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客观存在的属性。近年来.随着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国内愈来愈多的学者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深入仔细的探讨。但模糊性究竞指什么,不同学者之间还存在着分歧。本文从现代语义学的“语义场理论”出发.通过语义场的分类及语义场的对比.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展示语义场理论的价值.论证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  相似文献   

2.
广告语言不但具有准确真实的特点,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本文从认知语义范畴的角度分析了广告语言存在的模糊性,并通过语义范畴理论对广告语言中的模糊词进行了分类。语言研究者和消费者应理性地看待广告中存在的模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刘凤霞 《考试周刊》2011,(26):35-36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及家族相似性说明了语义的模糊性的成因;模糊性是委婉语的基础,本文通过范畴的语义模糊性来解释中西方的委婉语,通过分析能够对委婉语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他们大多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中的部分角度考虑,而没充分认识到认知客体、主体、体现方式这三者在语言模糊性形成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在语义三角理论框架下的分析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对语言模糊性形成的根本性作用,将利于完整而深刻地揭示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根源和实质,利于更好地掌握有语言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是指客体类属、性态的不确定性,它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语义模糊可从语言表达的客体、使用语言的主体以及语言自身的特点得到验证。同时,语义模糊也常存在于同一语义场的下义词项之间。随着人类文明化程度的加深,模糊语义及其时尚功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  相似文献   

6.
歧义现象是语码转换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动词作为意义表达的主要控制者,其误用成为歧义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动词语义的选择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词义、搭配能力、语用功能,以语用功能为中心,辅以词义和搭配能力的比较是语码转换中正确选择动词语义、避免歧义的最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首先讨论语义的性质和来源,提出语义“功能说”即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或作用,指出语义本身属于客观存在的语言世界,但其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和人们的主观精神世界。进而讨论语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语言世界的关系。指出语义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或主观世界的联系都是间接的,与语言世界的联系则是直接的。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语义形成的社会性以及言语交际的需要,都是语义模糊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量词的语义模糊性就是人们在认识中对认知对象的数量、类属、性态或边界的不确定反映.这一情况主要是由数量词搭配、标量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也有因为不需要表达精确意义,而由精确语义向模糊语义转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语义场是指在词义上具有某种关联的词集合在一起并且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聚合体,是义位形成的系统。不同的语义场之间义位的性质是不相同的,义位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是不相同的。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将语义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语义场来考察分析语义的模糊性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到语义模糊性,大多数人就会有排斥的感觉,因为语义会因此产生很多麻烦,但是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上又依赖于这种语义的模糊表达的特定含义.语义模糊性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模糊性存在的合理性则体现在日常语言能够更好交流,文学语言加深对其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义模糊现象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语义具有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语义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模糊(fuzziness)、歧义(ambigui-ty)和含混(vagueness)。文章分析语义不确定性中的模糊现象及其语用功能,说明语意的模糊虽有违交际中的"合作准则",但却能提高表达的艺术性,取得意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逻辑和语义学应该如何处理模糊语词和概念,但是模糊语义的逻辑解决方案却给自身造成了难以解答的逻辑困难。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研究方法的转变的分析,即从逻辑分析转向语法考察,文章指出模糊语义研究应摆脱对逻辑化的诉求,回归到我们现有的日常语言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三价动词是指在动词基本语义结构中能够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的动词。结合句法平面的典型语法框架和语义平面的蕴涵测试两种判别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三价动词的配价成分,从而确定其配价指数。“写”类动词由于本身并不蕴涵“给予”关系意义,因此不能认定为三价动词。兼语结构中的“使令”动词,其配价成分之一在语义平面表现为动词所支配的一个命题,句法上则映现为一个不可删除的谓词性成分,因此应是三价动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  相似文献   

14.
许青 《怀化学院学报》2004,23(6):127-130
结合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和模糊集合理论,探讨语义的模糊性。分析语义范畴模糊性背后的认知理据,并对范畴外延不确定性、语义交集现象、模糊分界的相对性以及模糊语义扩大的方向性等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进行、加以"是两个形式动词,都可以带上动词宾语,但是它们对动词宾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性,并且动词带宾语,在句法和语义都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论趋向动词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趋向动词”这一提法由来已久,似乎已为大家所认同。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文章以“起来”、“下去”和“下来”为例,从句法、语义角度对它们进行考察,发现在共时平面,它们的功能已经明显分化,因而不宜笼统地称之为趋向动词,应该将它们进行分化,兼属动词和助词。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义学导论》对模糊语义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从整体方法上看,该书运用了“整体贯通法”,即把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描述相结合、一般规律研究与特殊规律研究相结合;从具体方法上看,该书运用了“学科渗透法”,即注重模糊语义学的“交叉性、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属性,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模糊语义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双宾动词与双宾语位置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双宾动词与其所带的双宾语的位置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通过对古文献《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源于其他出处的语料的考查,认为这个观点基本上能成立。其原因主要有动词自身的意义、深层的语义结构关系、时间顺序原则、词性或语用因素的制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千个V-O式动词进行穷尽性的分析,详细地描写了二价V-O式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首先将其分为真二价、准二价、假二价三个大类,并进一步根据其句法语义属性进行下位分类。  相似文献   

20.
徐嘉璐  袁亦宁 《海外英语》2012,(17):162-164
语言作为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维成果的方式存在着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双重特征。翻译活动需要在不同语族的语言之间或者同一语族的不同语言进行词语间的同义转换,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词语很少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翻译活动中的词义选择问题由此而生。如何恰当处理意义的模糊性和传达原文真实意义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该文从文化巨著《红楼梦》的杨宪益汉英译文中的选取了部分例子,对于词义选择现象进行分类探讨,希望能够为译者在从事汉英翻译活动中的词义选择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