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语文教师担负着语言文学的教学任务。语言修养尤显重要。语文教学语言是介于生活口语和书面语言之间的特殊形象的语言,它不同于日常口语,也不同于书面语言。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是同一民族中不同地理区域的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地域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方言,特别是其中的词汇深深地刻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本文主要通过对闽南方言中动物词的分析,初步探究闽南方言区人民的思维方式、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  相似文献   

3.
童宝安 《新教师》2019,(7):36-36,56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闽南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闽南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最大化地将闽南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让其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渗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协助学生了解闽南文化在古汉语知识中的作用,如何通过灵活应用闽南乡土文化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闽南儿童戏剧作为一种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曾经在闽南地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淡化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可以尝试着将闽南儿童戏剧融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中。通过对孩子的引导与鼓励,让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民间艺术魅力,并树立起更强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李志东 《教学随笔》2015,(4):166+165
古色古香、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有古汉语"活化石"美誉的闽南方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世传承、辐射海外的闽南文化,具有根植闽南、花开两岸、香飘四海、誉满五洲的特征。作为特色鲜明突出的民系文化,积淀深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活态传承,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闽南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芝兰,闽南方言与文化源远流长,联系、滋养、影响着海峡两岸同胞。因此,对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探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闽南语是唐朝时期的中原标准音,运用闽南语读唐诗比用普通话读唐诗更有韵味.在小学生时期用闽南语教唐诗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语言能力、音乐感觉等方面的发展.文章从师资的准备、教材的引进、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来谈如何推进闽南语读唐诗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研究汉语,得从研究活生生的方言入手。泉州方言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同时承载着丰厚的闽南文化。林华东教授《泉州方言研究》就泉州方言作了深入的源流考察和理论阐释,在泉州方言语言、词汇、语法特点探索的基础上展开文化层面的系统分析,对语言的生存和流播以及泉州方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等作了富有见地的探索,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见解。该书的出版,对于发掘和弘扬泉州方言乃至闽南方言、实践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而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好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提高传统文化的融入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52):1-2
闽南地区存在多种方言,在闽南方言的影响下,闽南人的普通话中带有浓重的地方腔,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也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非常重视,它是一年级学生开始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分析了闽南地区方言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怎样在闽南方言地区开展拼音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依托于文字、语言,而语文学科教授的知识是关于这些内容的,所以在传承、传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上,导致学生只能学习到知识,理解不了文章的内涵、深意,也没办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从含义、意义、原则、策略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  相似文献   

11.
闽南方言成语是闽南方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普通话具有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同点.一是在来源、使用场合等方面与普通话成语有明显的不同;二是在语言生活中表现出"经验性、具象型、通俗性、普及性和变通性"五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族群文化: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念;而第三种观点即闽南文化为民系或族群文化,如果充分运用族群理论进行分析,则可以比较妥贴地阐释闽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展示了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族群文化,其具有独特的人情味与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3.
两百年来,闽南方言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本对《厦门音系》、《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话》、《台湾闽南方言记略》、《厦门方言研究》等四部作进行述评、比较,展示了百年来闽南方言研究的重要收获,并对新世纪的闽南方言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闽南方言时间词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南方言中特有的时间词语从构词理据和文化特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力求说明闽南方言时间词语的特点。闽南方言时间词语在构词理据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包括名量结构及形量结构的偏正式复合构词,偏义复词构词,同义连用构词,缩略方式构词,词素组合逆序构词和特有构词成分等。在文化特征方面,它显现出闽南方言中留存的古语积淀,体现了闽南地区与外国的频繁交流,也展示出闽南地区的日常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6.
近日,厦门海沧区“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种子班”教师培训结业,从今年秋季开始,该区所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都要上每周一节的“闽南语”课。此次培训班的课程包括“诗词闽南话诵读吟唱”、闽南戏曲、闽南音乐、闽南建筑等,还开设了“闽南方言与文化”课程的设计课,要求做到人人过关。  相似文献   

17.
《教师》2019,(36)
中华民族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在发展中孕育了不少文化的瑰宝,支撑着民族的精神体系,古诗词便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一方面能够由浅入深地接触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让文化自信根植在心灵之中,同时,古诗词也是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文章将以小学语文教育为基础,探讨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古色古香、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有古汉语"活化石"美誉的闽南方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世传承、辐射海外的闽南文化,具有根植闽南、花开两岸、香飘四海、誉满五洲的特征,作为特色鲜明突出的民系文化,积淀深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活态传承,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对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也需要教给学生做事做人的道理,本文作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