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的第一个能力点。词语是知识信息的基本载体,只有对阅读材料中的词语,特别是重要的、关键的词语的含义能准确理解,才能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在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能否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中词语的含义的测试就成了主要内容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测试情况看,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是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多重义和临时义的指认和理解等。下面进行分类研究。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及方法指代义的测试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代词的指代义,一是非指代词的指代义。从题型上说,一是选择判断,另一方面是自我寻找概括。例①人眼的光学系统跟照相机是十分类似的。但跟照相机只是把外界景物的图像映在照相软片上不同,人眼并不是把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图像一点不漏地传给大脑,而是对图像进行信息加工,抽取线段、角度、弧度、运动、色度或明暗对比等包含重要信息的简单特  相似文献   

2.
指代是自然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大量出现在篇章或对话中。指代词的使用可以使篇章的表述不显累赘,简明清晰。人称代词指代的消解是学习者处理文本信息的一大难题。从篇章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探讨在篇章教学中如何实现人称代词指代的消解。人称代词本身所含信息十分有限,学习者在解读篇章时,在特定的语境里需要借助于句法的提示、字面的语义信息、语用知识等因素来准确解读其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碰到各种指代词。使用指代词的目的是为了行文简洁,做到言简而意丰。能否理解指代词在文中的指代义,可以看出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强弱,逻辑思维的严密与否,所以指代义的考查颇受命题者的青睐。1994年全国高考第四大题科技文阅读第22题,就考查了指代词的指代内容。节选如下: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有个骨架,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杂记     
“这”的附加义指代指示代词“这”常用来指示较近的人或事物 ,与“那”相对 ,这是它的最基本用法。“这”发挥指代作用时 ,在其基本用法的基础上 ,由于语境的作用常常被赋予一些附加的指代意义。本文就是讨论这种指代中的附加意义。考察起来 ,“这”在不同的语境中 ,有增添强调附加义的、有增添承接附加义的、有增添时限附加义的、有增添游移附加义的、有增添复指附加义的 ,下面分五个方面———(一 )强调性指代、(二 )承接性指代、(三 )时限性指代、(四 )游移性指代、(五 )复指性指代———来讨论。(一 )强调性指代。“这”在句中除了起一…  相似文献   

5.
大千世界,色彩斑斓,人眼是如何看到这些的呢? 这还得从眼睛为何能看清物体说起.如图所示,人眼的成像原理跟照相机的很相似.人眼的平  相似文献   

6.
反身代词是一种表示反射或强调的代词。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反身代词指代主语,使施动者把动作在形式上反射给施动者自己。因此,反身代词与它所指代的名词或代词形成互指关系,在人称、性、数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第一册(上)和第二册(下)都安排了关于定语从句的练习题,不少学生因为忽视了关系代词的指代作用而不知如何解答。关系代词代替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一定的成分,这就是关系代词的指代作用,这种指代关系对解答用定语从句合并两个句子及把定语从句  相似文献   

8.
反身代词是一种表示反射或强调的代词。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反身代词指代主语,使施动者在形式上把动作反射给施动者自己。  相似文献   

9.
代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起来非常灵活,解题难度也不断加大.本文结合典型试题,对常见的疑难试题的解题技法进行分类例析. 一、明确指代对象来寻找解题突破口 解答代词题目时,同学们首先应分析题干,明确代词所指代的对象,避免误判.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代词指代的是人还是物;2)代词指代的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3)代词指代的是特指还是泛指概念;4)代词指代的概念是表示两者之间还是三者之上;5)代词所表示的是肯定还是否定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语法书中所讲的代词通常包括两大类:指代词(COREFEREN-CE PROFORM)和替代词(SUBSTITUTION PROFORM)。比如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都是指代词,而不定代词则是替代词。那么这两类代词在语法上和意义上有何区别呢?一、指代词1.指代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考测点导航“重要词语”是指: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①词语的语境义,包括词语临时义、比喻义、象征义等;②代词和某些非代词的指代义:③作为科学概念的词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语境就是语言运用的环境,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础和出发点.[1](P2)具有游移泛代性的代词,一旦进入具体的语境,就会有具体的指代对象.但是有的代词进入具体语境之后并不指代其本来应该指代的内容,从而造成了代词不确"代"的异常现象.我们说用法是一种"稳定"的东西,属于语言:而"异常用法"则属于言语,所以语言只有在具体运用时才能够显现其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今文《周书》的指示代词包括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无定指代词和旁指代词四类。从称代范围、格位选择、句法功能和发展变化情况等方面对这些指示代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了今文《周书》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不定代词就是非指特定对象的代词,在代词中数量最多,用法较复杂。由于受汉语的影响,经常弄混、用错,诸如不定代词的数、指代范围、指代对象。本文对一些常用不定代词的用法及典型病句作一简  相似文献   

15.
指代消解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重点难点,对信息抽取具有重要意义.指代分有三种形式:代词指代,名词指代及零形回指.其中代词指代和名词指代是汉语中最基础的指代形式,以上两种指代的消解是指代消解研究的基础.为解决这一基本问题,使用决策树方法同时对两种形式指代进行处理.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方法在不牺牲指代消解准确率的基础上,较大提高了指代消解的召回率.  相似文献   

16.
说“鼓之”     
《曹刿论战》:“公将鼓之.”“之”是什么词?有的说是助词,有的说是代词,说法不一.假定是代词,指代什么?有的说指代鲁军,有的说指代齐军,说法也木一.“之”和“鼓”关系密切,了解“之”的词性,不能离开这个“鼓”字.“鼓”在这里是动词,“鸣鼓”的意思。古代行军作战,鼓声就是命令,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士卒行止全靠金、鼓.所以“鼓之”的“之”应该是代词,指代鼓声所指挥的士卒,做“鼓”字的宾语。在古书中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如: 1、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墨子·兼爱中》)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汉语里,否定词“莫”字的词性是什么?我国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莫”是指示代词,以马建忠为代表,时称“约指代字”;一种认为“莫”是否定副词,以周生亚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莫”既是指示代词(现一般称“无定代词”或“无指代词”),又是否定副词。但持这一看法的人,谁都没有明说把“莫”看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发现其不仅仅发挥着"真"指称作用,而且还常常用于"假"指称。人称代词的指示功用与语境紧密相关,在不同的语境中指代对象和范围不尽相同。通过对人称代词的指代情况进行语境分析,希望能够对理解人称代词在不同语境下发挥的指代作用以及取得的话语效果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试论"V+N"式合成词中V的语义呈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 N式合成词中,V的语义呈现决定于词素N,当N符合V的指代义的两个预设要求时,V就呈现指代义,整个词是动宾结构;当N不符合V的指代义的两个预设,反而意义上是V从属于N,那么,V就呈现指称义,整个词是偏正结构。  相似文献   

20.
对手语这种视觉-空间语言的代词系统进行探讨,描写了中国手语上海地方变体的代词体系和指代特征,分析了手语代词系统的独特之处,兼与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代词系统进行比较,以得出语言类型学方面的启发.指出手语在具有指代功能的词类范畴、称代与指示功能的明确性、以及代词的衍生用法等方面,与有声语言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