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行法律为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提供了解决纠纷的手段,而在实践中这些法律手段并没有完全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通过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方法的利弊分析,结合工业发达国家的处理劳动争议的方法,认为不能对现行的劳动争议方法予以全面否定,需要在现有劳动争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分阶段地对其进行完善与重构。  相似文献   

3.
"仲裁前置,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解决模式在立法之初发挥过重大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改革的深入,传统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把我国的仲裁制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并非完美无缺,大量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在确立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劳动争议诉讼在诉讼请求、当事人、裁判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揭示了劳动争议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相比所存在的特殊性及成因,并对当前现实所存在的情况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劳动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由于劳资双方利益的对立性,劳动争议也一直存在。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诞生和发展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之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制度构建和实践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建议,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王拓 《快乐阅读》2012,(18):126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而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和维持,依赖于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的紧张期和劳动争议的多发期,更依赖于公正及时地解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促裁法从劳动者维权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当然社会的有利于劳动者和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至今,世界经济从低谷逐步回升,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各国在这个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和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深刻的影响了企业的决策,造成了企业劳资关系的新特点.而我国在这一阶段的经济状况和我国的国情深刻影响了我国企业劳资关系,使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劳资关系呈现了新特点.这其中化解劳资矛盾成为现阶段企业劳资关系的重大特点,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这项工作的成败决定了企业将来是否能够生存并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9.
劳动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劳动者劳动法律意识的迅速提高,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劳动关系向着积极方向变化的基本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争议的减少。每一种处理劳动争议的模式都有其可取也都有其局限之处。多元化处理劳动争议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建立跨企业社区劳动争议协商机构,建立区域性专业化调解组织,精简仲裁和诉讼程序,构建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创新劳动监察机制等是完善各种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在解读高校人事与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人事与劳动争议的四种方式,并就确保高校人事与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的有效运作提出了五点建议:立法机关应依权制法;管理机关应依法行政;人民法院应公正司法;高校应依法治校;教职工应循法维权。  相似文献   

11.
广东劳动关系在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重大变化:权利争议凸显、集体劳动关系特征明显、新型劳动关系涌现。广东劳动关系领域立法明显滞后。后法律体系时代,深入推进改革的需要,为广东地方立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认清地方立法形势,结合广东劳动关系特点,借鉴其它省市相关立法优点,完善劳动立法,是广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中大量存在的群体劳动争议是劳资纠纷的新趋势,其并非基于集体合同引发,且混合权利之争和利益之争,与集体劳动争议有明显区别。当前的群体劳动争议诉求标的多元,涉及人数增多,易引发集体行动事件,规范性与无序性并存,现实中该争议解决方式单一,仍以仲裁和诉讼为主,探索群体劳动争议的化解应采用诉讼和非讼的多元方式,改变现有司法和非司法机构的设置,强化调解、集体协商、诉讼机制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试图解决仲裁机构实体化问题,充分发挥仲裁机构对解决劳动纠纷的作用。但是,该法规制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存在缺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设置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然虚化、劳动仲裁委性质不明、地位不独立、三方原则虚化,需要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劳动仲裁前置规则的存在变相地剥夺了劳动者的司法救济权,劳动争议当事人常常因时效问题被法院拒于司法救济的门外,他们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却无处伸冤,劳动诉讼时效制度有名无实。此外,由民事审判机构兼行劳动争议审判权,用处理平等主体关系的民事诉讼程序来审理劳动纠纷,必然会存在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嫌疑。文章认为,要确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可靠的司法救济途径,修改当前的劳动诉讼时效制度和设立劳动法庭是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着处理周期长、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度衔接不畅、仲裁时效的规定不尽科学,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加入WTO,要求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与国际接轨,遵循透明、公正、效率的原则,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的处理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关键环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基本维持“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基础上,强化了仲裁程序,完善了仲裁制度,并特别规定对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力图将多数劳动争议在仲裁阶段予以解决。这无疑进一步确立了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三方原则是劳动争议仲裁的一项重要原则。认真推动落实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选择。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地位及权利的进一步明确,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引发劳动争议纠纷。本文就此针对当前地勘单位改革中劳动争议法律问题做简单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形式。但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着缺乏效率和监督、受案范围狭窄等弊端 ,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必须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主体,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企业与职工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中原油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构建和谐理念下的新型劳动关系为目标,根据油田劳动关系的特点,切实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工作,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和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