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以其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明性,成为历年中考阅读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备考策略】考查说明文的阅读要点通常有:说明对象及特征、概括说明的内容、分析说明顺序、辨析说明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品味说明的语言。答题点拨一:怎样概括说明的内容?概括说明的内容,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根据题目要求,从题目或关键词句中捕捉、筛选和概括有效信  相似文献   

2.
<正>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对观点的判断。这里的"简单的议论文"是指结构清晰、便于理解的议论文。中考议论文的阅读材料一般选自课外,内容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侧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格修养、读书学习等方面的教育,考试的题型往往以主观题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考点透视】说明文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说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其文章特点是给人以知识,客观性特别强,因此大都能从原文中找出说明文阅读设置问题的答案,其难度相对而言较小。说明文的题型比较固定,说明文是最容易掌握答题技巧的阅读文体,说明文阅读也是卷面中得分率较  相似文献   

4.
<正>考点透视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修辞是这样要求的:了解并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初中阶段常见修辞有八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本考点一般会在试卷的"积累与运用"和"阅读理解"中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与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传鹏 《教学随笔》2013,(5):7-10,25
<正>考点透视2012版《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部分这样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另有阅读的一条通则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根据这两条规定来解读中考说明文阅读考题,归纳出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考点:1.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2.理清思路,弄清说明过程或说明顺序。3.正确判  相似文献   

6.
<正>[考点聚焦]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试题的命题角度有:1.汉字的认读、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文章结构如呼应、过渡、铺垫、照应、层次划分等;3.表现手法如烘托、渲染、铺垫、联想、想象、象征、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以小见大、形散神聚  相似文献   

7.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3,(12):7-10,31
[阅读指导]要解答说明顺序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指导】要解答说明顺序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  相似文献   

9.
<正>考点透视散文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考文体之一,常常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和感受。按内容来分,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写景散文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上的广泛与写法上的多样,又指结构上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文章中心集中、主题鲜明,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联想、想  相似文献   

10.
<正>[考点阐释]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常用字"主要指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不考冷僻繁难字,不涉及古汉语字音,但会涉及古汉语仍在现代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文字的读音。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形声字、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和习惯性误读的字。  相似文献   

11.
<正>【考点透视】词语运用题是中考语文的常规考查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课标与教材对词语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一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二是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三是联系上下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四是联系生活,推断有关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五是辨析词语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正>【考点阐释】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复习时我们要注意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正确辨析具体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特有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也包括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部分的复习,  相似文献   

13.
语句衔接是要求在一定语境中,上下文句子间的衔接连贯、合理。语句衔接类题主要有三种类型:句序排列题;复位填充题;语境承接题。其中句序排列题是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14.
<正>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出了推荐的名著,这样,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中考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名著题。实施新课标以来,各地的名著阅读考题在探索中前行,出现了多种题目并行的局面。同时,也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正>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它具有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生动的特点,一般通过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画面一般具有较强的幽默感和讽刺效果,内容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中考选用图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说明文阅读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也占有较重的分量。该类试题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概括题、图表题等,其中简答题的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正>【考点阐释】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形体特征的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介绍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二、如何分清说明的对象1.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事理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不能只看题目,而应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经思考分析后才能明确对象。事理说明文的对象一般找开头的总括句和结尾的总结句。  相似文献   

18.
<正>[考点透视]中考语文对文学常识这一知识点的考查范围是: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文化典籍、《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文学名著、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等。考点:1.考查考生的文化积累和人文素养,主要考查作[考点透视]中考语文对文学常识这一知识点的考查范围是: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文化典籍、《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文学名著、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等。考点:1.考查考生的文化积累和人文素养,主要考查作家、作品、文体知识。课内的考查点以名作家及其作品为主;课外的考查点主要以考查四大名著为主,也涉及外国名著。2.考查考生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认知和把握情况,其中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文学)为重点。题型及分值: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图表卡片题、连线题、简答题等题型,还有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等开放性题型以及对联、语言表达等综合性的考查题型。分值在2—6分之间。命题特点:从单一的常识性考查趋向于综合性、应用性考查。多结合语言的实际运用来考查。表面上考的是知识,实际上是通过对文学知识的考查,提高考生的阅读能力。具体的命题方式有:1.对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多结合诗文名句的积累运用来考查。2.作家、作品、内容、人物的搭配与判断多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考查。3.对文学名著知识的考查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知识的考查比较频繁。考查越来越深入到对小说具体情节、人物等的掌握与评价;用填空或问答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是近年来常见的命题方式。它既可以考查作品、人物、情节,还可以从考生的感想、体会的角度来反馈对名著的了解情况。答案可以是唯一的,也可以各抒己见。今后一段时间,这类题型仍是中考语文的热点。4.根据提示概括相关内容,完成题目;结合某一诗人的诗句对其诗歌创作进行简要评价。5.课外知识的拓展。图表卡片式是考查名著知识的重要方式。一个图表可以考查多部名著知识,也可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  相似文献   

19.
20.
2011年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代表的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应运而生。很多鲜活的、更“接地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素材进入命题老师的视野。运用这些素材命制的试题,既有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的考查,更有对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对我们的中考复习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