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霞 《学周刊C版》2013,(6):78-79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不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乐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我教学的小数第五册“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在浓烈的情境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思索,大胆质疑,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课堂的自主学习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创设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高一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人就自己的一点经验谈点拙见,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改进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建构知识,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中认知,在参与中创造,在参与中发展。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性升华。  相似文献   

7.
周明 《考试周刊》2011,(52):189-189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及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教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笔者在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方面有以下3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何映海 《成才之路》2014,(17):18-18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一步一步地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探讨结论。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实践,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获得问题的结论,较好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并通过探究过程中技能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就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运用的几种方式与同仁们探讨。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一、生本教学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学校教育:形成自主学习 1.形成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通过讨论式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创造力和批判思维等,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从而较深入地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贺剑锋 《宣武教育》2004,(10):44-45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J.S.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探索知识.从问题情境中去概括出原理、定理、法则和公式;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数学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从中学会自主学习。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