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上海画报》刊登了一组摄影作品,题目是《青春与美丽的诱惑》,其中一幅摄影作品是某女士在某商场化妆品柜台前挑选化妆品的情形,该女士作为主要拍摄对象出现在摄影作品上。当事人为此提起诉讼,认为报社侵害了其肖像权;但上海市静安区法庭认为这幅图片用于纯粹的新闻报道,判原告败诉。  相似文献   

2.
钱婕  项亮 《传媒观察》2003,(11):42-43
1995年,《上海画报》刊登了一组摄影作品,题目是《青春与美丽的诱惑》,其中一幅摄影作品是某女士在某商场化妆品柜台前挑选化妆品的情形,该女士作为主要拍摄对象出现在摄影作品上。当事人为此提起诉讼,认为报社侵害了其肖像权;但上海市静安区法庭认为这幅图片用于纯粹的新闻报道,判原告败诉。新闻学界的一些学者认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暗访与公民肖像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燕 《当代传播》2004,(4):52-53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新闻界、法学界有关新闻工作中的“隐性采访”、“偷拍偷录”、“暗访”的讨论词频甚繁,专家与学者纷纷撰文立著,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新闻工作方式给予了密切关注。基于这一采访方式所收到的积极社会效果,一些专家学者对此持支持和认同的态度,认为只要做到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不超越法律的界线,就应当予以肯定①。  相似文献   

4.
周敏 《视听界》2007,(5):87-87
肖像权是公民人格权利的一种,是自然人对在自己肖像上所体现的利益为内容的具体人格权。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有权禁止他人恶意玷污自己的肖像,未经本人许可,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使用自己的肖像;二是有权同意他人摄制、写生本人的肖像并无偿或有偿请求司法保护。对肖像权的法律保护,各国规定不尽相同,大多数国家将它纳入版权范围内加以规定(如德国、意大利等),少数国家则将它纳入人身权编章内(如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经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了。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其中,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与新闻报道工作密切相关。学好民法典,对指导广大新闻工作者依法开展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工作,充分尊重民事主体的人格权,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具有...  相似文献   

6.
档案工作中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档案开放利用与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最早由美国法学家布兰戴斯和沃伦于1890年在《论隐私权》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2003年3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确立了隐私权在中国的法律地位。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1〕法律确认隐私权是为了自然人在支配私人信息时享有完全的自由并获得充分的法律保护。档案作为社会的记忆,记录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也包括公民的隐私。美国的维利部长曾…  相似文献   

8.
9.
浅析档案开放利用中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权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并就如何进行隐私保护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方电视台因忽视采访对象肖像权的保护而引发的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呈上升趋势,本文从新闻实践和司法实践角度探讨电视新闻报道涉及公民肖像权问题,以及如何保护采访对象肖像权,为新闻从业人员正常开展舆论监督、规避肖像侵权行为提供一些运作空间。  相似文献   

11.
财产权——财产的取得、财产权的保护和财产权的转移等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论档案利用中公民隐私权被侵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档案在开放利用中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维护档案利用中公民的隐私权,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文章基于对我国立法缺陷、隐私权意识差等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档案的开放与利用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档案开放利用过程中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研究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伴随着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手机、计算机、网上交易等蕴含高技术的新事物业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同时,随着这些新事物的出现的还有如影随形对个人信息侵犯的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首先是对个人信息收集的不正当性,其次是对个人信息处理的不正当性。前者主要有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和非法收集两种情况;后者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的不当泄露、恶意篡改和恶意传播、不当使用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方式,对个人信息权予以明确规定,完善我国民法关于人身权方面的法律规定,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方面的法律规定,并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法规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17.
胡晖 《新闻天地》2002,(10):59-60
公民环境权是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是环境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并未依据环境法发展趋势具体确立一个明确的环境权,这为中国环境执法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在相关环境立法中明确公民环境权这一基本权利,明确其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并依此确立和加强环境权的保护。一、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依据当今社会,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恶化,使公民产生了保护环境的权利要求。其实,  相似文献   

18.
冯馨雨 《湖北档案》2014,(12):12-14
一、公民档案隐私权的概念和内涵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公民档案隐私则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情报资讯并与特定个人的利益或者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以及私人信息。公民档案隐私权当属民法意义上隐私权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独特的法律内涵。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刘翔诉北京《精品购物指南》报侵犯其肖像权一案作出了终审判决。判决被告《精品购物指南》侵犯刘翔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成立,《精品购物指南》在30日内登报向刘翔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两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集体照片,也称集体肖像,是指多个人的肖像并存在一个载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于个体的肖像。①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除了新闻报道和广告宣传常使用集体照片,新媒体传播集体照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集体照片是否有肖像权?侵犯的是个人肖像权还是集体肖像权?如何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