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祥云铜棺     
祥云铜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铜棺,是1964年3月在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村的石头山发现的。197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这具钢棺进行放射性炭素鉴定,其年代距今有2350年的历史。铜棺似于栏式房屋,呈人字坡顶,格长2米,宽0.62米,边高0.45米,顶...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墓祭礼俗考述谭思健今天我国民间十分流行的扫墓这种民俗事象,其实是沿袭古代墓祭礼俗而来的。墓祭在古代丧葬礼俗中,可算是一个盛演不衰的“节目”呢!仅称谓便有“上”、“上陵”、“上墓”、“升墓”、“展墓”、“扫墓”、“上坟”、“拜扫”、“墓祭”、“...  相似文献   

3.
西夏陵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总面积50平方公里。规模宏大的西夏陵里究竟有多少座陪葬墓?这个历史之谜最近有了新的进展。不久前考古人员又陆续在陵区内发现60座陪葬墓,从而使西夏陵陪葬墓的总数增加到253座。专业人员还基本搞清了陪葬墓的分布情况。按陵区地貌和陵墓遗存格局将50平方公里陵区自南向北分为4区:1区以一、二号陵园为中心,有62座陪葬墓;2区以三、四号陵园为中心,有65座陪葬墓;3区以五、六号陵园为中心,有108座陪葬墓;4区以七、八、九号陵园为中心,附近残存18座陪葬墓和一座西夏祖庙。253座陪葬墓可分为夯土冢、土家冢、积石冢三…  相似文献   

4.
1990年10月中旬,衡阳市文物工作队和耒阳蔡伦纪念馆,对耒阳师范附小基建中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耒阳师范附小座落于耒阳市城区西北隅,东距耒水约600米。这里原是一座小山,山上为黄色粘土,其下为红色网纹土。因建校舍,山己被(产刂)除,墓葬封土堆无存,墓室葬于红色网纹土中。墓室狭长,竖穴土坑,无腰坑与头龛。墓底长4.8米,宽1.41米,方向220°。墓壁近于垂直,一次挖成,未作二次加工,因而比较粗糙。墓坑填充土质不纯的表层土与墓坑羼合的回填土。填土经层层夯实,每层厚约10厘米。棺木尸骨腐朽无存。随葬物距墓底有一定距离,说明当时是放在棺内的,因棺木腐烂使随葬物置于泥土中。出土有铜兵器矛,镞各一件,铜工具削一件,另外还有水晶块一件。矛为长骹狭叶单穿,叶部有血槽,圆銎内残存有木秘,说明为实用的兵器。铜器放在死者的肩部及腰部,而水晶块则放在足部。  相似文献   

5.
历代女作家少,而云南尤少。封建社会中女子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她们“知书识字”以至进入文学领域,几乎是在特殊的环境氛围中才有可能。本文对云南古代女作家产生的环境、文学创作成绩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勤俭、善良,历经与一般女性同样的命运;作为作家,机智、敏捷,表现了与男子同样的睿智才华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泉州北门外潭尾“蒋厝山”上,发现一古墓,初步认为系泉州明代进士蒋光彦之墓。 古墓有墓门、墓厅、墓室、墓埕,无碑字,有如“无名墓”。蒋氏族人世代相传称这一古墓是明代进士蒋光彦之墓。泉州市考古队长陈鹏鹏现场分析认为,这是一座具有明代风格的古墓,古墓为糖水灰所筑。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宝坻县哈喇庄近日挖掘出金末元初火葬墓一座,出土了三个保存完整的黑釉盖罐,为研究金代及北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挖掘出汉、金、明、清4个时期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周围和河西走廊的古代丝绸之路所进行的现代探索考古发掘已经有一百多年左右的历史。许多国家都争先恐后的派遣考古专家,单独或结队地来到新疆,甘肃等地考察,并发掘这里的各种古代遗存,公开掠夺大批稀世的珍贵文物和罕有的历史文献。至今为止,已有相当一部分珍品被陆续公诸于世,其中有数量可观的一批是用会回鹘文写的。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我国古今烟毒的重灾区之一。但讫今为止,有关云南古代烟毒史的研究却尚属空白。本文对此略加考证,据有关史料认定,明初以来,云南已有药用“莺粟”之记。嘉靖至万历前后,云南已能自制具备毒品功能的鸦片。故世传明末清初“鸦片始入云南”之说不确。古代罂粟及烟毒自东南亚经滇西流布云南。本文据有关线索初步认为,它们经此路径传入云南的时间,或当与其传入我国西北和东南地区的时间相同。  相似文献   

10.
环北部湾地区曾是古代越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海南岛正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文化向东南亚海域延伸的咽喉要冲.海南岛历来被看做古代铜鼓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尽管与大陆相邻的地区(环北部湾地带)相比,海南铜鼓的发现和出土在绝对数量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中外的学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区域铜鼓的分布和发现情况.文章将海南地区铜鼓的发现情况以及近年来出土的材料整理出来,以期裨益于相关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固原城郊出土的北魏墓漆棺画,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东王父、西王母题字的含义问题。作者依据有关史料并出土文物考释,认为这里的东王父、西王母不是以传说中的神仙来表现墓主人,而是当时墓葬时尚所致。  相似文献   

12.
掘井系棺     
元朝末年,山西有一位姓王的秀才,50岁得一儿子,取名王进。老年得子,百般溺爱。于是王进染上许多恶习,以至无恶不作,甚至扬言要杀死父亲。后因栽父阴谋败露,无颜面对父老乡亲,便逃离家乡,流落在外,乞讨为生。受尽磨难后,才想起父母之恩,痛悔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动手谋杀亲生父亲!他痛悔至极。  相似文献   

13.
台湾作家姜贵有两部同名长篇小说《白棺》,其初创的《白棺》完成于1929年,自认被遗失,后期用倒叙法补写了一部同名小说。笔者在大量查阅青岛早期的报刊资料时发现了遗失的《白棺》第一、二章,对作者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白棺》在中国大陆长时间“沉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永城县地处河南省最东隅,城北33公里有芒山镇,这里属丘陵地带,四周山峦环抱,大小山头林立,长期以来被封建王室贵族视为风水宝地.近几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进行,仅在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头上,已发现王室陵墓多座。据史书记载,梁国从梁孝王始,有九代王死后葬于芒山上。1990年发掘的柿园汉墓是王室陵墓的其中一座;该墓位于保安山梁孝王墓东南约200米,东山西侧半山腰中,墓门朝西,凿山为藏,穿石作墓,全长52米,宽5.5米,分甬道、墓道、主室和8个耳室组成;甬道与墓道内全是用重约300公斤左右的条石与方石所封镇,其中部分条石与方石上还刻凿有文字,如尺寸、厚度、年月(辛酉、辛丑)、名字,有一块石上还发现刻有“贞王”(梁孝王玄孙)二字,在主室内  相似文献   

15.
淮阳高庄战国墓,是迄今为止淮阴地区已发掘的最大墓葬,也是苏北地区最大的先秦墓,在淮阴高庄墓的发现已届二十周年之际,对于该墓的发现和研究进行口问和总结,将有助于先秦考古和对本地区文明进程的认识。一、高庄墓的发现和特点高庄墓位于淮阴清浦区城南乡高庄村,这里是西汉军事家韩信的故里,韩信母亲墓就在高在墓附近,其正北方是韩信城遗址,西方是漂母墓,正西们南些是秦汉淮阴故城(今谁阴县码头镇),城内有胯下桥、漂母岸等历史遗迹。1978年3月26日,城南乡农民在此挖水沟时发现了这座古墓,淮阴市博物馆闻讯后,立即对该墓进…  相似文献   

16.
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元以前云南社会闭塞,文化发展缓慢。元朝设置云南行省,尤其是明清统治者对云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与加强管理,特别是设立地方官学、大兴科举,云南文教渐兴,社会文化逐渐内地化,不再是"外化之地,蛮荒之乡"。这一时期汉语文学得到极大发展,涌现了大批诗文作家。云南古代诗文作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诗文作家分布受地域影响明显、府治常为作家人才中心、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等几个方面。影响诗文作家分布因素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影响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铜的国家之一。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大量采冶和铸造青铜,创造了灿烂的商周青铜文化。北宋时期的胆铜法,又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其冶炼技术曾处于领先地位。元明时期,我国的铜产量居世界前列。在这悠久辉煌的历史中,华东皖南以铜陵、南陵为中心的铜工业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著名的产铜基地之一。 皖南作为古铜采冶的重要基地,已屡见史  相似文献   

18.
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云南少数民族古代甲胄、兵器$云南民族学院文物室  相似文献   

19.
云南建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 ,建水就是民族迁徙的途经之路和聚居地 ,国际交流的交通要道和咽喉地带 ,历代王朝的军事前哨和边徼重地 ,民族文化融和的纽带和传播走廊 ,在古代的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西安市西郊阿房宫遗址附近出土一枚秦代铜权。据考古学家的鉴定和对铭文的研究,认为这是秦庄襄王三年或秦始皇三年所铸,拟发给高奴郡(故城在今陕北延川县境)用的《石(音担)权》。 (秦制120市斤为石,秦1斤为现在的256.25克。)这个权在秦始皇26年统一后,检定合乎标准,仍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