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且学生的学习要求全面综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还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这给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需要教师很好地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并把相关的理论用以指引自己的教学实践,方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革新。一、教师观念要新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经典教学素材,内含优秀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等,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刻的熏陶和感染。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学生在校的一切学习、生活等事项,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实现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能够利用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等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对学生行为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在生活中对语文素养进行实践,实现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学中在重视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语文中融入人文教育,利用语文自身的特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查阅相关文献,以小学语文人教版为例,从注重情感熏陶、注重语文建设以及注重语文实践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郗保华 《文教资料》2010,(31):72-74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精神,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和谐统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始终贯穿道德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广泛的人文熏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目前大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学以语文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语文教师大多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输入合格的人才,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着重从教材内容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和人文修养方面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和熏陶,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深刻理解人文精神和各种优秀高尚的品德修养,并从中受益,达到提升人文修养、养成健康人格和品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宋洁 《语文天地》2009,(5):24-2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就是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有机统一。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真正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色。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以这种理念来指导教学.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培养学生认读、概括、感悟、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扬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展现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克服重智育轻美育的倾向,注意发挥教材美学方面的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通过情感与认知的多次交互,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的升华,以知促情,以情知理,建构学生完善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工具学科,也是学生人文素养、发展潜力、创新能力形成于提升的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品质情操、思想素养的提升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要求。只有教师具备人文关怀、开展情感、人文教育,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获得人文素养,健康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文性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丰厚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培养高尚的人格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语文课堂教学需充满人文魅力,人文教育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要渗透人文性,要让学生在感悟、欣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集思想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的远大理想,在阅读和写作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与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思想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应贯彻语文教学始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迪、培养、完善学生情感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就决定了其更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本文基于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初探并提出实施"熏陶感染"式教学策略的建议,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合理地想象补白、换位体验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是语义教学的鲜明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只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而淡化了语文的情感熏陶。为此,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在学习探究中提高升华人生境界,实践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命题。  相似文献   

13.
陈民革 《教师》2014,(6):22-22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人文性的教学环境,挖掘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利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训练、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高尚品格的洗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埋下人文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是我们学会与人交流,传承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教会我们每个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广大小学生们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们今后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入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培养人文素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绍明 《云南教育》2003,(25):18-20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依据小学语文课程特点,结合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以广泛的人文熏陶,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过去,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比较狭隘,往往重视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因而,出现了单纯传授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明确了小学语文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把握好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具有快乐的语文学习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打造活力性小学语文课堂,让小学语文课堂有自由、有乐趣,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熏陶,才能让小学生的才华与人格都得以升华。文章以小学语文活力性教学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作原则,而且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已经成为现阶段国内各小学开展语文教学项目的首要工作,也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着手,逐步分析与研究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人文性的途径,期望能够行之有效地改善与提高当前国内各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首先,尊重个体差异,转变教学观念。事实上,每位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灵魂。小学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让学生在观赏中品味形象美;在情境中体验意境美;在拓展延伸中学习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本文根据作者本人的教学体会和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论证了要达到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在当前"应试教育"影响较深的情况下,强调德育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并认真落实是十分重要的,论证了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是儿童德育的重要领域及教学中于"细无声"中对学生渗透德育的特点,同时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之一.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正是这一理念在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不少语文教师却只看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严重地忽视了它的人文性.以至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丢失。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摆在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