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9岁还上一年级的金龙成绩一 直不好,还经常受到小伙伴的耻笑。怎样才能催开他的智慧之花呢? 我决定先从他的名字入手:“在神话故事里,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动物……”“金龙的父母给他起了个好名字,是希望他好好学习,长大后像龙一样有本领。”金龙第一次成了小伙伴注目的中心,他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语文课后,我让金龙为全班学习最好的学生“考试”,课上怎么也记不住的生字,几遍下来,金龙就都记住了。就这样,去掉“差生”标签的金龙越学越有兴趣,逐渐“聪明”起来,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是什么力量使…  相似文献   

3.
“贴标签”简单理解就是“扣帽子”。它与普通的评价不同,是指片面地、重复地以某种特质来形容一个人,或把人归于某个类别。“标签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更倾向于成为标签所框定的那种人。  相似文献   

4.
贴标签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使用这种手段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学生正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许多被贴标签学生因为没有及时改正不好的行为,周围同学异样的目光或者消极讽刺的语言使其逐渐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形成越轨者.标签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积极方面,给学生正面的引导,树立好的榜样,让学生在被信任的...  相似文献   

5.
暗示泛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给人启示。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暗示有接受能力。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用。脉脉传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对教师的目光是很敏感的,所以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教师若当场点名批评,学生可能会产生顶撞行为和逆反心理,使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堪。若教师能用  相似文献   

6.
拇指常被用来称颂他人的某些方面表现出色,食指则有时被人用来批评指责别人。教育学生要拇指和食指协调作用,尤其多用拇指,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加强“暗示效应”的运用并简要阐释运用“暗示效应”的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动作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暗示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或其它信号和暗号等。现在就本人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暗示,身势暗示和书面暗示三个方面谈谈做法与体会。语言暗示著名演说家海因兹·雷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若能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学生就会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改掉不良行为。有个调皮学生上课做鬼脸儿,常常逗得班上同学的一阵哄笑。这时我没有急于指责批评,先来了个“叫停”的…  相似文献   

9.
从让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都是最好的、层次目标让学生在不断攀爬中进步、积极的暗示让学生充满希望、肯定和赞赏让学生树立自信、向前看齐让每一个学生平衡发展五个方面,对巧用“心理效应”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国旭  杨亚平 《教师》2013,(28):37-37
"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务必懂得给予学生激励和肯定,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出自身的潜能。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它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使人变得自信、自尊,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李瑞山 《教育》2013,(3):25
作为一名年轻的校长,在履任一年多的实践中,笔者尝试借助现代管理学中的几则心理效应革新管理,在教学实践中已初见成效。权威暗示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这位心理学家在给美国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教师,说这位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现在,由他来给大家介绍他的新发明。这位被请来的教师拿出一个装了蒸馏水的瓶子,  相似文献   

12.
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过程。暗示可以由人施授,也可以由情境施授;暗示可以采用言语方式,也可以采取非言语方式,如面部表情、手势,仪态及教学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韩金富 《班主任》2011,(2):18-19
一位母亲买了三只塑料盆,对家人说:"红的当脸盆,蓝的当和面盆,淡紫色的当尿盆。"当天晚上,那淡紫色的盆子并没有使用。第二天,因为做饭没有盆子洗菜,就把淡紫色的盆子拿去洗菜了。尽管这几个盆子买来时都一样漂亮、一样洁净,淡紫色的盆子也没有实际用作尿盆,但做出来的菜,家人却总觉得有些别扭,几乎无人动筷,原因在于当初是准备把它当尿盆用的。  相似文献   

14.
张小英 《教师》2014,(22):40-41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及其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每一位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从而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担任新班级班主任的教师巧用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近因效应,会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务实高效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个颇为富有但身体病弱的富人和一个一无所有但健康强壮的穷人,相互为对方的优势所吸引,渴望成为对方,于是他们决定互换脑袋.脑袋更换后,短时期内他们成了对方.但由于他们的行为已性格化,结果他们又各自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状态,富人仍然是富人,穷人仍然是穷人.这种由于对别人的外在表现及身外之物的羡慕所引起的向往以及渴望成为别人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别人效应".别人效应背后的心态之一是对自我生存状况的不满,以及重建自我形象及生活格局的要求,这种不满与要求可以说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在教育中,如何正确地对待学生中出现的"别人效应",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 一个班级由四、五十名学生组成,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可能一样,由此造成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自身素质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头脑中的定式去评价后进生,很容易形成对后进生的“晕轮效应”,造成师生情感沟通的障碍。所以后进生对待教师只能关闭心扉,形成难以转化的“心灵孤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用换位心理,将心比心地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及其所处环境。教师要主动亲近后进生,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存在期望效应现象,这种现象存在心理机制。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影响平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儿童学习和进取的动力;父母的期望也对儿童自我期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父母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要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并始终保持对孩子良好的期望和鼓励。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的迟发展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的迟发展效应是指教育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由于其起步晚而面临的与教育现代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不同的制约条件和发展模式。迟发展有许多负面效应如双重发展效应、高速效应等等,致使教育现代化的后来者出现自卑、崇外、冒进等不良行为,致使教育在发展速度、规模等方面不能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相协调,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但迟发展也有正面效应,这就是“落后优势”。教育现代化的后来者应采取有效策略弱化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强化正面效应,促进教育现代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各地一些中小学出现的"颜色标签"颇引人注目。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包头一中学给"好学生"穿红校服,山东一中学用红、黄、绿三色作业本区分学生成绩好坏……看到这样的报道,心中总有一种难言的郁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