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选择考研的学校时,考哪个学校是和考哪个专业一样重要的问题,考名校还是考一般的学校,考本校还是外校,这是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还是考名校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考研还是工作,是人生的一项重大决策.很多同学走到这个当口,迷茫了,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对考研究生,一般的理由通常无非是这些:就业压力大,企业文凭要求高,别人都在上研,学历问题想一次性解决等等.对就业的考虑则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研的竞争也大,上完研后工作也难找.  相似文献   

3.
每年都有一些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学生放弃志愿,选择复读,以便来年考上一所更好的名牌院校.这些学生都有着浓厚的"名校崇拜"情结,抱定"非名校不进"的信念.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1999年高校开始大扩招之后,名校情结愈演愈烈.其实,"名校崇拜"古已有之,各国皆然.美国学生谁不青睐"哈佛",英国学生又有哪个不想上"剑桥"?  相似文献   

4.
殷浩  乔枫 《大学时代》2003,(11):40-42
2004年全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各地考研辅导机构持续升温。各式各样的精讲班,冲刺班,串讲班,点题班应接不暇,如何辨别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各类考研辅导机构,选择一所适合于自己的“考研名校”? 通过对各大考研辅导机构的地理位置,收费情况,师资力量,优势科目等多方面信息的综合比较,力图帮助广大考生做出正确决策,为考研添上最后一块砖!  相似文献   

5.
翟伟 《教育文汇》2004,(6):19-19
眼下,由于我国尚处于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使数量稀少的“名校”、“好校”名正言顺地收取到巨额的赞助费,以致“名校”腐败现象正悄然蔓延开来。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忧心忡忡地指出,与行政腐败、司法腐败相比,由于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社会上对学校腐败一般采取忍耐的态度。“名校”腐败已成为大家默认的腐败。  相似文献   

6.
就业热线     
问题1:是否考研让我迷惑。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北京就读,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我对本专业很感兴趣。现在大三了,自己也像师哥师姐们一样开始考虑是考研还是去工作或者创业。我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喜欢闯荡,坚强地活着,家境一般,但父母支持我考研。我的专业呢,是一个强调研究的,想以后找到好工作或者创业都需要有较高的能力才行。同时我的老师也希望我考他的研究生,可我又不想再经历那高三的生活,到头来考不上还是要去找工作(我现在成绩属于中等)。还有,我怕失去工作3年所带来的工作竞争优势或机遇,所以我有点犹豫。我现在…  相似文献   

7.
在求职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下,面临毕业的学生都会有一种纠结,到底是工作还是考研?工作,还是考研,这是个问题。但是,不管是工作还是考研都应该是你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为了逃避压力、逃避就业。盲目地选择考研,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8.
考研结束一年多了,这段时间一直 在沉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希望把选择 自己的所爱并为之奋斗的跨校跨专业考 研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帮助需要帮 助的人。 第一阶段 2月-6月 我是2003年2月确定考研目标的。 我本科在湖南大学学习计算机软件专 业,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  相似文献   

9.
小夜冰 《大学生》2012,(8):64-65
本期关键词:大三如果你今年刚巧大三,你迷茫吗?是像本期文章的主人公们一样,别人考研自己也跟着考,还是考研、就业、出国主意一会一变?又或者坚定地就要就业?迷雾一般看不清方向的大三,人家部在经历着。到大三,梦想变成是件特别冷暖自知的事儿。我不知道别人是否也跟我一样,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有时候还会陷入对现实深深地忧叹及对未来愁苦地低哀中。特别一到大三下,焦灼的情绪会像江南雨季一样反复不停,随着时间每天在流逝,紧张的情绪也会增加万分。说简单了,无非就是一道选择的问题;说复杂了,是一份人生未来规划书。离毕业还有一年,你是考研还是工作,考研是出国还是在国内?找工作你的目标单位是在京上广还是二三线?是凭借个人能力在喜欢的领域撞个头破血流也不回头,还  相似文献   

10.
对于很多人来说,考研不仅是提升学术能力、获得高学历的一个途径,更是改变专业、进入其他职业领域的跳板。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跨专业的资本和能力。考,还是不考,跨,还是不跨,这个重复了无数次的考研命题再次困惑了大二学生岚舟。岚舟该如何选择,且看职业指导专家怎么说。“病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给予研究生教育空前的关注,不可阻遏的考研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自考生的人数不断上涨。笔者作为自考生考取研究生已经一年多了,每次见到相同经历的学友,谈起各自的求学经历和感受,大家眼睛都有些湿润。选择自考,就是选择了一段充满艰辛的征程;选择考研,就是踏上了艰难的求学之路:无时无刻,都要和自己的毅力对话,向自己的潜能提出全方位的挑战。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极与报考院校保持联系外,自考生朋友还要苦练各种“功夫”,以树立信心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里介绍笔者谑称的“四关”,希望对自考朋友有…  相似文献   

12.
名校一般经历漫长的生长过程,名校是不可以速成的;名校有自己固有的生长节律,名校是不可复制的;名校具有独特的学校哲学,名校是众多学校中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批和这一群。名校生长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开放性和无限性。学校的成名,一定是经过长期积淀,既得到和风细雨的滋养,也经受狂风暴雨的  相似文献   

13.
名校一般经历漫长的生长过程,名校是不可以速成的;名校有自己固有的生长节律,名校是不可复制的;名校具有独特的学校哲学,名校是众多学校中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批"和"这一群"。名校生长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开放性和无限性。学校的成名,一定是经过长期积淀,既得到和风细雨的滋养,  相似文献   

14.
何必名校     
现在的家长都非常在乎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名校,往往为此煞费苦心,破费万金。人们普遍相信,只要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一路都上名牌,孩子就一定前程辉煌,否则便不免前途暗淡。据我的经验,事情决非这样绝对。我高中读上海中学,大学读北京大学,当然都是名校,但是,小学和初中就全然沾不上名校的边了。我读的紫金小学在上海老城区一条狭小的石子路上,入读时还是私立的,快毕业时才转为公立。初中读的是上海市成都中学,因位于成都北路上而得名。记得被成都中学录取后,我带小学里最要好的同班同学黄万春去探究竟。因为尚未开学,校门关着,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认为,名校的高分压力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被扼杀了。“当今社会的心态有些浮躁,好像只有名校出来的学生才能戍才。”朱清时不认可这种说法。“名校容易出人才,主要是因为它们集中了最优秀的教师与学生,这一点其他学校不可比。如果各类教师和学生都公平地分布在所有学校,则追求考高分的名校教育其实最不利于出人才。”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让很多家长不理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满分啊?朱清时理解陈先生这句话的含义是。  相似文献   

16.
名校是不可以速成的,一般要经历漫长的生长过程;名校有自己固有的生长节律,是不可以复制的;名校具有独特的管理哲学,是众多中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批和这一群。名校生长要顺势而为,造势而上,蓄势而发。  相似文献   

17.
2021年研究生考试已落下帷幕,据教育部公布,此次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为377万。考研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很多同学都会疑惑:我该选择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跨考难吗?跨考会对自己产生哪些影响?凡此种种,皆是困顿。古人将20岁称之为"弱冠",意为虽已成年,但体犹未壮,故为之"弱"。人生在此阶段,容易产生迷茫...  相似文献   

18.
与行政腐败、司法腐败相比,学校腐败由于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社会上一般采取忍耐的态度,“名校”腐败成为大家默认的腐败。教育界的人士都知道,名牌中学,靠高中部赚名气、初中部赚钱,因为高中部为了保高考分数、升学率硬指标,招生上不敢马虎,如果你中考分数落后太多,哪怕你愿意出再多的钱,学校也不肯收。但初中部则不同,一般情况下,本校初中生五六成考上本校高中部,其余的高中学生从其他学校录取,这样,对校内校外,都是一个很好的交代。因此,各校初中部都留出大量的空额、招收“择校生”。在广州市,“赞助费”、“择校费”的“行价”一般是…  相似文献   

19.
每年都有一些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学生放弃志愿,选择复读,以便来年考上一所更好的名牌院校。这些学生都有着浓厚的名校崇拜情结,抱定非名校不进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阚枫 《教育》2011,(35)
对于报考研究生的选择,部分考生因为在自己求学梦想中参杂了过多的就业考虑,导致在报考中出现了投机、盲目的心态,而这些心态也说明在年年的考研热背后还存在着报考泡沫的现实。专业选择的趋热与趋冷每年考研报名,名校、热门专业都是考生们热衷填报的对象,考生们不惧竞争压力追逐热门,其中有他们心中的名校梦助推,但是更多的是他们对于自己日后就业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