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秸秆气化站开始在农村推广普及,它是农村利用能源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分析其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消防设计和安全生产管理,为消防监督检查和企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现代化城市消防任务日趋繁重,引入人工智能方案,可解决城市中重点消防对象的消防通病。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融合的消防模式,建立城市智能消防系统原理图,提出设计方案,进而建立系统图,并对各环节进行分析。旨在实现灾情预测、栅格化监管、智能化救援,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灾情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月龙 《考试周刊》2011,(16):239-240
本文通过分析煤焦化企业火灾事故特点,以及煤焦化企业存在的火灾隐患,结合我区煤焦化工业园区的消防实力和消防水源,以及可调集的消防力量,采取相应火灾预防措施,进而控制火灾事故发生,以对我区煤焦化企业消防安全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柔性监管方式,对“新经济”企业全生命周期中的包容审慎监管进行了研究。“新经济”企业全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和高速发展期。在孕育期中,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刷新企业布局速度、研判新经济发展态势等措施凸显“放”的针对性。在求生存期中,通过推动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闭环监管模式、提高智能化监管能力等方式加强“管”的有效性。在高速发展期中,通过探索协调监管主体模式、实现适应性监管方式、秉承理性谨慎的监管态度等策略扩大“服”的优质性。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在电源、转换时间、照度、供电方式等方面入手,针对我国的高层民用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一套合理的消防应急照明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不但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利益,同时也能够影响企业纳税的情况,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会计制度的影响,目前的财务数据处理中,经常会出现利用会计漏洞进行造假,为了研究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的方式,本文通过对会计诚信和会计监管的分析,发现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减轻会计监管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企业信用问题频发,引发关注。传统的监管模式无法满足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要求,需创新监管机制、转变监管方式。更重要的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也对企业监管模式的转变提出了要求。文章从运用监管俘虏理论对“三鹿事件”进行案例剖析出发,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入手,对企业信用监管的构成要素进行提炼与总结,以此为基础结合社会性监管理论讨论了企业信用监管的必然性,最后以回应性监管理论和合规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提升监管效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校的校园,有庞大的资产,大量的建筑,众多的人员以及快速的发展都为学校的消防完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依靠以前那种单纯人力监管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要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只有靠科技手段来弥补人力不足,使用消防科技产品,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一种能及时发现和通报火情并采取措施控制,扑灭火灾的自动消防设施。"它在对火灾监控中可常年不停地运转,是人力所不及的。此项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的基础上,对内江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是: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低,物业管理不到位,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投入使用等,进而提出了以政府牵头主导,加强消防安全意识,着力构建高层建筑消防综合管理体系;部门依法监管,大力提升高层建筑设施火灾舫控水平;制度充分保障,积极探索建筑消防设施管理长效机制等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消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用火、用电、用气、用油随之大量增加,火灾隐患急剧增多,然而农村的基础消防设施和消防管理体制未能相应得到发展,这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火灾形势也日益严峻。改善农村消防环境,应提高政府和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普及农民消防常识,建立村镇消防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金融企业是一种风险配置契约,具有典型的高风险、高信息不对称、高财务杠杆以及高外部性等特征,由此决定了金融企业治理的双重目标——既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又要实现安全运营进而维护金融稳定,也决定了金融企业治理机制的多元化:第一,资本所有者在金融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居于主导地位,资本产权的充分行使是改进金融企业治理效率的首要条件;第二,产权机制的内在缺陷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来加以弥补,一个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存在,对约束金融家机会主义行为、提高风险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第三,监管是金融企业一种特殊的治理结构,监管在表面上是对金融企业实施管制的一种外部行政行为,实质是金融企业内生性的外部治理手段。监管是一种状态相机的控制。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完善中国金融企业治理制度,需要立足于金融企业契约的风险配置性质,构建多元化的治理机制,在产权、竞争、监管等方面多管齐下,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2.
企业信用机制的建立不能片面地从企业信用的单一视角出发,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用体制。本文认为,企业信用机制构建路径应从企业外部环境治理入手,从政治、法律、信息平台、中介机构四个方面开展外部治理,以企业内部制度创新为根本,建立企业信用的产权激励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的监督制度和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制度,形成全方位、多视角、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完善的企业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公司治理中财务控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阐释公司治理中企业财务控制的关键是董事会对于经营层的控制,认为公司治理机制是实施企业财务控制的基础,严格而科学的预算是实现财务控制最有效的关键手段。提出要在决策、激励、监督过程中架构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设计企业的资金监控机制,构建一个高效敏感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将企业的财务控制建立在产权清晰、各方利益高度正相关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的解决公司治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厂务公开有利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为政府职能转变创造条件。是依法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良性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厂务公开,必须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嵌入反应所形成的市场瓶颈、非契合管理所形成的成本瓶颈以及忽视法人治理建设所形成的治理瓶颈三大瓶颈的制约。民营企业突破三大瓶颈关键在于把握创业激情与战略理性之间的平衡、经验管理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平衡、治理机制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介于企业和社团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法人,是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管理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有效组织形式.由于方新未艾,其治理结构普遍不够完善,运行机制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偏差与失效,从而导致合作社的互补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困境需要从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两个层面入手加以解决,需要激励、监督和决策机制的建立健全,以及产权制度、市场环境和人才队伍的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17.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主张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行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现代企业的共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代表着现代企业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德国、日本的公司治理实践和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验证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应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的逻辑,走共同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归属到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的综合范畴。教育治理现代化涵括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主旨为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度障碍、利益冲突、权力矛盾等从而实现教育强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理论特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政治学,依据教育规律和国情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有的教育治理模式。正确认识与推动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确立教育治理现代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优先地位;厘定和阐明它的基本问题域,即为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法与过程和治理评价等要素及其关联。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变成了企业家和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家倡导和培植企业文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企业家要突破商品经营、资本经营的旧框框,提升为以文化经营、文化竞争的新思路;二是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是企业必须以顾客是否满意作为企业文化成功与否的标志,给商品注入文化含量,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对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了一种新的认识,即企业不仅要合乎市场机制,它还必须作为"文化机构"而存在,以满足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信息时代文化人的精神追求和需要,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