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贺州广播电台之所以能将"政风行风热线"打造成一档"金牌节目",主要源自下述一些成功的做法:强化热线组织领导,确保节目正常运转;发挥网络科技优势,架设沟通群众桥梁;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确保节目取得成效;参与民主评议活动,促进政风行风好转;适时进行户外直播,节目更加贴近群众;扩大热线覆盖面,节目直通村屯农户。  相似文献   

2.
倪雅娟 《科教文汇》2012,(34):153-154,162
本文从金牌文化倡导的“育人创佳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共性出发,结合运动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实际,探索金牌文化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案,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众》2014,(7):2-7
为什么生物都有所谓的“寿命”呢?有没有生物可以“长生不老”? 我们大家总有一天会迎来死亡,这没有任何异议。而在动物世界里,无论是大象还是老鼠,随着时间的流逝,也终将迎来生命终结的一天。可是,把蚯蚓一分为二,就可以长出两条蚯蚓来,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增殖,蚯蚓也会有“死亡”的时刻吗?  相似文献   

4.
依依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她从小爱美,爱赶时髦,爱穿新衣裳。对她来说,新衣裳指的是衣服款式的新颖,在市场上找不到与之类似的衣服。按这个标准,即使刚  相似文献   

5.
“景阳冈武松打虎”堪称《水浒传》中最经典的回目之一,武松是作者精心打造的英雄,有关研究武松的论文甚多,本文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仅就“景阳冈打虎”这一层面对水浒人物——武松的艺术塑造再作一些补充、归类、阐述。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坏死作为一种世界性难治病,多发于30~50岁的青壮年。我国发病人数为700~800万人,而且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0~20万人次。发病时病情进行性  相似文献   

7.
阿瑟米勒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直面现实,反映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成功地表现了现代悲剧。本文认为,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美国梦的破灭,而是他的错误的“有人缘”的哲学。  相似文献   

8.
刘阳  邱静  金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4):100+102-100,102
从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变化,阐述了图书馆从特权文化向公民共享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羁押场所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接连发生,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焦点.对此治理成为考验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课题.地市以下监所是问题重灾区.由地级市首创的并得到公安部推广的监管远程视频智能管理平台是基层监管部门在大胆探索中首创的崭新治理手段,本文对其内在机理做了全面考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奖牌所带来的荣誉、地位、财富的巨大诱惑下,兴奋剂如同病毒一般侵蚀着纯洁的体育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将公平竞技抛在脑后,他们不顾奥林匹克精神,不顾自己的尊严和对身体受到的伤害,开始挑战兴奋剂这根"高压线"。琼斯兴奋剂丑闻再一次销蚀竞技运动的公平、平等、健康的形象,它让人们很难再对竞技体育"天生纯洁"抱以信心,我们要做的是守护余下的净土。  相似文献   

11.
苏荣海 《科教文汇》2008,(14):202-203
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奖牌所带来的荣誉、地位、财富的巨大诱惑下,兴奋剂如同病毒一般侵蚀着纯洁的体育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将公平竞技抛在脑后,他们不顾奥林匹克精神,不顾自己的尊严和对身体受到的伤害,开始挑战兴奋剂这根“高压线”。琼斯兴奋剂丑闻再一次销蚀竞技运动的公平、平等、健康的形象,它让人们很难再对竞技体育“天生纯洁”抱以信心,我们要做的是守护余下的净土。  相似文献   

12.
杨再喜 《科教文汇》2013,(19):61-62
在当下高校的传统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浓和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等。"中国古代文论"在此方面的问题尤其具有代表性。对此必须有的放矢,做好对策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理论课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一线调研结果表明,当代中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祖先对物理知识的总结与运用方面存在较严重的认知缺失。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在中学教育中的现状,以探讨在中学阶段如何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薇拉·凯瑟是2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以描绘富有浓郁中西部边疆乡村气息和刻画深邃的精神世界著称于世。美国评论家麦克斯威尔·盖斯马称她为:"物质文明中的一位精神美的捍卫者"。她的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和思考。本文将中国古代道家、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啊,拓荒者》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结合起来,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中西方在对待和解决生态问题上的相同之处以及在整个世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