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学有价值的数学,学有意义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些新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去实践?如何把理念变为行动?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发现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期望,有证实自己智慧力量的期望,同时还希望体会到创新的快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特点,有意识地创设“有问题、有矛盾”的…  相似文献   

2.
张海瑞 《教书育人》2009,(10):42-43
我们的课堂已经避免了教师的“一枝独秀”,让课堂走向“百花齐放”。1而学生的“一枝独秀”又悄悄走近课堂,又要进行“二次革命”,使课堂真正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使课堂成为每个学生勤于思考、乐于质疑、善于解惑的乐园,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进步者。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人格的建构者。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是师生、生生、生本在自然真实的氛围中实现智慧对话、互动交流、体验感悟和生命成长的学习场。通过多种方式构建的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生本课堂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教师主导课堂把学生变成被动学习机器的陈旧、单一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播,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也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理论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学习情境与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交流,掌握方法,发展潜能。而现实中的数学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启发式教学也被不少教师演绎为“填空式回答”,满堂问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回应式”问题。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观望等待,被动应付,缺少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高耗低效,学生课上熬时间,课下…  相似文献   

6.
辜子琴 《四川教育》2002,(10):34-34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乐园显得尤为重要。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在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相似文献   

7.
课堂应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乐园,如何使学生喜欢学习,使课堂富有磁性,是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新课程强调学生参与教学,体现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一堂数学课就是一段教师和学生相依共进、交流互动的生命历程。理想的数学课堂生活,学生乐在其中,兴味盎然,能给学生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一、给每一个孩子表现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表现,所以我们要尽量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因为表现是人实现发展的途径。可以…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理论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学习情境与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探索、交流,掌握方法,发展潜能。而现实中的数学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启发式教学也被不少教师演绎为“填空式回答”,满堂问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回应式”问题。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观望等待,被动应付,缺少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高耗低效,学生课上熬时间,课下忙作业,心理逆反,课业繁重,难以实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数学课堂成为智障学生幸福的乐园?怎样把被动的数学学习.变成自主而快乐的享受数学?如何让智障学生快乐地学好数学呢?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智慧都是一片不可估量的宇宙.只有充分给予释放发展空间,在课堂上质疑辨惑—集思广益;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学生才能真正“灵活”起来,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合成一曲世界上最动听的交响乐,让孩子奏出自己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进行“再创造”虽不是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但它却是学习数学十分重要而有价值的方法,它不但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更重要的能让学生学会探索的方法,激发探索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那么,如何为学生数学学习时的“再创造”搭好脚手架呢?可采取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人格的建构者。多维对话的数学课堂,倡导师生、生生在自然、真实的氛围中智慧对话、互动交流、体验感悟和实现生命成长。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多维对话的数学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生本课堂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正>加德纳曾指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种智慧,其差异仅仅是某人这方面的智慧占优势,某人那方面占优势。我们相信,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体验到探索的快乐,孩子们是喜欢这样的课堂的。基于此,笔者努力探索着一条"快乐数学"的教学模式。一、营造富有童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地走近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  相似文献   

14.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据此,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观察、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和研讨等探究活动中来,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一、贴近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数学来源…  相似文献   

15.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要营造适合学生探索合作、自主学习的氛围。作为美术教师能否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从中不但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且在学生自主学习中不断生成自己的智慧和人格、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几年的美术教学。我认为:建立生本教育下的美术课堂,正是尊重人的自然、发展的学习天性,发挥学习的内在艺术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只是教师、向学生“授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品质。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学数学呢?一、“做数学”,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数学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创新的数学课堂应当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一方面,学生只有在做数学的具体过程中,通过亲身…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孩子都不是一张白纸,在他们走进课堂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通过搭建伙伴学习联盟,让学生共同学习、彼此沟通、交流碰撞、分享智慧,从而在小组中聚合思维,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争取发散思维,对问题产生新的数学思考,在互助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儿童思维,共同提升和发展。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一课为例,浅谈如何让学生在伙伴研究中,提升和优化数学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成为生态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精彩。我们倡导的新理念就是小学数学教学应从人的高度出发,把数学课堂看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空间,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自由呼吸的乐园,让数学学习也能"诗情画意"。那么,如何打造这样的数学生态课堂环境呢?一、明确生态课堂教学目标,简化教学环节在教师创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明确教学目  相似文献   

19.
范强 《四川教育》2004,(5):30-31
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有体验的活动基地。然而,在不少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作“例行公事”,教学成了演绎、完成教案的过程,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多。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即使仅从知识学习来看,效果也不理想。应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有的教师在出示问题时,尽可能地把问题分解得多、细、碎,以为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好…  相似文献   

20.
小组互助式学习是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互助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互助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