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去年10月以来,福建日报,闽西报、三明日报相继提出“记者一年要拿出1%的时间到农村调查去”。这一活动的开展,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在新闻界,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福建省委领导高兴地说:“新闻界开展记者住村调查,给我们带了个好头,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开展记者住村调查好就好在它恢复和发扬了新闻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的好作风、好传统。深入基层调查,这是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必须履行的职责。作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必须真实地反映现实发生的情况,必须把党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到千家万  相似文献   

2.
宋超 《传媒》2015,(1):1
上海新闻界以极大的热忱,迎来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报告团到上海来作报告.我们听好记者的好故事,感受的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诉求、新闻工作者的正气. 为推动新闻战线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者优良传统,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从2014年8月开始,联合组织全国新闻采编人员,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并于第十五届中国记者节之前举行了演讲比赛.  相似文献   

3.
写出好报道深入是关键余世昌今年4月初,我作为辽宁日报的记者部主任,向全省14个驻市记者站提出要求:记者住村一日,写出住村感受。记者们以颇大兴趣住到了村民的炕头上,不但生动具体地报道了所见所闻,而且记者从中还发现一些重大主题。有位年过50的记者到村里后...  相似文献   

4.
李锦,新华社高级记者,他提出的“九间棚精神”、“双星道路”与“兴福现象”都受到中央负责同志的肯定与赞扬,并成为我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杨:你是山东省新闻界被评为主任记者和高级记者中最年轻的人。听说你在九十年代抓出几个大典型.特别是沂蒙山区的九间棚村.成为当时在全党最有影响的典型.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抓出这个典型的。李:这个典型首先是沂蒙山区九间棚村群众的创造.其次是从党中央到基层组织的重视.我作为新闻记者主要起了调查研究.提供重要观点与事实材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愈来愈多的告记者现象,在新闻界引起震动、困惑、忧虑。总编和记者面对这种打官司的新情况,感到难以招架。有的报纸总编叹息:一个月里报社就收到4张法院传票,我现在得把三分之一的精力用在打官司上。有的记者也感到:写一篇批评稿,比写十篇其他稿件费事得多,给领导和自己都添了麻烦,还是少写或不写为好。这些思想反映了新闻界在告记者“热”这种现象面前的一种复杂心态,说穿了也是一种畏难情绪。这种情绪在新闻界正在无形地产生着一种消极作用,抑制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我认为,产生这种畏难情绪根本在于我们只从消极的一面去认识告记者“热”这一现象,而没有透过这一现象捕捉它的本质所在。首先,我们应正视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这样才能用清醒的头脑去观察,分析、认识告记者“热”现象,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舆论  相似文献   

6.
●福建日报去年下半年开展“住村三昼夜”活动,后来发展成“住厂三昼夜”、“住店三昼夜”……受到全国新闻同行注意。《住村见闻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活动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记者说:多下基层是新闻界的好传统,只是近些年被一些人淡忘了。如果把走基层仅仅当作“任务”,难免变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我们需要的,是在基层扎下根、立住脚、留住心。  相似文献   

8.
记者要“四能”:能想、能跑、能听、能写;或者说“四勤”:眼勤、腿勤、脑勤、手勤。这些是前辈专家提出,并为新闻界公认,大多数编辑记者身体力行的。然而现时竟有人把记者分为“四流”:“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写好稿。”  相似文献   

9.
早晨,在新华社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副社长郭超人。这位当年以报道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而为新闻界所熟悉的记者,一听说我们是为搞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项目而来的,便放下了手中的笔。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一边为我们倒茶,一边对我们谈起了他对培养名记者的一些想法。“这个研究项目好”。他首先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高层次新闻人才究竟该怎样培养,新闻界过去一直没有认  相似文献   

10.
竞争与同步     
想不到,我的一篇短文(见本刊第3期《记者要讲究个“信”字》)引出了不同意见的讨论。然而,袁建达同志文章的观点(见本刊第6期《何必“同步”》)我不能完全赞同。有一点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目前新闻界缺乏竞争,需要提倡记者、编辑发挥各自的特长,开展竞争。只有竞争,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无论对新闻事业的发展,还是对记者的成长,竞争都是非常必要的。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记者间相约“同步”发表新闻,是不是不能竞争了?新闻界的竞争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抢时间这一点上? 袁文对这两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抢’新闻是记者的一种真本事”,“若订了什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的话:最近,全国新闻界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也正在开展三问于民意见建议公开征集活动。借此机会,我们约请了几位和新闻界联系密切的圈外人,来谈一谈他们眼中的记者,聊一聊他们对记者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所大学的新闻系向新闻界调查记者的成长道路,新华社原社长、著名记者郭超人当时对其中一个问题的“三问”是这样回答的:  相似文献   

13.
殷陆君 《传媒》2015,(1):12-13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12月,新闻界有两件事引人关注:一是15日开始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二是19日开始的“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巡讲.一个个有味道的故事、有温度的新闻呈现在我们眼前,似一阵阵清风扑面而来.真实记录,真情撰写,真挚讲述,真诚传播,让我们感受到讲好故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的一件小事,曾使我生了好一阵子气:某部门向新闻界宣布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并且相约在某个时间同时发表,正在各新闻单位作报道准备的时候,一位记者“脱颖而出”,抢先作了报道。这自然引起同行们的愤慨。用一些记者的话来说:“把我们都给涮了!”我虽然未参加报道,但受报社的委托,对发布新闻的单  相似文献   

15.
一位记者随淮安市委书记到农村蹲点一天,写了一篇很好的通讯:《与农民兄弟“零距离”》。记者在这篇通讯的最后说:当晚睡在农家“吱吱作响的木床上”,感到“新鲜兴奋难以入眠”。 记者说住到农家感到新鲜,这无疑是他的真情实感。但这件事也表明:近几年来,我们的一些记者,已经习惯于乘小车、住宾馆、听汇报、搜罗一些人云亦云的第二手材料,很少深入农村作过细的调查研究了。 到农村采访住在农家,这本该是不算新鲜的事情。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凡记者下乡采访,谁不是常住在农民家里?记者如此,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亦复如此。记得1964年江苏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专”与“杂”●寇晓琴记者要当“杂家”,这是新闻界一种流行的说法;记者要当“专家”,这也是新闻界倡导的做法。两种说法是否相悖?专与杂是否有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专”是指记者对专业分工要有所专长,成为那个行业或部门的行家;“杂”是相对于“专”提出...  相似文献   

17.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3,(23):2-3
<正>新华社推出系列纪录片《大道之源》11月7日至9日,新华社推出系列纪录片《大道之源: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每天一集,共三集,分别是《文化根魂》《治理智慧》《文明之光》。中国记协组织开展“守护理想之光——好记者高校行”11月16日,中国记协组织开展的“守护理想之光——好记者高校行”首场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此活动是全国新闻界共同参与的一项树立新闻理想、展示新闻人风采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闻界目前出现了一股新潮流:越来越多的黑人记者离开新闻界,另谋出路。这些“跳槽”的黑人都是男性。许多黑人记者觉得他们已干得精疲力竭,在新闻界呆不下去,或者说是被挤出了新闻界。这些男性黑人记者,当初最先打破种族界限,投身于报纸、广播等新闻事业中。如今,他们成群结队地离开了新闻界。在《费城信使报》负责市政报道的记者和全国黑  相似文献   

19.
新闻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深不见底的艺术。记得一位资深记者曾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欠缺记者素质的作家不是一个好作家;相反,没有文学素养的记者也不是一个好记者。”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各门学科的交叉渗透,我们的新闻正愈来愈密切地与文学联姻结缘:新闻界有识之士培养“作家型记者”、“专家型记者”的呼声日趋高涨,更具文学色彩的“现场短新闻”受到全社会的青睐并进入全国性评奖行列,新华社一批通讯被赋予报告文学的韵味……。凡此种种都在提醒广大记者,在新闻采写和创优的竞争中,如一味停留于追…  相似文献   

20.
十四大代表郭凤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新闻界的朋友发出由衷地进言:“现在新闻界有不少同志没能做到实事求是,缺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的道听途说,有的添油加醋,随意发挥,甚至有的根本未见过她本人,居然还能写出数千字的人物专访”。深入实际,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我党新闻工作的生命和原则,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而新闻界的少数同志却违背了这些,使得新闻报道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怪象之一,记者采访,大多喜欢往先进、发达地区跑,落后、欠发达地区很少见到记者的尊容。少数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