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布老虎     
在虎年给孩子做只布老虎玩玩或挂在墙上很有意思。材料与工具:1、白色布及黄色或红色布(最好选用绒布或灯芯绒布),棉花,各色花线或开司米毛线,小纽扣。2、剪刀、针、镊子。制作方法: 一、将图一按比例放大,用红色或黄色布分别裁好虎身、后片、尾、耳(四片),用白色布裁好底片(都需按图一中的实线分别裁剪)。用灯芯绒布制作,布纹放直裁剪,这样制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布老虎     
布老虎是典型的北方风物。红色的老虎,在山西最多。我从资料上看到,山西的布老虎并不像一般的布老虎那样造型单纯,而是有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特有的直接、寓意、反逻辑的特点。有一种“石榴虎”,借“石榴多子”的意思,虎头石榴身,身上描有石榴叶子;有一种“老虎生子”,虎尾处生出一个大眼睛梳片瓦头的孩子脑袋;有一种“双头布老虎”,两个虎头扎满了红绒花,共用的虎身上描着一朵极大的锐角花;还有一种叫“蝎虎”,鼻子上连着一根长长的蝎子尾巴,尾巴上再吊着一只红果……我从图片上看到的最妩媚的布老虎是一只山东地区的黑虎,伏着的,没有脚,眼…  相似文献   

3.
布老虎风波     
今天,我闲着没事,便拿起毛绒小老虎到外面去玩。小表妹看见我手中的小老虎,便极快地跑过来要抢我的玩具。我想:“哼,没那么容易。”我便把小老虎举得高高  相似文献   

4.
布老虎自述     
<正>大家好!我叫布老虎。小主人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我。我的皮肤是红色的,有一条高高翘起的尾巴。我的头上有一个大大的“王”字,还闪着金光呢。我的眉毛像春天的嫩叶一样绿,像柳叶一样弯。眉毛下面就是又黄又可爱的小鼻子。鼻子旁边有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相似文献   

5.
6.
<正>“小猴孩,你别哭,给你买个布老虎;白天拿着玩,黑夜吓‘麻胡’。”童年,是我们的精神乐园。因为对周围的人和物充满未知,童年的时光显得特别漫长。那些害怕混杂着兴奋,喜悦交织着甜蜜的新奇感,是跋涉在以后人生的小糖果。每每品尝一颗,就能确认自己幸福和爱的来源。一个中国的娃娃,出生第三天的“洗三”、满月、百天、周岁、两岁生日时,外婆或母亲(有的地方习俗是姑姑)常常要做各种形式的布老虎送给孩子。除了这些与生日有关的特殊日子,  相似文献   

7.
外婆生日快到了,我该送什么礼物呢?外婆是个节俭的人,我怕买东西会被外婆唠叨,怎么办呢?对啊,外婆不是属虎吗,我就做个布老虎给外婆吧!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心底都珍藏着一个梦想,梦想引领着我们飞翔;梦想与现实之间,并非遥不可度,只要执着、坚韧,献出全部热情和心智,并乐此不疲地奋斗,终能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9.
在苏北农村长大的我,自幼就沉浸在“布老虎”的浓郁氛围里。奶奶和母亲自幼学习针线女红,虽然识字不多,却心灵手巧。她们缝制的布老虎在我们乡间很有名气。逢年过节,奶奶和母亲总会送给我一大堆布老虎,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我永远忘不了童年生活中最温馨亲情的一幕:除夕之夜,温暖的小屋里,我缩在红艳艳的被子里。橘黄色的灯光下,奶奶和母亲坐在床头,全神贯注地缝制布老虎,那大大的眼睛,神气的嘴巴,威风凛凛的虎头纹,是她们准备第二天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在那物质不丰、精神贫乏的岁月里,小小的“布老虎”对于一个孩子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布老虎丛书”,因采用了民间布老虎形象作为丛书的标志而得名,是近年来由安波舜策划,春风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一套丛书,分小说、散文两个系列。这套丛书在出版界、图书界及众多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文坛上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布老虎现象”——一批由严肃文学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了能够代表当今时代水准的畅销书。在社会生活趋于多元化,文化呈现出众多的选择性,整个社会对文学的热情有所减退,严肃文学失去往日的轰动效应之后,“布老虎丛书”能形成这样一种声势和冲击波,能拥有相当一部分文化人、龄层次不同的读者,就弥足可贵了。 一 首先,我以为,该丛书的策划者安波舜是颇有识见的。由他策划出版的“大陆女作家爱情系列丛书”,曾让人们注目并感念这位策划者,因其作品中女性作家对人类爱情心理丰富而深刻的描写及弥漫全篇的感人至深的情绪力量极大地震撼了读者。“布老虎丛书”的策划出版同样表现了策划者的识见,看出这是他在对文学与读者的联系进行了很好的估价和思考之后作出的抉择。 策划者安波舜说过:“策划‘布老虎丛书’之初,就认定文学必须尊重传统,写故事。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学,首先要有人读,传统的写故事手法无疑是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参与“布老虎丛书”创作的小说家叶兆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许多民间艺术正在逐渐走向消亡的今天,保护民族美术文化要从教育入手,要重建民族美术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让民间美术进入中小学课堂。在实践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布老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7、8月份最令人期待的是第7期《萌芽》。为纪念《萌芽》创刊50周年,杂志社与“80后”代表作联袂操办“盛宴”。总体上看,各显神通,但鲜有惊喜之作。  相似文献   

15.
3、4月“80后”的写作潜藏着一股郁积的青春期热隋和野心,一次次的结构冒险缓缓地逼近了他们才情和智力的极限。但大多数作品尚处于令人振奋的实验阶段,鲜有成熟之作。  相似文献   

16.
5、6月的“80后”作者一面自觉地追求有风格的文字,一面更加迷恋时尚化的文风。无论哪种选择,作品都鲜有力作。《青年文学》依凭北京的文化优势形成了较具包容性的风格。“封面主打”栏目下王皓舒的《褪色的城市弃我而去》(短篇)和顾湘的《猫出走一周了》(短篇)一  相似文献   

17.
11、12期的青春文学作品大多呈现出压力之下的艰难寻找。无论是光怪陆离的实验策略,还是稳扎稳打的叙述突围,都传达出作者内心的飘忽与惫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一开春儿,以“80后”为生力军的青春学期刊力求呈现新气象。姑且不说改版后的《青年学》从视觉上更为“养眼”;《萌芽》的装帧更为华丽;《布老虎青春学》的封面更为鲜亮,单说作品本身,已传达出“80后”们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对写作的期待很重。当然,期待与实绩总是相隔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年初时节,各文学期刊曾有一度"开门红"。然而,从第2期(按双月刊记)起,本论坛在考察期刊时就不断感叹稿荒。本来预期第5期将有收获(大多数期刊会在征订期间展览优势),但结果仍是比较失望。总的感觉是,关注现实的作品根须扎得不深,而偏重艺术探索的作品,太缺乏创新动力。这两个原因应该说是老生常谈, 然而,越是痼疾,找不到根治之方,越会对当下创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本期最值得讨论的作品是陈应松的《太平狗》(中篇,《人民文学》第9期)--值得讨论的并不是这篇作品本身的思想艺术性,而是从中反映出的有关"底层叙述"的苗头倾向。近来,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转向"底层叙述",而刻意描写城乡之间紧张关系的写作策略也屡试不爽,苦大仇深者往往引人注目。本论坛应属最早关注"底层叙述"的批评者,陈应松的《马斯岭血案》(《人民文学》2004年第3期)曾是我们当年重推的作品。对于其新作《太平狗》,我们原本也抱以颇高的期望,但读过却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该作对城乡对立模式的热衷,遮蔽了对两者关系复杂性的深刻体察,"穷人绝对正确"的非理性逻辑,则使作品止于快意,对苦难的极力展示非但没有达到加强冲击力的效果,反而使苦难抽象化了。以这样一种急切、简单、片面的方式"关怀现实",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现实主义的主旨。随着"底层叙述"逐渐成为文学写作的又一热门,如何讲述"底层的故事"也成为一个必须谨慎面对的问题。这中间涉及到的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真实性与虚构性原则,更反映出作家的写作态度、道德立场、思考层次等一系列深层问题。说到底,与社会民主、平等、公正等原则相关的"底层叙述"首先需要的是诚恳和朴素。如果因题材引人和"政治正确"使"底层叙述"成为作家更好的"入场"捷径,从"为底层说话"到"拿底层说事儿",那么就会令人对整个底层叙述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这是后来者需要警惕的,想必也是有违先行者初衷的。 --邵燕君  相似文献   

20.
自从妻子下岗,我家的生活就窘迫起来。靠我每月300多元的工资,应付一家三口日常生活开支,负担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真有点捉襟见肘。  我想,那些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如今都能当老板,坐“奔驰”,自己怀揣大学文凭就活该受穷?  和妻子商量了整整一晚,我从一个小公务员变成了停薪留职的“下海”人。那时是1996年9月。  在此之前,我已经仔细盘算过:在离家不远的步行街上开一家玩具店,投资少,风险也小。房子已看过,近30平方米,推拉玻璃门,月租金1000元。贵是贵了点,但附近就是一家幼儿园,而且周围有高高低低的大片居民楼,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