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吕叔湘先生也曾有一段非常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深入比较,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探索真语文,领略文采,不啻为一种很实用的好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鲁迅说:"教师愈会比较,就愈有益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必须多多比较,方能进一步领会优劣得失的所以然。"可见,通过比较来学语文,历来为大  相似文献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张良福语文在当今信息时代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文知识的工具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可以这样说:语文学得好的学生,政治一般学得就棒;反之,学生语文学得差,政治学得也就不怎么样。同样道理,教师语文修养深,则极易驾...  相似文献   

4.
<正>"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进行得意、得言、得法、得情,逐步提升语文素养,回归语文课堂本色。下面我就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是如何通过这"四得"来体现语文本色之美的。一、得意——以"体知文本意蕴"为旨趣所谓"得意",就所教文本而言,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的问题,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难学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适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该要在小学时期进行培养。通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师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抓起。本文就从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入手,着重调查现今低年级小学生所突显的不良语文学习习惯并力求寻找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袁丽 《语文天地》2013,(3):64-65
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一点也不为过。而"得作文者,得语文"就更成为了至理名言。作文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起着如此重大的决定作用。但高考作文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一、选材立意低幼化许多学生热衷于写幼儿园、小学生活,喜欢写家中的花瓶打碎了,究竟是谁打破的;放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先生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我国现行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初中语文教学目的之一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  相似文献   

8.
<正>常常有人说上课"表演"是做秀,笔者对此不以为然。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演,不善于表演的人,就不能做老师。"笔者认为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把每一堂课都"导演""表演"得真实精彩、形神兼备,那么,这肯定是一位备受学生欢迎的成功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教师精心策划的"导"、绘声绘色的"演"是一种对语文教学的审美追求,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审美享受,它昭示着时代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提倡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而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对提高课堂有效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本文就如何实现语文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是实践型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聋生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写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做得多,学生动得少。这种现象在聋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持久地、有目的地培养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实际上,对于聋生,教师更应该从低年级就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不仅要给学生"鱼",还要教会学生"渔"。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低年级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既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意识品质的任务。可以说,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综合性的。叶老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经过不断学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他还说:"语文文字,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培养一种习惯。"可见,叶老早就重视"养成习惯"的培养。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往往会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是百科之母"。学习语文能培养人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可以看出,对语文是工具这一学科性质的界定是叶圣陶先生的一贯思想。由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应当坚持以语言训练为本,语言训练是"第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 朱自清漫步细雨中,欢快地说:"语文是春风,它能将大地装饰得五彩斑斓;语文是春雨,它能将世间万物变得澄明,透亮……" 柳宗元阔步扬手说:"语文是水潭,明净透彻,凄清寒骨;语文是一条溪路,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 龚自珍说:"语文是落红,当它悄然'归根'时留下的却是一缕缕淡淡的清香."  相似文献   

16.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不负授予和训练责任的,是语文教师的专责.  相似文献   

17.
时下,关于语文教学的"味"有很多说法,笔者以为,千种味万种味,语文教学关键要有"文化味"。《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说得清清楚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说,  相似文献   

18.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不负授予和训练责任的,是语文教师的专责。那么,语文习惯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大的方面讲,除了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还应包括听话与说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与否对成绩影响不大,作文只要把字写得漂亮就可以得高分;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单调,作文缺乏热情,作文时就说些空话、假话,表现做作,不能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文章内容单薄、语言苍白、毫无感情抒发;有的寻章摘句,机械模仿,甚至胡编乱造,感情失真失度。学生对付作文形成了"套子"模式。还有的学生拿到作文题以后,更是无从下手,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架势。对作文他们是既害怕,又无奈,处于一种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吕叔湘先生1963年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就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