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在课前预习中,一定要提高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二是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预习中如何有效地把握语文,课前预习做好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就有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和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有效的预习方法主要包括课前常规知识点预习、有针对性地重点预习、归类式预习等方法。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预习是学习语文的辅助方法,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工具,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并树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课前预习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所以教师应采取有效的预习对策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传统的预习方式下,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学习中的课前预习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将微课与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相结合,能够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主动学习的环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取得预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一直倡导学生课前预习,搞好课前预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基于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在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预习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方法,不断促进高中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一个与课堂教学拥有同样举足轻重,而且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那就是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文章内容,以便教师更好地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在预习当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预习技巧,提高预习质量;通过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要使课前预习收到实效,老师的指导方法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  相似文献   

7.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通过创设良好的预习环境,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及时检查评价等,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前预习是各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课前预习指导策略,合理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1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广度1.1课前预习,获取信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越发重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前预习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网上资源为学生预习提供了多方  相似文献   

10.
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大概了解新课的内容和重点,在听课中会有针对性。预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预习后做到心中有数,不断积累自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自身学习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课前预习方法与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语文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预习的要求和目标是不同的。本文从低、中、高三个学段阐述了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做好课前预习是一项十分有用的功课,但不少高中学生因科目众多、各科作业多,而忽略了语文课前预习。本文中笔者将从语文课前预习的问题入手,谈谈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旨在让学生重视预习,搞好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A5):37-38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应该先从预习入手,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抓得好,就学得主动,课堂教学效率就高;反之,如果预习抓得不好,就会学得被动,课堂教学效率就低。  相似文献   

15.
岳文莉 《现代教学》2014,(11):63-6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养成以下几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对教师的提问反应迟钝,原因是课前预习出了问题。他们对课文内容不熟悉,上课时理解不了,跟不上进度,自然也就不敢发表意见。可见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很重要。因此,学完每节新课后,我都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思考预习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借助课前预习,学生能够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课文的结构,以及课文学习的思路。有效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品质,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课前预习任务单的设计,以及预习任务单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施靖虹 《文教资料》2011,(2):162-163
长期坚持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在认识预习的重要性的前提下,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体会学习的东趣,形成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前预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理解和把握的重要途径。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在课前预习环节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预习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从分层的角度,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课前预习是有高效课堂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由此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但是预习在实践层面仍然没有受到教师及学生的足够重视,预习仍然没有得到高效地开展,预习最终成了一句空话。对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研究对策,以使学生进行高效的预习。  相似文献   

20.
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其有效进行学习的可靠保证,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大大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课前预习既可以约束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为学生充分准备参与学习所需要的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基于小学生年龄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学涉及众多的知识与材料,倘若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势必会对语文教师课上所讲的知识不能透彻地理解掌握,大大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必须抓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