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哲学以“善如何可能”为其题中之义,从终极的层面看,道德所指向的善,总是落实于人自身的存在,在这一意义上,善如何可能,同时也意味着存在的完善何以可能。人的存在本身包含多重面向,从外在行为,到内在的德性,从主体间的交往,到自我的实现,从普遍的社会秩序,到广义的社会生活,存在的完善体现于不同的方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出发点,道德所指出的善在个体之维表现为通过潜能的多方面实现而“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走向真实具体的存在,在社会之维则表现为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必要的历史前提,并使社会本身达到健全的形态,作为存在的两重面向,二者本质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类生活处于普遍道德危机之中。危机的导因是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得感性实物化或外在形式化。这种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近代以来西方哲学提供的道德价值的理念造就的。以休谟为代表的感性伦理把道德价值等同于情感,其结果使人感性实物化;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伦理把理性放在人的首位,其后果是生活的外在形式化。而德性伦理是理性、情感、意志的融合,是现代人类摆脱道德危机的可能抉择。  相似文献   

3.
传统理想人格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吸取传统理想人格的精髓,挖掘其永恒价值,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功利化倾向,由此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只有在大学生中实现去功利化与道德信仰重建,才能使其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从而为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德性善是伦理学中的主要道德范畴,也是人们道德生活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对德性善的认识与实践,决定了人们道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道德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勤与俭的道德内涵和道德要求,以及中华民族崇尚勤俭传统的道德实践,论述了勤俭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7.
8.
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运用传统道德文化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自身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任务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理想的构建和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任务。道德性成为大学生道德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是大学生道德能力的重要内容。道德社会化任务的达成方式要符合社会要求,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将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原则、方法引入德育,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道德原则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道德建设比超导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更艰巨,一方面计划经济“服从”式的非理性道德原则,以一种天然的合理性延续到21世纪,并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现法治精神,要求个体实现“契约”式的自律,以致于有学者试图以法的“契约”架构代替道德原则,以“互利”为特征的理论模式可以进一步完善集体主义理论体系,它体现了伦理的“应当”性和现实性,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对优秀的传统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作一些探讨 ,其目的在于从一个侧面借用优秀传统道德来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2.
从不同视角看,道德属性是创业的本质属性之一,创业实践也是一种道德实践。当前大学生创业中的反道德现象,反映了创业中的道德生存困境。本轮创业大潮也是一场商业伦理再造的文化浪潮,负有道德建设的宏大使命。各方应当形成道德建设合力,从提升创业的道德生存能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协同能力出发,建构图景式的创业德性谱系。加强创业主体、利益关系的道德建构,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观和效益最大化、创新为本的观念,建立效益与道德的统一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业观,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总体战略乃至人类共同利益同频共振,是最高层次的德性要求。高校要以为中国未来商业生态立文化法则、道德法则的使命感,树立开放的大创业观,坚持思创融合,改革考评机制,为创业注入深刻的道德基因。  相似文献   

13.
徐萍 《中国德育》2007,2(2):14-17
任何不囿于工具理性概念的教育都很关注个体的道德之维。情感的生长是个体道德形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历来受到中西方思想家的共同关注。由于哲学上对情感的解释不能达成一致,情感与情感教育的边界不很清晰。文学与艺术代表着人类的感性能力,它们在道德情感的养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高校BBS中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校园BBS在我国各高校飞速发展,校园BBS中的社区生活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校园生活非常重要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个以"开放""自由"为精神支柱的虚拟世界,尤其需要加强个体道德责任.通过对BBS中网络道德责任缺失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对校园BBS中的网络道德责任学习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对学校建构大学生良好网络道德责任的建议,包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理念和人文管理的方法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期,经济、政治生活的迅速发展使新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尚不完善,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根源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缺口、政治体制改革、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等。为了解决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多种道德危机,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朱尧耿  贺志敏 《华章》2007,8(6):131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思想和伦理学,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的来源、本质内涵和实现途径,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掘了其道德德性学说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道德环境的界定 对于“环境”,新华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周围的地方;二是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二者都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中心事物有关的环境,离开了环境的主体也就无所谓环境了。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它服务,具有历史性。根据对“环境”和“道德”所作的定义,道德环境应是影响主体道德行为选择和品性养成的主体自身以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组成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外部空间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道德和道德教育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道德教育应立足于道德生活现产弘扬道德理想,从多元道德化中筛选符合道德演进规律的伦理精神充产道德教育内容,注重发展受教育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锋 《山东教育科研》2014,(9):I0006-I0006
当代大学生处在社会转型与时代交替的时期。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形势下,他们面临着众多诱惑,成长的环境也更加复杂。而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更是令人担忧,各种腐蚀心灵的思想在侵蚀着他们,如果不积极进行引导,后果将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是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德性论传统。它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而关怀天地万物;它主张成己成物、利人利物的根本价值追求与生态保护具有一致性;它倡导的生活方式包含着内在的生态美德,可以推动当代人进行生活方式的合理改变;它崇尚向圣贤的崇高道德学习所包含的道德动力,可以消解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负面效应,激励人们更为主动、自觉地从道德上关爱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