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病:数年话题作文训练,养成了不少学生定式思维。每逢作文,他们便往往不假思索,信笔涂鸦,以致误将“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标题”当作话题作文的“话题”……后果:忽略审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十年寒窗毁一旦,纵读诗书也枉然。诊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处方:弄清题型,强化审题,对症下药。一、常见的命题形式及审题提示1、命题作文①显性命题。A、单词型:如尝试、习惯。这类单一题目写作范围宽泛,写法灵活。B、短语型:学会怀念。这类复合型题目,审题时要确定好它的重心所在。②隐性命题。如树木·森林·气候。写这类…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全命题式、半命题(话题作文归入半命题式)、不命题(由作得自己命题,如材料作文),尽管它们有交叉的关系,但在审题立意的方法上本是一致的。06年全国卷Ⅰ一改几年前的话题作文为材料作文命题方式,作文题表现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根据不同作文题型,准确把握命题意图,明确作文主题,选定作文体裁,确定写作范围,选定写作角度等,使写作切合题意,否则偏离题意的作文,即使文字功底再好,也不会得到高分。  相似文献   

3.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作文的成败。本文就新材料作文谈一下审题立意的“三字诀”,以期对高考作文的备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平日作文或应试作文,触到多种多样的题目,除句子式、词语式和一字式的命题以外,短语式的命题更多一些。因此,正确掌握短语式命题的审题方法,对提高中学生快速写作议论文、记叙文等能力很有帮助。那么,如何把握短语式命题的审题方法呢?笔者就一般短语式的命题,仅从其类型、结构和思维方法等方面略述自己的一孔之见。一、偏正短语式的命题。根据其结构上具有修饰和限制与被修饰和限制的偏正关系,此类题可按两种方法审题:一为修饰性的偏正短语式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从1998年到2004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可以鲜明地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命题者提供给写作者一个话题、一段导言、一个引子,让写作者审题命意写作。对这类作文,我们姑且称之为“话题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是话题作文构思的第一步,也是能否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那么,话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6.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标”的两三年预热,各地对中考语文卷的命题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作文的命题改革,更是异彩纷呈,预计2004年将会吸取这几年改革的经验,作进一步探索,因而可以预见,2004年中考作文命题将会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向。1、以“话题”为主导,突破文体束缚,不设审题障碍,让学生人人有话可说自“话题作文”进入中考语文试题后,它便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波,被各地普遍看好。这种命题方式,为考生展开联想、想象,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诸如20…  相似文献   

8.
纵现近几年高考试题,命题作文几乎占了高考作文的半壁江山,而短语式命题作文更是重中之重。较之于独词式命题,短语式命题作文限制性更强,审题难度更大。本文就短语式命题作文如何进行审题做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5年高考尘埃落定,18道作文题浮出水面。这里,仅就其中部分作文题作出评析。一、全国卷:清一色的关系型话题今年高考三套全国卷考查的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这一点正在情理之中。这是因为:(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评价·语文》“命题建议”提出,“作文题,应继续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其他的补充方式”。(2)在各种类型的话题作文中,关系型话题因其适当增加了审题难度和写作的限制性,有利于减少宿构和套作等不良现象,又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性思维,因而深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再考虑到高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按照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给了考生自主写作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一)话题作文例析例1:直白式话题作文(2004年深圳市南山区)以“校外生活”为话题作文。(500字以上)这是一道直白式话题作文。它没有提示性语言,也没有任何材料提供,而是直接陈述话题,仅有数字的限制。命题人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校外生活)的形式,让考生在话题范围内,叙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及生活体验,发表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出来的观点和见解。除了在校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一、何谓“反押题”作文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时兴一种趋势:故意回避现实的热点问题,淡化时政色彩,有的偏离学生生活学习成长实际,有的超出作文一般审美常理和出题思路,频频出现一些像“忙”“安”等独词、独语、短语式的话题或命题考试作文。其特征表现为通俗、常见、平实等。2008年江苏语文考后第三天,《扬子晚报》登载小、中、大学生、研究生各四篇试写作文《好奇心》,结果一小学生作文才压群芳,得66分。  相似文献   

12.
唐惠忠 《语文知识》2005,(11):41-43
2005年高考中一共有九道话题作文,其中既有关系型话题,又有单词和短语类话题,现选择四道略作评析。(一)全国卷:稳中有变的关系型话题今年高考三套全国卷考的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这是因为:一、《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评价·语文》“命题建议”部分已明确提出“应继续采用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的形式,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与体验。从1999年起,连续六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2004年分省命题,在全部十五道作文题中,除北京卷考查命题作文“包容”外,其余十四道都是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4.
"扣题"是中考话题作文的第一要务。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学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写作中如何做到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呢?一、扣住话题拟新题1.适当扩展法。话题作文需要学生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式话题,在它的前面或后面添词增补,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体验"为话题,可拟《爱的初体  相似文献   

15.
<正>写作指导教育部命题中心《202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解析》对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进行解析:“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这“三个不同”,意味着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结束了2015年至2022年的“驱动型新材料”模式,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命题形式。根据其命题的特点,我们姑且称之为“时新材料式”作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17.
一、高考作文形式预测:一树梨花一溪月1.作文形式将由“一枝独秀”而“三足鼎立”,由“一维”向“多维”转化。2004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巅峰”时期。全国15道高考作文题,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显出一点“叛逆”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地位无人撼动。而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却出现了由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主题图表作文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2005年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拓展“自主命题”的空间和发展潜质。2.“自主特色”重“文化”轻“地域”。探究2004年、2005年各省市卷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8.
【小引】以独词作为作文话题在近年的大考中很常见,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诚信”,2003年北京高考题“转折”、上海高考题“杂”、安徽中考题“体验”等都属于这种题型。不少同学认为独词作文话题提示成分少,审题比较棘手。怎样解决这一写作难题呢?我想,不妨循着三个门径。请看——  相似文献   

19.
考生大都以为话题作文“好写”,但落笔后又出现了种种问题。据笔者了解,2002—2004年高考全国卷考生作文的弊病主要有: (一)审题不严,偏离题意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在引出话题前,命题人提供了一则登山者救人的故事,这段材料本身确实蕴涵“救人亦救己”“助人亦自助”的“双赢”含意。  相似文献   

20.
一、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展望1.命题取向:整体保持一致,部分省市凸显地方特色。2004年的高考作文,虽然仍是话题作文占据主导地位,但有部分省市的试题已经凸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形式上,福建卷以“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一个文学形象”为话题作文,突破了全国卷的束缚,极富人文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