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称呼语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已普遍注意到称呼语与人们所处的社会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因此,从“同志”、“师傅”、“先生”、“Honey”等典型的称呼语出发,结合历时共时的角度.“管窥”我国称呼语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2.
赈黉 《中国培训》2003,(7):59-59
很多情况下,处于被动应付与恐惧之中,往往多一些盲目和非必要的投入。而事过之后痛定思痛,就会多一些省悟和理性。比如“非典”对人们的袭击以及“非典”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思索,就属于此类。处于“非典”高潮期,人们谈“非”色变,似乎大有晴天也见不到太阳的感觉。“高潮”对人们造成冲击,带来恐慌。而当政府发挥了作用、科学发挥了作用、群策群力之时,于是,“高潮”就走向了低潮;往日的昌盛和繁荣又来到了人们身边。人们由此感到:“非典”这东西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人们有了治的意识和动力,就会有控制和治愈的效果。我们由此前后之…  相似文献   

3.
师德的底线     
原先总是在体育场馆里听到的“底线”一词,现在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社会活动领域,其意义也从“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譬如流行于人们口头的“道德底线”一语,指的便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和限度。时下,不知是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或是由于教师队伍中的“魔鬼教师”、“禽兽教师”这类憧憧鬼影时不时地出现以至骇人听闻,于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师德”一下子成了人们扬清激浊时“出语率”颇高的一个词语,“师德的底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当今社会,制约、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无非两种:道德和…  相似文献   

4.
张放 《老年教育》2011,(11):15-15
其实,“文革”时期根本没有“明星大腕”这种说法。如果按今天人们眼中“明星大腕”的标准去衡量那个时期,肯定不合时宜。在一切都被泛政治化的当时,那些在今天绝对是“明星大腕”的人们所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却不会像现在这样被人们称作“娱乐圈”。那时的称谓一听就十分严肃而正经,叫做“文艺界”或“文艺战线”。  相似文献   

5.
师德的底线     
原先总是在体育比赛中听到的这个词汇———“底线”,现在则更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社会活动领域,其意义也从“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成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譬如流行于人们口头上的“道德底线”一语指的便是最低的道德标准限度。时下,不知是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还是由于学校在某些地区已迅速飙升为抢眼的“暴利行业”,还是由于教师队伍中的渣滓———“魔鬼教师”、“禽兽教师”这类憧憧鬼影时不时地出现以至骇人听闻,“师德”,一下子成了人们扬清激浊时“出语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师德的底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公众关…  相似文献   

6.
所谓“话题” ,就是谈话的中心 ,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比如说 ,“创新”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话题” ,它可以引发出人们无数的见解。又比如说 ,某个故事、某则新闻、某次科研成果、某部影视作品———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引发人们的议论、引发人们的抒情 ,也就是引发人们心中想说的话。由此可知 ,在我们的作文课上 ,在我们语文试卷上 ,由某个设置好了的“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形式与我们习惯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话题作文有如下特点 :l.文体灵活。学生依据“…  相似文献   

7.
时代在变,人们的价值观在变,人们对“优秀”“先进”“典型”的看法也在变。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常常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十年动乱中的“文革”用语,便反映了“文革”期间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社会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与当时的社会动乱,“文革”用语与现代语言迷信三个问题的探讨,寻求“文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语言使用的变异与社会诸因素变异的关系。一、“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是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环境,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使人们产生许多错误认识。“文革”用语就反映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渐渐学会了抑制或掩饰自己愤怒的情绪,于是.情绪中的“四大家族”——“喜怒哀乐”中的“怒”常常会被我们强压于心底.而“心字头上一把刀”——“忍”则成了一种备受国人推崇的性格。究竟是生活的风霜冷却了人们心中的热血,还是世事的无奈磨平了人们性格中的棱角,而让国人变得这般委曲求全?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渐渐学会了抑制或掩饰自己愤怒的情绪,于是,情绪中的“四大家族”——“喜怒哀乐”中的“怒”常常会被我们强压于心底,而“心字头上一把刀”——“忍”则成了一种备受国人推崇的性格。究竟是生活的风霜冷却了人们心中的热血,还是世事的无奈磨平了人们性格中的棱角,而让国人变得这般委曲求全?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他乡作客的人们总要落叶归根?为什么人们总要训典祭祖?为什么人们要在传统节日不顾一切返乡回家?无论是“归根”、“祭祖”还是“回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根”;为了寻找那个让人不胜回望,寄托感情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安顿自己的灵魂。其实那个地方就是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明天”像是一位穿着神秘丝绸的女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奇妙。人们啊,渴望未知。人们啊,渴望得到。人们盼望把握人生,成为“明天”的主宰者。因为他拥有着财富与幸福,他为全世界所期待。然而,明天又像是那样远,真是可望而不可即。有人说,“今天”像是一位穿着透明丝绸的女人。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女人换上“生活”的装束来面见人们,人们却不加任何理睬,因为“今天”,可以被人们把握,可以被人们接受,也可以被人们藐视和侮辱。对于人们来说,“今天”已不再新鲜。有人说,“昨天”像是一位全裸的女人,一切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的作品有一种亦庄亦谐的特点,即常常打破思维定势,在原本人们都“庄”的情况下,“谐”它一下,而在人们“谐”的时候却又“庄”的语言出之。这种庄者谐之、谐者庄用的方式,使人们根据建党事理所产生的期待落空,持到的是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们这种期望几结果的“违背和乘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新奇和诙谐的效果,形成他作品的一种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师德的底线     
原先总是在体育场馆里听到的“底线”一词,现在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社会活动领域,其意义也从“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譬如流行于人们口头的“道德底线”一语,指的便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和限度。时下,不知是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或是由于教师队伍中的“魔鬼教师”、“禽兽教师”这类憧憧鬼影时不时地出现以至骇人听闻,于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师德”一下子成了人们扬清激浊时“出语率”颇高的一个词语,“师德的底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试论《诗经》“兴”法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学森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1):47-49,52
《诗经》产生的时代,人们有引用“他物”开头慢慢引入正题的委婉交谈的风习。《诗经》的创作目的不是艺术性的,而是功利性的,是为了讽谏美刺表情达意。为适应委婉表达了习惯和达到委婉讽谏的目的,人们作诗时就常常先言“他物”来引起“所咏之词”,之所以会由“所咏之”联想到“他物”,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理上,“他物”与“所咏之词”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样,人们在功利性的自觉创作中,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兴”法就不自觉地形成了。  相似文献   

16.
“墙”和“门”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彼此相互依存,但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远古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吃大锅饭,穿百家衣”了。人们根据血缘关系,成立一个个氏族在一起群居。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人们建起了自己的居住场所,形成了最初的房子。“墙”,恰好也起到了帮助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作用。但是,光有“墙”是不够的,人们需要与外界进行联系,于是有了“门”,成为了家与外界交流的中转站。到了现代,随着人们物质利欲的加强,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和财产更加谨慎了。于是,“墙”变得越来越牢固,“门”也“进化”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对《雷雨》中的“第九个角色”-“雷雨”的形象进行破解,认为这个“未出场”的角色就是潜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孤独。正是这“孤独”才积聚成“雷雨”,他才是支配人们行动、冲突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8.
骄傲的“8”     
在数字王国里,“8”是最爱自吹自擂的一位了。这不,它又说上了:“现在人们流行的就是说‘888’——‘发发发’了。有一个人为了得到带‘8’的电话号码竟然搬家……”“8”正“吹”得唾沫四溅时,“4”走过来劝它:“8老弟,省些力气帮人们列算式吧!”听到这儿,“8”又  相似文献   

19.
林建刚 《师道》2009,(3):44-45
中国古代向来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对教师这一职业一直比较尊重。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现代,人们赋予教师的称号多了起来,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不仅如此,“春蚕到死丝方尽,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停”这个字,即“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所以,“亭”是供人们停顿、歇脚和休息的地方。驿道,是用来让人们赶路的,而亭子却是供人们停下来歇脚的地方。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这不是有碍于人们赶路吗?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