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西教育》2010,(29):F0003-F0003
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法国印象画派的著名画家、雕刻家。最初与印象画派运动联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画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  相似文献   

2.
雷诺阿(1841~1919)法国著名画家、雕刻家。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 9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  相似文献   

3.
月度事件     
《八小时以外》2010,(3):9-10
毕加索画作拍出千万美元2月2日在伦敦举行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会上,毕加索的作品《女人肖像画(杰奎琳)》以810万英镑的成交价拍出,此价格使得该作品成为此次拍卖会上拍出的第一高价。  相似文献   

4.
说到艺术史上的印象派,一般都会提到凡·高、莫奈和马奈,我曾经也一度以为印象派作品就是这些男生们的郊游写生,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他们创造的好时代。后来,在阅读了其他的书、看了不少展览之后,我才在历史的缝隙中,找到了女性印象派画家。在关于印象派的讨论中,女性印象派画家常常被忽略。即使是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这样杰出的画家,即使当年在拍卖行她的作品身价超过了同辈的男性印象派画家,  相似文献   

5.
夏波 《文教资料》2011,(15):94-95
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他受印象派绘画启发.从自然界中取材.借鉴了印象派绘画对光与色的重视和印象派绘画的多重视角,在文学创作手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左拉的作品也因此多维度地反映了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雷诺阿     
《第二课堂(小学)》2008,(2):130-130
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刻家。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画的都是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和可爱的女性。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优雅自然的美,除了最直接的愉悦感受外,不会让  相似文献   

7.
印象主义是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对近代绘画的发展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莫奈是印象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印象派(Impressionnisme)这一名称就是从莫奈的作品《日出一印象》中得来。他不断描绘光照下的自  相似文献   

8.
最近京沪两地印象派画展盛况空前。一时间,大家的焦点又集中到法国印象派上。为何已愈百年,可是观众对印象派的确仍旧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印象派的作品为何始终保持如此大的生命力,经久不袁?反现中国油画现状,引起了不少的探讨:有对于现有的问题的探讨和如何发展中的迷茫.当历史的发展再次来到十字路口,我们的艺术要如何走下去?这笔人类艺术共同的历史遗产一印象派,我们还没有完全的挖掘。剖析印象派的发展历史,在历史中寻找启示。无疑对我国油画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杜珂 《华章》2011,(31)
法国绘画大师爱德华·马奈对于印象派的先驱作用和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已经是无可动摇的了,马奈作品的成功与他作品之中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技法分不开的.他往往是以大面积的光斑和色块先声夺人,然后再逐步诱人深入,使人从他表现对象的那种粗中有细的用色和笔法以及严谨、明快而高雅的整体效果中,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罗珍 《父母必读》2013,(12):94-95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中有好多雪景画,在他的雪景中有不同颜色的雪:灰色、蓝色、橙色、黄色……雪都是白色的,为什么莫奈这些画中的雪都变了颜色?这—期,让孩子们在赏雪、玩雪时也和奠奈—起印象派吧!  相似文献   

11.
印象派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站有一定的地位,对绘画的发展取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从作为表现形式因素的点、线、面、色彩和构图等的价值及审美作用,着重探讨了印象派绘画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赵尚文 《考试周刊》2013,(12):16-17
印象派是艺术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运动。一些艺术史学家们认为日本艺术,尤其是浮世绘艺术推动了印象派运动的发展,但他们忽视了中国艺术在这个时期的作用。事实上,日本艺术中吸收借鉴的中国元素肯定对印象派有所影响。本文从历史社会环境出发,探究法国印象派、日本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联系,并把法国印象派、日本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的构图因素进行对比,论证中国艺术与印象派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德彪西(1802-1918)著名的印象派作曲家。在音乐史上被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在1887年,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曲《春天》被指责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使这一词在音乐中出现。其主要表现手段在于他的音响和音色。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课堂(小学)》2011,(1):F0004-F0004
弗里茨·冯·乌德(1848~1911),德国印象派大师。虽然掌握了印象派绘画技巧,但乌德和其他印象派画家不同,他偏爱意味深长的题材,热衷于描绘家乡美丽的风景、恬静的农家生活以及蓐围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清新,带有淡淡的感伤意味,有很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印象派”一词源于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的《日出印象》这幅作品。这幅作品1874年在巴黎展出时因为与以往画风的大相径庭而被频频耻笑。有评论家根据他画作的名称讥讽他为“印象派”。想不到一个偶然的揶揄称呼竟造就了欧洲艺术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莫奈、马奈、塞尚、雷诺阿、毕沙罗、德加等一大批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推动下,“印象主义’’成果迭出,佳作累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印象派钢琴作品《月光》的结构、调性、弹奏技法、踏板等分析,掌握正确的演奏风格。要求弹奏的声音迷离中不失圆润,轻淡中不失柔和。弹奏各乐段时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注意手指力量的分配,充分表现音色的层次。用细腻的触键、特殊的连奏技术和非常讲究的踏板创造出“印象派”《月光》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印象派"是19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以表现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色彩见长。画家莫奈和作曲家德彪西都属于印象派,他们的作品《印象·日出》和《大海》,虽然前者是油画,后者是交响乐,但它们在风格、内容、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雷诺阿不是印象派画家中的中心人物,但他由印象派蜕变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雷诺阿式的画风。比起其他性格孤僻或者生活放浪的同行们,雷诺阿喜欢过正常人的生活。他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在他的艺术性格中。在画家安德烈为雷诺阿写的传  相似文献   

19.
光赋予万物以色彩,艺术家对光色有目的的表现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到了19世纪末,印象派画家们对光色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疑这有助于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艺术的推陈出新,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印象主义是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对近代绘画的发展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莫奈是印象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印象派”(Impressionnisme)这一名称就是从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中得来。他不断描绘光照下的自然景物,以调和的色彩画出特具新鲜感的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