期达到。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教育家荀子就提出教学要以“闻见”为基础,夸美纽斯也提出“先学实物,后教文字”。这足以说明演示实验的重要性。物理教科书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它可以把抽象枯燥的原理具体、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有时还会再现物理规律的认识过程,启迪学生思维,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及发明创新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在进行实验前应让学生了解实验器材和条件,实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已思考、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  相似文献   

16.
詹顺凤 《物理教师》2004,25(7):21-21,23
新教材高中物理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二册第十九章“光的本性”第三节光的衍射、(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三册第二十一章“光的波动性”第二节光的衍射 ,教材通过介绍圆孔衍射和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 ,来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但是 ,在现有的物理仪器中 ,只能做单缝衍射实验 ,而更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圆孔衍射和著名的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 ,只有文字和图片 ,没有现成的仪器 .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的结果 ,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 ,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办法可演示成功 ,且效果颇佳 ,如再配合多媒体视频进行放大 ,效果更佳 .现介绍如下 ,供…  相似文献   

17.
一、红磷转变成白磷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第6页演示“红磷转变成白磷”,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先修)第十二章第八节“气体的压强”附图12-33。是在玻璃罩内放一个充气不多气球(见图1),这是研究气体压强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 (华东版 )第 59页有一个演示实验 ,如图 1所示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液化时放热。通过实验说明 :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会液化 ,容器B的水温升高 ,说明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感到这个实验有一些不足这处 :1 .实验完成所用的时间太长。实  相似文献   

20.
演示实验应突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高中物理新教材采用水平弹簧振子替代以前用砂摆来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 ,但教学中仍发现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描绘图线的笔和振子会受到纸和金属杆较大的摩擦阻力 ,不利于描绘图象 ;二是课堂演示时绝大多数学生既不能直接观察到图象的形成过程 ,又不易直接看到所得图象 .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个较好的实验方案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 ,现介绍如下 :一、实验器材幼儿用磁性画写板 (带磁性笔 ) ,废旧铁锁 (或稍重金属块 ) ,轻软弹簧、支架等 .二、实验装置将弹簧、铁锁做成弹簧振子 (把磁性笔头粘附在铁锁上 )并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