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家庭教育是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这个社会组织里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教育。父母在儿童社  相似文献   

2.
亲子沟通中,父母经常要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这种批评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深切关爱,又是父母应该履行的职责、义务。但父母在对孩子行使批评教育时,要达成良好的沟通,以准确地传达出你的意思和愿望,还要注意下面三点: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5):23-24
孩子最早感知到、最经常、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的言行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如果没有父母好榜样的示范教育,就没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特别是性格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言行不正,孩子很难正直成长。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尊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会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婴儿(0-3岁)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自觉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一、无错原则  相似文献   

6.
威信是一种无形、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威信的父母会对子女产生一种感召力,使子女心理上对父母产生敬佩,在行为上暗暗地学习、效仿,在遇到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时,会向父母敞开心扉,从父母那儿获得帮助。显然,有威信的父母对教育好孩子是极其有利的。那么,父母应当怎样建立和提高自己的威信呢?健全品质,奠基威信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  相似文献   

7.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王其龙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其他任何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在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教育责任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父母的这种独特作用,组织、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家长参与并不是最近几...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中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教育”即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导,孩子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化”即父母有意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示范,使得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习惯;“模仿”即父母并没有特意教导孩子.而孩子有意地观察并习得行为习惯;“熏陶”则是父母的教导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无意的.孩子也能获得很多行为习惯。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我国父母教育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父母——被遗忘的要素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结合,这已是教育工作者人人熟知的了。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26条明确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那么,采取何种途径、如何使家庭积极地配合学校这是每个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由于家庭的教育主体是父母,而父母所享有的教育权利状况和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又直接决定着父母的学校教育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着父母在学校教育中作用的发挥。我国父母教育权…  相似文献   

10.
今天怎样做父母现在很多父母常常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怎么成功,十分苦恼。过去的父母可以很傲慢地跟孩子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到了今天,反倒是孩子们经常跟父母很不屑地说你懂什么呀!青少年对新技术、新观念的得心应手更加映衬得父母很老土,是个在网络上笨手笨脚的菜鸟。衡量对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  相似文献   

11.
每每谈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说的最多想的最多的就是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可以不夸张地说,这种惯性思维是导致孩子成长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在这种教育与被教育关系中,父母是当然的主角,是主动的,是行动的发起者;孩子是配角,是被动的,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往往容易养成承担一切、主宰一切的习惯,慢慢地也就把孩子成长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于是当父母希望孩子担当的时候,孩子却不愿也不知如何担当了。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必须更好地提高父母的系质,父母应该有上岗证。那么,高素质的父母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呢?  相似文献   

14.
隔代教育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它与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教育形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作为学校教育有力补充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父母迫于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不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问放在子女的教育上,许多年轻的父母也没有能力更好地胜任独自教育子女的重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6.
孙介法 《现代家教》2002,(12):16-17
家庭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父母承担着主要责任。要出色地完成这一义不容辞的教育任务,父母必须步调一致地教育独生子女。否则,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父母应怎样步调一致地教育独生子女呢?笔者认为,要实现“三个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全心投入。这一方面源于父母的职责;另一方面,父母如果希望收获孩子健康成长这枚果实,就必须像勤劳的农民照料自己的庄稼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投入到孩子的成长中。全心投入孩子的成长就是要强化父母的教育意识,意识到家庭教育在每时每地都在进行着。本期"焦点"探讨的是厨房中可以进行的教育。这也是生活教育的一种。生活中的教育需要的是父母有抓住一切生活中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识。这是家庭教育的特  相似文献   

18.
一、榜样教育策略:身教胜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家庭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组织、设计的活动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鼓动孩子去登山;而在另外一些家庭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行中获得教益。教育孩子不要说谎,首先自己要诚实守  相似文献   

19.
杨健 《中华家教》2011,(3):28-29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钱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难以回避的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中国父母不妨也学学美国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做法,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金钱教育。  相似文献   

20.
钟凤华 《教师》2013,(3):31-31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最早从父母那里受到启蒙教育。幼儿入园后,一方面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接受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幼儿园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相关作用父母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清晰地印在幼儿的头脑中,幼儿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与父母的启蒙和引导密切相关。父母作为家长,不仅要用丰富的环境知识教育孩子,还要教给孩子获得环境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