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正平 《教育》2022,(12):4-5
在我国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我国教育部门出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凝练,在18个学习任务群中整合语文学习内容,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学习研究对象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任务群视域下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方式,帮助...  相似文献   

2.
赵子嵩 《学周刊C版》2021,(15):189-190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学习任务群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化传承与发展是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主要任务。故从学习任务群背景出发,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诵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以期对初中生的文化教育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孙月 《成才之路》2023,(19):49-52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合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审美趣味,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该任务群教学中,应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的意境美、语言美通过创新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李密 《中国教师》2024,(2):113-115
<正>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新增“课程内容”标准,重新界定了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让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其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明确了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是语文教学的新实践、新探索。作为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对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学习任务群理念的不断推广,教师对于学习任务群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地出现了较多的疑惑。笔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为例,探究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是新课标第14个学习任务群,而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自然担负起"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使命。通过深入研究高中文言文阅读,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6.
牛树珍  都香芝 《教师》2024,(10):21-23
文章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任务型教学的融合意义。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实践和应用,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任务型教学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探析出发,结合建构主义、情景认知和做中学理论,对高中语文任务型教学的现存问题进行反思,以提高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性,旨在通过优化高中语文任务型教学,来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主要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个任务群构成,在新课标18个任务群中看似占比不大,但仔细梳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5本教材共计28个单元(如果算上古诗词诵读共计33个单元),其中和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直接相关的单元有6个(如果算上古诗词诵读单元则有11个),间接相关的单元也有6个,几乎占了所有单元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张林 《语文学习》2020,(4):34-3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紧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按照新课标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的教学要求,以王昌龄《送魏二》、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两首高考送别诗为例,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探究古代送别诗学习任务群阅读的路径,以此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基于这一任务群的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提示,确立“修辞立其诚:探寻语言背后的情与理”作为单元大概念,以“言文合一”作为主要教学原则,通过细读文本,确定具体教学点,构建12个系列微专题,以“研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实施专题教学,实现从文言积累、文章梳理、文学鉴赏到文化熏陶的进阶。  相似文献   

11.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应贯穿“悟先贤哲思,明立身处世”的人文主题,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单元目标,基于单元目标适度拓展延伸,统筹课内课外优化教学设计,最终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2.
<正>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演习"任务群,群诗阅读之风悄然兴起,笔者聆听了一堂青年教师群诗阅读教学公开展示课,深有感触,略作探讨。一、教学准备环节1.课时安排:一节课。2.学习内容:学生对六首诗词进行初次阅读,并根据初步理解填写学习表格、完成学习任务。3.学习任务。(1)阅读苏轼诗词《江城子》《送春》《定风波》,完成下列任务:①用红笔标出三首诗词中描写酒的诗句。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五个“研习”任务群之一。如何落实该任务群,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氓》的课堂研习教学为例,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专题研习的一般路径,运用“对接课标,聚焦任务,同类延伸,深度拓展”的策略,以达到提升课堂研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尊师重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在新时代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语文学科应担当起培育学生“尊师重道”精神的任务。遵循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采用学习任务群的策略,精准选定学习主题,恰当设定学习任务,以语文的方式培育学生“尊师重道”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占到2学分的比重。其学习目标要求“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  相似文献   

16.
王静 《读写月报》2023,(6):28-31
<正>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为“诗的国度”。学生通过此单元的学习,能体察古人情感与生命思考,感受古诗词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本设计综合“单元导读”“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指导,将选文与单元任务融合,形成专题化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三大文化主题之一,对承续民族文化的根与魂,筑牢文化自信,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新修订课标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教学价值,提出了以文化主题统领学习内容、以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做事、以表现评价反思目标达成的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理念,为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突破现有困境、改变教学现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和路径。文言文教学被看作语文中的重中之重,但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文言文的教与学又是难中之难。基于“学习任务群”发现,现有文言文教学存在传统观念与现实教学难以统一、核心素养与应试压力难以协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难以落实的问题,以趋向整合实施、遵循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文言文教学相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增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与历史。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任务群的运用,通过朗读、导读、啃读、品读帮助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不断发展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张莉 《中国教师》2023,(8):111-113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价值,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极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