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斌 《益阳师专学报》2001,18(6):101-103
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充分地利用教学素材,强调学生的创新需求,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理想,创新信念,正确价值观的层次性创新意识培养,并努力做到让学生好奇的问,自信地想和说,尽情地体验,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萌芽和发展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习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高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关于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葛莱 《天中学刊》2001,16(3):93-95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呼唤,是教育的本义和灵魂,创新教育的内容有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培养,要实施物加强创新教育就需要进行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内容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等。  相似文献   

4.
在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民主教风,营造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5.
李波 《吉林教育》2005,(11):16-16
一、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开展教育创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育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相似文献   

6.
《数学新大纲》中明确说明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应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和提高。为此,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努力把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激发出来,逐步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下面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关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看法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一种创造的快感,从而激发其创新兴趣。时文赏析、微型故事命题、哲理诗的创作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如以“柳树责备长青的松柏:春天来了,你怎么还无动于衷?”为题材,训练学生命题。《柳树安知松柏之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眼不识泰山》、《检查团来了》、《半桶子水哗哗响》等各…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创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张扬学生个性。通过实践教学,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文教学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要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蕴含着创新素质启迪的丰富科学因素,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独持功能。1.通过对事物发展本质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焕发其创新精神。2.通过对新事物成长道路的分析及其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理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念,焕发其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金国富 《甘肃教育》2009,(11):56-56
兴趣,是创新意识的前奏,创新意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富有上进心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既依赖于他们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取决于他们的个性,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增强和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营造宽松的创造心理空间和广阔的创新实践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会学生求异质疑,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改进课堂提问方式和练习方式,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课堂评价,多给学生鼓励和启发;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使学生体验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育,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固化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具有创新意识,才能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高师院校声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音乐教育人才的必然选择。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旧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数学的学习是培养各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概念的内涵,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