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阳光工程"),目前已初显成效,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截至9月底已培训各类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使120万人实现成功转移,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 农业部科教司负责人指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收入问题,加快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稳定转移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目前,我国农村尚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的还要新增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1.6亿人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3.2亿为农业劳动力。据测算,种植业实际需要1.5亿劳动力,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不仅如此,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阶段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4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轻点鼠标,…  相似文献   

3.
陈时生 《中国培训》2009,(11):56-57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影响劳动力转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裕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农业劳动力过剩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的现象。我国12亿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我国劳动力的分布与人口分布也基本一致。现在农村劳动力每年新增1300多万人,累计大约有2.3亿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严重限制农业劳动生产的提高,阻碍农业生产手段现代  相似文献   

5.
我国13亿人口中80%是农民,约有农业劳动力5亿人.农业耕地19.5亿亩,按现在的生产条件大致只需1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这样算来,我国农村尚有3.5亿个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迎对考验     
为实现“十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央将安排、实施和引导“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和“国家扶贫教育”二期工程、西部职业教育开发工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高等教育“211”二期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工程。自1978年至2000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到“九五”末,中国小城镇以年均11.1%的速度增长,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目前,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800万人。未来五年,预计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4000多万个,而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540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大约在8000万-1亿之间,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6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大军,数量众多的富余劳动力队伍,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困难,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又成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和效果的瓶颈。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和智力优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就农民工培训的紧迫性,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等方面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东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近500万,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48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总数的75%,有一技之长的不到10%。近5年来,平均每年山区新增输出劳动力为7万人左右,平均每年创造的劳务纯收入约为4.2亿元。其中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3年共增加输出13.9万人。转移就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每年千万财政用于培训。2003~2005年内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劳动力45万人。重点是对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户劳动力和30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目标是每一贫困户有可输出劳动力的能输出一人。从今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到2010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务输出总量达500万人,使新增劳务收入达到400亿元.其中:苏北5市新增农村劳务输出350万人以上,苏南接纳苏北新增农村劳务输出250万人以上;全省确保每年新增农村劳务输出50 万人以上,力争达到70万人,其中每年新增境外农村劳务输出10000人;新增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培训率超过50%,新增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组织化程度力争达到50%.  相似文献   

10.
王华 《中国培训》2007,(3):27-27
树立劳务输出特色品牌,通过特色培训带动就业再就业,已成为姜堰市劳务输出转移的新思路,成为农村劳动力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特色培训,该市去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72万人,农村劳动力输出l万余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现阶段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多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劳动技能缺乏,居住分散,培训组织难度人,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竞争力不强,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和长远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谈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年底以来,大学生就业难一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就大学生就业形势而言,这几年显然较就业体制改革前要严峻得多。据专家分析,按照国民经济增长7%左右测算,一年只能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额为1400万左右。再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亿人,这一部分劳动力将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竞争就更激烈。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过程及社会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21世纪前20年我国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未来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达到9.4亿人.其中2001年至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1 360万人.到2020年,就业总量达到8.4亿,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目前尚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有1100万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而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尖锐的同时,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今后几年,我国农村还将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转移的1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对其中的5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进入非农产业的5000万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2006——2010年要对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两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面对规模空前的培训任务,现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培训规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只要解放思想、端正服务方向大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截至2005年,全州总人口3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1万,占全州总人口的90.57%。人均基本农田不足0.3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60余万,且每年还要新增约4万农村劳动力。因此,自治州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实现农民增产增收,都在努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如今,在  相似文献   

16.
赵银喜 《职业技术》2006,(16):105-105
我国13亿人口中80%是农民,约有农业劳动力5亿人。农业耕地19.5亿亩,按现在的生产条件大致只需1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这样算来,我国农村尚有3.5亿个剩余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农业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富裕劳动力,这些富裕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得不到利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农村社会治安造成了不安定因素。搞好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力法,对稳定农村大局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字     
15.4万人: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共组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360万人,创业培训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30万人。884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为751万人,新增技师与高级技师15.4万人。  相似文献   

18.
一、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本情况 近年来,莘县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较好,劳务输出工作成绩显著,但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25万多人,每年新增劳动力有5000多人,转移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9.
动态     
《职业教育研究》2005,(6):122-12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艰巨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7.6%,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其中大多数需要接受就业培训,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20.
怎样认识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一句话说得非常透彻:“发展是硬道理,而就业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就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无论哪个国家,都不敢轻视它。我国有13亿人口,仅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就有1300万左右,而我们每年新开辟的工作岗位大约只有800万个,每年富余出500万劳动力,5年下来就是2500万,这只是城镇人口。而农村闲置的约1.5亿劳动力,就比俄罗斯一个国家的人口还要多。可见就业压力有多大。谁都担心失业,其实失业并不可怕。有的专家提出,要把失业改一个字,变成“转”业,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