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爱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和失落者的心态,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亲、父亲形象进行解构与嘲讽,同时用“巫女”般的恶毒“诅咒”爱情,把它解构得只剩自私、冷漠、恐惧。她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挖苦、嘲讽了亲情、爱情、友情。张爱玲极其冷静而残酷地撕下了蒙在情感上面温存的面纱,让那些猥琐、畸形、变态毫无保留地晒在阳光下,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无奈和讽刺。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以《传奇》《十八春》为代表,大多写世俗生活中的凡人小事,表现衰败封建大家庭中太太、小姐们的爱情生活等,人物鲜活,描写细腻,手法多样,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年代,作者仅仅沉迷于一己的悲欢,甚至丧失自己的立场,这是她创作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曹丽霞 《中国教师》2010,(Z1):14-1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张爱玲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冷静而略带苍凉的生活叙事和唯美至上的创作风格赢得了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她本人的个人主义,造就了她的非凡的文学功绩和悲剧性的人生。因此,本文主要就张爱玲个人主义的表现,以及个人主义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叙。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将自己学的目光投向了“软弱”和“不彻底”的凡人,关注他们被忽略和被压抑的人性的常态,更加贴近了历史化的主体及其精神世界。她对小说故事性的高度重视,摆脱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强加在小说身上的重荷,体现了对小说这种体的充分尊重。她探讨了现代表现技巧和形式与传统通俗小说融通的可能性,并以其卓越的才华为“雅俗共赏”做了可贵且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及其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敏感的自省者、冷傲的个人主义者、都市人的优越感和中西文化的熏陶四个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6.
试论张爱玲小说语言创作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家。其小说语言创作成就突出 ,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通过她的小说创作道出了她的女性观,发出女人的天空是低的悲叹,但她在刻画了部分安于命运甘心做生活和男人的奴隶的女性外,也表明了女性对命运的抗争,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为的是追求平实而安稳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张爱 玲 的 家 世 给她 的 创 作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影 响 , 这 主 要 表 现 在 : 贵 族 的血统 , 家 庭 的 破 裂, 父 母 各 异 的 性情 与 气 质 。 这 使 她 的 作 品 具 有 以 下 三 方 面 的 特点: 第 一 ,“家史 性”的 小 说 ; 第 二 , 描 写“无 爱 的 婚 姻”; 第 三 , 在 审 美 态 度 上 的 宽容与 豁 达 及 对“凡人”生 活 价 值 的肯 定姜向东,女,1963 年生,韶关大学中文系讲师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文字让你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又不自觉地会有一种触及灵魂的痛意.她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将情与理相互融会贯通.既有将自我全然投入其中的内心体验,同时又保持了超然的——有时是冷峻的,甚至是冷酷的.同时张爱玲对人性也有自己独到和稳定地把握,技巧方面也都相当圆熟,文字则是趋于化境.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文坛中的一位奇女子,凭借小说集《传奇》而名声鹊起c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还是坏,都给人一种悲凉的色彩。她用冷静的文笔以及第三人称"他"的手法,以一种全知的角度来诉说任务的悲欢离合。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着太多的个人人情感,但总給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张爱玲小说中的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反讽等等描写手法.来描写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通过对大都会中部分市民的日常琐事、生死情爱的描写,向我们 展示了四十年代沪、港“洋场社会”的真实面目,都市人性是其作品的恒定主题。张爱玲小说具有“荒凉”的基调。本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张爱玲小说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一位自觉追求悲剧美的作家,她的小说中充满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其作品不仅展示了人的生存欲望与生存困境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而且还揭示了这种人生悲剧性的根源。她的悲剧意识是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的,与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她的悲剧意识是个人与时代的偶然与必然的结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复的意象是张爱玲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张爱玲小说中包含隐喻、象征等深层意蕴的意象,在主题及情节上具有凝聚作品的精神意义、贯穿叙事结构的功能;充满对人物命运、情绪等的象征暗示的意象则以其本体上特异鲜明的特征,带来对特定的人物思想和人物心理一种持久的辐射和穿透功能;而大量涉及到环境景物的意象的使用,从独特的角度积蓄和保存着作品的情绪内涵和审美意味.鲜明的感观冲击力和暗淡阴郁的格调是张爱玲意象创造上的个人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小说从诞生时已经沿着两条道路行走,即形成了所谓“雅”、“俗”两种类别的小说模式。20世纪40年代,两条道路合流交叉的倾向日趋明显,张爱玲的小说成为雅俗合流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对其小说集《传奇》里通俗性特征进行分析,能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展读张爱玲的小说,令人深深震撼的是其字里行间所透露的苍凉的情绪氛围,“苍凉感”是张爱玲在小说写作上自觉的审美诉求。这种美学诉求表述在她关于文艺的论述中。在张爱玲看来“苍凉感”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本真的素朴,同时它又担当着使作品本身完满的重任。因而“苍凉感”不是主流审美意识上的“真善美”,但却是张爱玲心目中的“真善美”,并由此基点出发,追求苍凉感的美学底蕴成为了张爱玲自觉的创作策略。张爱玲藉由此上升至对人性、对文化的总体观照,令读者窥见到了人性的悲哀,以及对自我存在和意义的严重怀疑,对丧失自我和寻找自我的悲观,从而超越了单纯的人性的层次,进入到生命本质的透彻认识。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有一种孤独意识。这种孤独表现在人物灵魂的无所依托,他们寻求不到和谐与爱。弗洛姆认为,人只有通过爱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孤独状态。形成她的这种文学个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童年的独特经历,未曾得到充分的父母的爱,二是特定时期上海的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17.
将张爱玲的小说置于整个现代文学的流程中考察,可发现张爱玲小说的主要意义在于摒除传统及五四以来女性生存的某种话语遮蔽,明示了女性残酷的生存处境,实现了文本经验和自我经验的融合,并试图以此为契机实施自审的努力。以“黄金”与“情欲”为切入点的发掘让她陷入了一种与历史合谋的悖谬之中;同时,主体精神的自恋与自悯,对传统文化的过于认同与亲和,让创作主体与女性形象无法走向与绝望的抗争,而是上演了逃避自由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切入,围绕细节描写、女性视角、改写与改装三个方面对张爱玲的小说文本进行分析,论述张爱玲小说是如何从叙述方面消解父权制语境的权威的。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善于打破佳话,所以写得好文章,”她以看似旁观、冷漠的笔调揭示出她笔下人物的畸形人格,消解和颠覆了爱情、亲情的纯洁性和神圣性,把诸多情感还原到世俗、功利、虚伪、冷酷状态,用她的作品和人生见证了“人间无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