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闽南文化深入厦门中职语文课堂,促进了语文文道结合功能的发挥,契合了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和学习文化的需要.在实践中,可以选取富有闽南文化底蕴的作家作品作为校本课程资源,选取闽南文化资源作为中职“小作文”的写作素材,开设“闽南文化进课堂”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提高教师队伍闽南文化素养,要注意以学情为基础,分专业、分层次地开展闽南文化教学活动,还要注意借力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2.
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文章以“京剧进课堂”为试点,通过优化校本教学内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渲染艺术校园氛围,达到了让学生了解京剧、喜爱京剧,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维微 《教师》2020,(5):19-20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介绍了闽南文化的内涵,分析了闽南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并从利用俗语俚语、闽南建筑艺术进课堂、闽南传统习俗进课堂及开展多种形式的闽南文化交流活动四个方面分析闽南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通过渗透闽南文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在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的同时也提升了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利用乡土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又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开发和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乡土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德育。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我校把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自主开发了二年级校本课程"中华传统节日",让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教材、进课堂,使中华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系列化。  相似文献   

6.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我校把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自主开发了二年级校本课程"中华传统节日",让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教材、进课堂,使中华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系列化。  相似文献   

7.
闽南儿童戏剧作为一种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曾经在闽南地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淡化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可以尝试着将闽南儿童戏剧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中。通过对孩子的引导与鼓励,让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民间艺术魅力,并树立起更强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孙炳林 《甘肃教育》2022,(12):102-104
学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是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艺术教育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将地方优秀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建设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旋鼓舞进课堂促进学生对民间优秀艺术的热爱,探索实践在艺体课教学中的融合、传承与创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入手,探索农村地区学生对民间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对农村学校建设特色艺术课程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要“分学科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国家课程教材实施细则”,可见,分学科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条路径,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或学校已经或准备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因而有必要研制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它不仅有助于框定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结构、完善有关课程体系,还有助于该课程的实施及其效果的评价。其研制策略包括:明确理念与目标,设计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遵循逻辑体系,以及从内容与能力两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闽南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如何将闽南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带进课堂,进而弘扬、传承闽南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就成为我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一、课程目标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目标为立足闽南民间音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音乐实践,鼓励学生音乐创造;通过了解和学习本地传统艺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第二初级中学以传承鲁班文化、发扬工匠精神为己任,围绕鲁班文化这一宝贵历史遗产,积极探索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让鲁班文化进学校、进课堂,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陈梅琼 《教师》2022,(3):42-44
文章对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数学校本课程进行定义,并介绍已经开发的课程内容,接着通过案例分析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数学校本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三条实施路径:其一,课堂融合,学科融入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数学;其二,课后延伸,实践探索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数学;其三,习题拓展,延伸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13.
廖新平 《学子》2016,(6):74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作用作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行的课程模块,语文校本课程大概只占总课程体系的10%左右,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要通过课程来获取多种语文资源。语文校本课程紧密结合当地文化,符合学生的口味,涵盖了多种语文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善于向学生传授课堂知识。课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仅局限于传统课堂和老师的灌输讲授,而是采取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课堂与生活互动等。二是提高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尤其是  相似文献   

14.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校本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更多传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可尝试以葫芦为载体,以儿童画、装饰画、国画、书法为表现形式,依托“葫芦画”及其主题活动进行研习与探究,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让美术课堂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15.
刘燕 《宁夏教育》2020,(4):65-6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校本课程要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并有所创新。银川市实验小学结合多年实践,在课程目标与内容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马静燕 《广西教育》2023,(2):53-57+74
本文论述在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进行主题文化微视频制作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依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框架,开发主题文化微视频制作校本课程,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的确定、以《主题文化微视频创作策划记录案》为例进行教学实施等,促使学生发展学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增强认同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能起到潜移默化 的熏陶作用,初中历史课堂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 生的爱国情感’让他们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养 料,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提升教师综合 素质、重视挖掘乡土历史、转变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发传统文 化校本课程,是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课程相融合的几种有效 途径。  相似文献   

18.
区域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寻找适合的校本课程课堂实施模式,让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场所,是我们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之一。我区某校的《我爱发明》校本课程是一门基于学校"积极教育"办学理念,尊重学校历史文化积淀,从学校现状实际出发,自主开发的以创造发明为学习内容的科技小发明课程。课程旨在把科技发明创造扩展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以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要动因,以学生立场为基本策略。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要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并且对我国现代文化甚至全国的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代表着我国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传统文化也有所不同,在某个地区的特定文化遗产中,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十分优秀的组成部分。如果深析我国的地方传统文化,从而在校本课程中加入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并且渗透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培养学生们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