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故乡》是鲁迅农村题材中的名篇,作品通过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文中的景物描写、肖像描写及对比手法的运用都极为成功。这里仅就闰土语言中省略号的用法谈一点体会。课文中少年闰土和“我”的谈话四处用了省略号:①“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②“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③“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④“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  相似文献   

2.
《故乡》中使用省略号的次数非常多,统计全文共有28个省略号,其中有26个用于人物语言之中。它们对刻画人物形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闰土的话语中有14个省略号,杨二嫂的话语中有2个,其余10个在“我”、母亲和宏儿的话语中。分析这些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对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的理解,也可以从中体会鲁迅先生对标点运用的独具匠心。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中,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纵观全文闰土的语言,除了第21段,其余每句话语中都有省略号,这不能不说是鲁迅先生的精心安排。先来看看少年闰…  相似文献   

3.
孟艳丽 《现代语文》2005,(12):38-39
<故乡>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悲哀那人与人之间故乡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的不了解和隔膜".因此<故乡>表现的不是乡村的诗意,而是成年闰土在物质贫穷的背后更深层的精神的贫困和麻木.<故乡>是一篇很成功的短篇小说,具有鲁迅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残雪的力作《苍老的浮云》中对省略号的运用可谓是匠心独运,省略号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标点符号,而是蕴含着更多的修辞意味,主要表现在声音、动作的重复或延续乃至消失,意蕴深厚;情景、心情的描述或诉说,余韵无穷;话语、思维的跳脱或中断,透视心理;未尽之言,表现人物情态,内涵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联想和想象自由驰骋这五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品读作品.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语文教学与研宄》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不少方便;我现在正在教《故乡》一文,深为本文的省略号所难,也想求您们予以方便。省略号在《故乡》中用得较多,共有二十多处。我将《语法修辞讲话》等书中关于省略号的讲解综为八条,用来解释《故乡》中的省略号,有好多就无法说清楚。这些省略号的作用是否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语法功能而起到了某种修辞艺术表现力的作用?望赐教。郧县柳陂兰善清兰善清同志: 你提出的问题很好,本刊特将杨存根同志的《试淡<故乡>中省略号的用法》一文介绍给你与广大读者,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标点符号的作用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仅具有叙事的功能,还具有隐喻和象征的意义,恰当的运用对于人物情感的展现和主题的传达具有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鲁迅先生小说《故乡》就出现了大量的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大都出现在人物对话场景之中,呈现出一种“失语”“癫语”和“无语”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省略号的基本功能是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省略引文中不需要引用的话;表示语言突然中断或断断续续;不能尽举的事物。省略号有时还用于表示整段的省略。现以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一课中的省略号为例:①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②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③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  相似文献   

8.
《三人行》一课中多处用了省略号,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用法: 一、表示略去递增的次数①他知道第一次休息了,就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②一趟、两趟、三趟……例①②通过王吉文的心理活动和行动,叙写他在饥饿、劳累、伤病和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还不顾一切,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交替背负两个伤病员走出草地的动人事迹,表现了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望月》,是一篇抒情散文。写的是作者在江轮的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又爱幻想的小外甥和作者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文章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是师生们都很喜欢的一篇课文。文中有四处省略号,而每一处的运用,都体现了作者独具的匠心,每一处都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在准备这篇课文的教案时,我突发奇想:何不就文中的这几处省略号开展教学活动呢?于是,我满怀着期待,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教室,和我的学生一起踏上了那艘江轮,和作者、小外甥共同欣赏那一轮明月。一、江面景色美…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中,一些省略号的妙用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特别是在对话描写中,语言精简,以少胜多,许多含蓄之意都是借助省略号来表达的。《孔乙己》“窃书不  相似文献   

11.
《穷人》一文用了六处共十三个省略号,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中心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教学时,必然注意它们的特点及省略的内涵。第一处:“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省去了依次增加的数目。丈夫出海捕鱼迟迟未归,桑娜的担心也随着古老的钟嘶哑的声音而渐增。  相似文献   

12.
《珍贵的教科书》第三段中有五处用了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着不同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以帮助学生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快卧倒……”这说明指导员连话也来不及喊完,炸弹就爆炸了。表示一切都发生在突然之间。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中包含有让“我”一定要把书保护好的意思。 (2)“我只觉得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里省略的部分,完全可以从“我”醒后所看  相似文献   

13.
《穷人》(六年制第十二册)这篇课文共用了十三个省略号,有的省略号前面还用句号,有的前面用问号,有的前面用感叹号。课文第九自然段写桑娜想的话共九句,就用了五个省略号,其中有两个省略号前面还用问号,有一个省略号前面用句号,一个省略号前面用感叹号。对这一段话及这些省略号,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依次问学生一个一个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则依次对各个省略号表示的意思一个一个回答,对这些省略号的不同作用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马欣 《职业技术》2010,(5):94-94
《故乡》是鲁迅先生于1921年1月创作的又一篇描写农民生活,反映中国社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优秀短篇小说。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农村经济凋敝。  相似文献   

15.
省略号又名删节号。在《阿Q正传》里的省略号之多,竟达七十余处。省略号看去虽然是那么简单的六个圆点,但不能随便使用。必须让读者知道的意思,决不能省略。有时写出了上半段话,读者可以从而体会到下半段话意的时候,可用省略号。有时在举例或者引用的时候,已写了一部分后,估计读者已经可以理解了,那时也可以用省略号。特别是在抒发感情时,写到适当的时候,就可用省略号,使人有言无尽而意亦无穷  相似文献   

16.
标点符号的作用不仅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而且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作品《故乡》中的标点符号,不仅种类众多,而且还有不同的意义和所指。其中,标号中的省略号和破折号有留白、传达情感的作用;点号中的叹号、问号有标明语气,暗示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的《围城》,描写了抗战时期从上海到西南后方的一群受过洋化教育的上层知识分子,在感情和名利场中互相倾轧的灰色生活,展示了他们内心的彷徨无助、精神的空虚无聊和爱情的虚伪无奈。小说展示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实质隐喻着整个人类的宿命。而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它机智俏皮、尖锐深刻、幽默诙谐,让人常常拍案叫绝。其中,比喻又是最显眼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台湾女作家琦君的《金盒子》是一篇回忆往事、痛悼亲人的散文佳作。文中那些往往被人忽略的时间词运用得十分精妙,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有助于结构文章本文以“金盒子”作为叙事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其结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的天地里,数字变化无穷,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它们一旦被一些别具匠心的文学家、艺术家引入艺术的天地,就更加别有一番情趣,往往能获得令人拍案叫绝的表达效果。在《口技》一文中,为了从侧面烘托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作者在描写中四次巧妙地运用了数字。文章开头已交代口技表演的地点是"厅事之东北角",  相似文献   

20.
李燕萍 《甘肃教育》2009,(10):23-2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叠字非常广泛,寻找其根源,无疑应该溯源于《诗经》。深入了解《诗经》中的叠字,掌握其特点,对学生研读古诗词或进行诗词创作,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