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跟着节气去劳动"课程是依据学校开展的新劳动教育而开发的适合三至六年级使用的劳动教育拓展性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采来苔藓做盆景""跟着节气种油菜""带着思考种水稻""种棵金橘迎新年"四个项目.课程内容丰富,实施途径行之有效,评价手段多元,极大地优化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同时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以实现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程多样化目标。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自编教材,扩大阅读""学科整合,整体推进""学科活动,拓展教材""开设选修,自主选择"的"三十二字原则",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3.
调查本区域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并对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拓展性课程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访谈.进行基于教材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提炼基于教材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基于教材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实施与评价策略,形成基于教材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范式和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学校组织开发二十四节气实践课程,对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针对小规模农村学校如何开发节气文化实践课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文化因子,是古人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体现。在小学劳动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文化,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开发了《节气物语》劳动教材,开展跟着节气去劳动的体验教育活动。学校根据《节气物语》教本,设计节气的主题活动教学,在“巧”字上下功夫,注重实践与养成、形式与内容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使学生的创造力被激活,生命力被唤醒,他们既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又受到了劳动教育,教育效果斐然。  相似文献   

6.
刘康 《考试周刊》2009,(37):23-24
新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以后,课程资源的开发被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多建议,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现有资源,刨设语文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语文能力。其中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中说:“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节气具有特殊的文化传承性,是美育课程和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将节气文化融入美育及德育课程中,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依托美育课程,基于开心农场中的二十四节气素材探寻德育元素。通过分析美育课程融合节气文化后的基本特点,在明确依托节气文化开发美育德育融合课程的重要价值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自办开心农场的优势,提出依托节气文化,开展多元文化的创作活动,探索节气文化融合美育德育课程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语文课程中开展节气教学,沿着二十四节气的路线,引领学生读节气歌、填节气表、过节气日、做节气卡以及诵读节气诗文、撰写实践习作,进行语文综合学习,使学生了解节气气候现象,体验风俗人情,感受节气文化,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增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学习,重视实践研究,努力开发出更多的具有地方特点和语文课程特点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对宇宙认识、农耕安排和顺天应时的直觉感受、经验总结,是观照天象、关乎人类自然时序的二十四个刻度。西芯小学将节气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五年级间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了解各节气的“三候”、节气习俗,并进行节气文化赏析。依据学生年段特征,整合多学科的学习内容,确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三个能力点,以完成方式多元、内容选择多样为手段,以渗透文化信息为目的,我们设计了以美食为主题的节气项目式课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及培智学校发展的趋势,教材开发能力已经成为培智学校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之一。本文呈现了职前教育中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材开发的过程,从教材开发的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分析了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邓青 《家长》2022,(8):126-128
<正>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印证了中国古老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同和肯定。“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彰显劳动人民创造力的优秀民族文化。教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挖掘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落实“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核心理念,让学生从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了解和感知节气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与自强精神。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基于节气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可以让学生在认识节气文化、感知节气民俗过程中开阔视野,掌握更多与节气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发展实践素养。为此,笔者将“二十四节气”知识课程化,从中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当善于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拓展课程的知识是一种开发,挖掘课程潜藏的内在信息也是一种开发;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种开发,学生能动  相似文献   

15.
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主要途径有:根据语法规范,适度改编文本;根据知识体系,适当整合练习;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拓展阅读;根据课程标准,编著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16.
拓展性课程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充分开发校本与学校周边资源,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针对薄弱初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查找成因,抓住契机,申报《拓展性语言学习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回归语言学习本质,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推进师生共同成长,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部分学校利用地域特色、师生自下而上开发、学校优势项目、学科拓展和学校目标取向等五种类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明显效果。但发展不平衡,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缺乏开发意识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学校和教师为本位、把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编教材和开发过程封闭等问题。今后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外在评价机制的建立、拓展社会资源的利用空间和形成推进校本课程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当善于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天空。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拓展课程的知识是一种开发,挖掘潜藏在课程中的内在信息也是一种开发;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种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把备课扩展到教材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上;结合教材资源对课程进行加工和处理:让教材资源成为学生课堂阅读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语文教育资源。如何将二十四节气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呢?一是建构学校节气课程,树立文化传承意识;二是在诗词中感受节气,领略古代文化魅力;三是践行节气语文活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