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文批注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文批注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一、课文批注的基本方法1.内容自主。学生的个性特点、心智水平、生活经验的差异,决定了阅读批注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而应该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想在哪批注,就在哪批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般情况下,学生把握批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有所感悟处。就是学生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有所收获的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如《春蚕》结尾:“我抬起头,看见母亲两鬓又添了一…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4.
课文比较阅读法例谈福建/冯瑞庭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与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比较事理之间的特征,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比较分析两篇文章,对理解文章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掌握课文特点常用的方法。比较阅读的范围,可以大到作家整个作...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正式学习书面语言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学生历经低年级数(字)读、中年级朗读、高年级及成年后默读的有序过程。儿童学习识字、读书到成年后的终身阅读,朗读训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阅读又是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得对故事或文中人物的感悟,被作者的文字打动与之产生共鸣。这两种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相互融合,达成课堂的和谐共生。但有时它们是相互背离的,这时以哪种理念为核心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把握。前不久同年级的一节阅读研讨课,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阅读又是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得对故事或文中人物的感悟,被作者的文字打动与之产生共鸣.这两种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相互融合,达成课堂的和谐共生.但有时它们是相互背离的,这时以哪种理念为核心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把握.前不久同年级的一节阅读研讨课,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阅读教学之前,阅读的主体是教师;而在阅读教学中原来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阅读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再学习者,学生则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从阅读心理学角度看,不同读者阅读相同作品既有共性思维也有个性思维,共性求同、个性求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在个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达到使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认识的目的。因此,阅读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促成主体的个性化阅读。下面…  相似文献   

9.
10.
试谈个性化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墀 《湖北教育》2005,(3):44-45
阅读是个体活动。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阅读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而,我们要营造阅读氛围,诱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推荐适宜的读物,指引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技能;加强检查,注重激励,巩固课外阅读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英语文本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读懂文本是成功阅读的关键。解读文本、探究文本、超越文本,构成了阅读过程中循序渐进的三重境界。应从解读文本入手,进而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探究,才能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超越文本。  相似文献   

13.
构建班级阅读文化,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以"三级书架"开启班级阅读,以"环境""内容""方法""评价""文化"等因子丰富阅读过程,使读书成为"生命感悟""艺术感染""人文对话"的过程。创新阅读方式,以优化笔记、书目推荐、阅读分享、亲子诵读等多种方式实现"诵·读·悟·行"四结合,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从而回归阅读本真,还读书以乐趣。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已呈现出极大的教学弊端,表现论阅读理念对文学文本教学有着深刻的方法论启示意义,应重视言语表现对阅读的推动促进作用。在这种理念下,阅读教学实践中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关注阅读量,提倡多元解读作品,以言语“表现”为终极目标,从而来提高文学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帮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章分析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不足,并阐述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缺乏对篇章结构的认识是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传统教学偏重对词和句法的讲解,阅读教学缺乏对篇章的宏观处理,因而制约了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篇章结构作为文本重要的内在特征对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性和效率有着积极作用,采用正确的阅读教学策略,传授篇章结构知识,从长远来看可以大幅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李熠 《天津教育》2021,(9):162-163,16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重点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旨在切实发挥出文本细读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一、超文本阅读的特质超文本阅读源于超文本(Hyper text)。超文本作为一个术语,是美国学者尼尔森(T.Nelson)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讨论电脑超文本名著《文学机器》开头时这样定义超文本:“非线性地书写……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连接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与传统印刷文本相比,尼尔森所定义的超文本的最大特点是非连续性和非线性。将超文本与阅读联系起来,超文本阅读有别于传统阅读的独特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一、超文本阅读的特质 超文本阅读源于超文本(Hyper text).超文本作为一个术语,是美国学者尼尔森(T.Nelson)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讨论电脑超文本名著《文学机器》开头时这样定义超文本:"非线性地书写……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连接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  相似文献   

20.
英语快速阅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论述.同时对阅读者应该学习一些阅读方法、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以便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