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五三年三月十九日,(癸好三年二月十四日,咸丰三年二月十日)太平军一举攻克金陵,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直接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京曰天京,……国为天国”(1)。为了捍蔽天京,太平军立即攻占了镇江和杨州,在同年的五月八日命克守扬州的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天官副宰相吉文元等以“二万为二十一军”(2)进行北伐。太平天国的北伐,为时二年,(1853年5月8日至1855年5月31日)最后以季开芳在山东茌平冯官屯“被执,槛送清京,遇害死”(3)而结束。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后不久,以洪秀全、杨秀清为首的统帅部,组成了由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和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统率的北征军,于1853年5月北上远征.出征前,统帅部规定了"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夺地縻时日"的作战方针.这就是说,北征军的战役目标是直捣清政府的老窠北京,作战手段是避实就虚,力争速决.北征军的将士,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两年间,纵横驰骋在苏、皖、豫、晋、直(冀)、鲁各省的广大地区,兼程奔袭,斩关夺隘,直逼京几,震撼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最后,虽然由于多种原因不幸败没,但成千上万北征将士,以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壮烈篇章是不会磨灭的,同时也有不少经验教训留待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认真总结.本文想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战象州、打长沙、攻武汉、下九江、捣安庆、取芜湖、克南京,为太平天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勋。 建都天京后,石达开纵横驰聘在西战场上。率军入皖,光复二十余州县,因地制宜,稳定局势,使安徽成了太平天国可靠的根据地。湖口、九江大捷。使湘军闻风丧胆,逼得阴险狡诈的曾国藩多次投水自杀。援救武昌,巧用“围魏救赵”,挥师入赣,连下八府五十余座州县,获得了巨大胜利。为巩固天京革命政权,发挥了“翼王天朝”的作用。 杨韦事件后,回京提理政务。因天王洪秀全猜忌,1875年从天京负气出走,率精锐部队十万单独行动。本文拟就石达开入黔后,不以贵州为据点,锐意图蜀,导致全军败没,提出一点个人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1864年天京沦陷后,集结在长江以南的太平军余部,继续转战于粤东、闽西南达一年半之久,给清朝统治者以有力的打击.1864年上半年,天京被围,城内粮食十分欠缺,侍王李世贤奉命率军入江西取粮救饥,约定八月秋收后回援天京,于是分批突围,自浙入赣.这时,清军在赣江流域加强布防,李世贤东还受阻,西进亦难,为了保存力量,率军转向清军力量比较薄弱的广东东部和福建西南部.  相似文献   

5.
张星 《考试周刊》2014,(7):30-31
<正>1.丞相。秦、汉定制,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起互相制约的作用。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魏、晋以后,真正担任宰相的多用其他名义,而丞相只用位置权臣如曹操、王导等,往往进一步即登皇位。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辽、金、元亦同,但是此时的丞相已无汉代丞相的实际权力。明初亦设左右丞相,不久即废,只以内阁诸臣参与机务,自此以后不再有丞相之名。但习惯上唐、宋之同平章事亦以丞相  相似文献   

6.
1859年底至1860年初,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在江南大营清军重重围困之下,"四门俱被和(春)、张(国梁)两军重围深濠,朝内积谷无多",形势十分严重.因此,太平军当务之急,是必须打破江南大营的封锁解救天京之围.于是,干王洪仁玕和忠王李秀成"三次面□画策",决定由李秀成率太平军主力迂回到江南大营清军饷源之地湖、杭一带,“力攻其背,俟其返救湖、杭,俟其撤兵远去,即行返旆自救”.以达到解除天京之围.本文试图以时间为序,将这  相似文献   

7.
札记二则     
(一)“如律令”掇琐 汉朝诏书制策末尾多赘“如律令”三字。《史记·三王世家》:“六年四月戊寅朔,癸卯,御史大夫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年五月:“癸未,诏曰:‘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又,“建武六年正月辛酉,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  相似文献   

8.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最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失败后,更成为全国反清的主力。捻军驰骋征战,先斩僧格林沁于高楼寨,粉碎了清军“穷追猛赶”的战略;后败曾国藩于苏豫皖之间,突破清军“画河为牢”的计划。然而,捻军终于在李鸿章指挥的围剿中失败,未能冲破“扼地兜剿,蹙之海隅”的布置。1867年东捻困灭于黄海之滨。1868年西捻重蹈西辙。败亡于渤海之畔。李鸿章也由此声威大振,奠定了封爵拜相的又一阶梯。为此人们对“扼地兜剿,蹙之海隅”战略颇为重视,但是至今对谁是这一战略的最早提出者,尚无定论,本文试图利用新材料,发表管见,求正于史界同仁。  相似文献   

9.
桐城战役是在1856年11月中旬至1857年2月末进行的。是太平天国发生内讧两个月之后,太平军在皖北发动的一次反击战。天国内讧之前太平军控制了西自武汉,东到镇江的长江沿线,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太平军都居于优势。天京方面:太平军于1856年4月击垮了围困镇江之敌后继续开展了对天京外围的扫荡战,先后收复了江北广大地区,击溃了围困天京三年之久的清军江南大营,迫使清军统帅向荣败走丹阳,后被革职自毙。江西湖北方面:石达开、罗大纲等率大军西  相似文献   

10.
唐末五代割据势力之移民主要有唐末时黄浩率黄巢余部进入湖南,继有起于河南、败于江淮的秦宗权之部将刘建锋、马殷等率部入湖南,消灭境内各州军阀,建立割据政权;五代初,湖南周边仍有几股较小的割据势力,为图生存,往依马氏,于是先后有彭玕、刘昌鲁和庞巨昭等率部入湖南。五代末,南唐灭马楚,马楚国之上层又皆迁于南唐;宋复湖南,武陵周氏随之入宋都开封。  相似文献   

11.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为了解除清军对天京和安庆的军事围攻,太平军三次采用了"围魏救赵"战略第一次是奇袭杭州,以解京围,战略得当,计划周密,将领齐心配合,取得成功;第二次是西征武汉,解救安庆,主要将领战略思想不统一,各军配合失当而失利;第三次是"进北攻南",冀解京围,由于战略运用失误,战略意图完全为清军掌握,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失败.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新修订的《辞源》在对“枹”字释义时,引用这样一条书证:“《左传、成二年》:‘(郤克)左并辔,右援炮而鼓。’”我认为:引文是正确无误的,但在引文的前面补了个主语“郤克”,却和原文的意思不符,“左并辔,右援枹而鼓”的不是“郤克”而是“解张”。 查阅《左传·成公二年》即《鞌之战》的原文,对于有关这件事的叙述是这样的:齐晋两军交战,晋军主帅“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接着御者解张和骖乘郑丘缓都向郤克进言劝慰。最后解张又进一步地从忠君方面规劝郤克说:“……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主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说过之后,紧接着  相似文献   

13.
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在天京,将府第衙馆的门窗墙壁均绘上彩画,并多以山水花卉,飞禽走兽为主要内容。清涤浮道人著“金陵杂记”说:“天王府画双龙双凤,东王、北王府门画龙虎,丞相衙绘双象,以下画狮豹鹿兔,墙壁画鱼雁等。”又说:“门窗墙壁无一不画。”太平天国对宫室装饰艺术的爱好是一种风尚。太平天国规定府第衙馆的门扉画象是一种爵位等级的表示。天京的壁画约有一千多处,当时的天京几乎是“壁画之城”。但从1864年天京被清军攻陷,汉奸曾国荃大火烧毁天京,以及清军的疯狂破坏,致令天京的太平天国遗迹遗物很难得见,壁画也随之湮没了。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历史文物的重视保护,  相似文献   

14.
吴卿怜外传     
清代乾嘉期间民女吴卿怜 ,江苏吴县人 ,出身低微 ,但能歌善诗词 ,色艺兼胜。初为平阳王抚军亶望得之 ,宠幸备至 ;平阳既败 ,流转归中堂和 ,和又嬖之。卿怜虽两事贵官 ,但“两番空是个中人” ,“王、和祸福 ,如出一辙 ;天道之常 ,有如流水” ,凡贪官都没有好下场。吴卿怜只是那个社会里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5.
夫椒之战是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展开的一场大战,是役越军大败。越军撤退路线是从太湖溯东笤溪至钱塘江边的固陵,再沿浦阳江经埤中而南至会稽山。  相似文献   

16.
刘禅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对于蜀汉来说是极其不幸的一年。执掌军政大计的托孤重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在五丈原北伐军中猝然长逝了,就在诸葛亮的尸骨未寒的退军途中,丞相参军长史杨仪与征西大将军魏延又发生了火并。  相似文献   

17.
洛阳、虎牢之战是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至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安建德军的一次重要战役。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0月末到1937年3月中旬,由红四方面军的两个军和一方而军的五军团所组成的西路军,在狭窄的“河西走廊”,与甘(肃)青(海)二马(马步青、马步芳)的十几万骑兵血战累月,终因众寡悬殊,孤军无援而彻底覆败。西路军之败,与张国焘和党中央之间的战略分歧,这两件事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本文仅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索。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毛泽东亲自指挥离开遵义城时,目标还只是设法渡过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2010,(31)
公元532年,一个叫元脩的人,在丞相高欢的挑选下,当上了北魏的皇帝,史称孝武帝。高欢原是一个能征善战的骁将。在北魏末年局势混乱之际,他从河北起兵,诛除乱臣,稳定局势,扶立元脩,应该说功莫大焉。因此元脩当上皇帝后,拜高欢为大丞相、大将军、太师。君臣之初,相处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是一大战略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国都,改名天京.对此,有人认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是战略错误,他们不应当在南京停留下来,而应以大军北征,攻占北京,一举推翻清政权.也有人认为,定都天京并不错,如以大军北征,因兵力、粮草困难而将难以成功;他们应以全力经营南中国,建立江南根据地,再图北进,走朱元璋的道路.对此,我持前一种看法.一大军北征胜利之可能太平天国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腐朽没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