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老师     
告诉你们一件有趣的事,虽然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前,可我却觉得它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那天下午,我来到刚刚上三年级的表妹家,想和她一起玩。我走进一她家门口时,看见表妹正在屋里。她面前放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ao e”三个汉语拼音,离黑板约三米  相似文献   

2.
无尘黑板     
无尘黑板可以让老师不吸到粉笔灰。这块黑板是这样的:它是两面用的,这块黑板可以进行360°的大转翻。而在它后面有一块和黑板一样大的黑板擦,它可以上下拉动。当黑板前面  相似文献   

3.
王炜 《贵州教育》2010,(18):28-28
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新的课改理念、新的教学模式等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但黑板,这个传统的板书载体,却一如既往的守望在三尺讲台的上方,尽管有时也会出现“这里的黑板静悄悄”的现象。但是有教学就有板书,有板书就有黑板。多媒体教室悄然出现的一块黑板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证明了板书在教学中的必不可少。那么,怎样运用板书才能促进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杨梅 《下一代》2013,(3):23-23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路过一个小报亭。这个小报亭与路边其它的报亭并无二致——玻璃窗内密密麻麻挂满了色彩纷呈的杂志和报纸、在外面一个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块小黑板。可是,有一种力量,让我每每走到这里,心中便油然而生出一种温暖的感觉。像其他报亭一样,小黑  相似文献   

5.
普通教室的背部设置一块1.2米高、4米宽的黑板,是绝大多数教室内的基本配置,其功能是呈现文本、板画等信息,并成为班级文化展示的主阵地。但在信息化和教育理念全面革新的今天,传统黑板日益不胜任使命。  相似文献   

6.
学会正确运用多媒体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它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何为常态课?常态课的内涵早就不是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个音调的合集,它已经随着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优质资源的广袤发展为小康型的课。这样的常态课势必要像公开课那样精彩,却又比公开课显  相似文献   

8.
在我刚上学的时候,我问过妈妈,黑板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要叫它黑板呢i)妈妈告诉我,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黑板就是一块黑色的小木板,它很小,又不容易擦干净,但是老师和同学都很爱护它,恨不得把它背回家去。她还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好了,是不会体会到黑板的重要性的。那时候,我对妈妈的话似懂非懂。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在铜鼓县永宁镇明德小学采访时,惊喜地发现该校教学楼前竖立着一堵“涂鸦墙”,墙体嵌着一块长约3米,宽约1.5米左右的黑板,黑板上尽是学生写的你一言、我一语,画着的是花、草、竹和一些小动物等。据该校教师介绍,这是学校专供学生上课前后抒发自己情感而设的。这样做不但避免了学生在教室黑板上写写画画,增加学校粉笔的开支,耽误教师上课时间,而且学生们在“涂鸦墙”黑板上写写画画有着相互校正思维的功能,促使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相比之下,我们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有些欠妥,对待学生在教室黑板上涂涂画画,除指责、讽刺外,就不会去…  相似文献   

10.
教室后面有一块黑板,供每月一期、主题固定的墙报使用。因为孩子年龄小,因此从设计到撰稿,大部分是教师包办代替,墙报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教师综合素质大比拼的擂台。像这样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墙报,弃之何惜?我想为孩子另辟一块可以信手涂鸦的空间。一次偶然,下课铃响起时,有个孩子提了个问题:“老师,我觉得还有两个字和‘己’很像,它们这样写(他在黑板上写出‘已、巳’两个字),但我不知道怎样读?”我说:“那好,你把这个问题挂在后面黑板上,看谁能答出来。”谁知,这一不经意之举竟让我收获着意外的喜悦:第二天,黑板上出现了一些精彩纷呈的答…  相似文献   

11.
(天气晴朗,38名学生在操场边的白色围墙下围成半圆形坐好,每人手里拿着一面镜子。在白色墙壁上镶有一块黑板,旁边有一棵大树,上午10时30分,黑板前约有1米长的阴影,而大树的阴影也正好落在学生坐的地方,几缕阳光从树叶间隙中洒落下来。)  相似文献   

12.
吃人树     
在内尔科克斯塔的莫昆斯克树林中,有一块近百平方米的地方用铁丝网围住。在它边上竖着一块醒目的木牌,赫然写着:游人不得擅自入内。在它旁边还立着一块巨大的木牌,那上面详细地记载着过去曾在这里发生过的不幸事件,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在这圈铁丝网中,矗立着两株巨大的樟树,它们的躯干庞大,直径足有六米多。其中一株樟树,由于生长日期久远,因此在树的底部,已经腐烂,露出一个3米宽、5米高的树洞。两株樟树相距10米远,据专家分析,它们已经有4000多年的寿命了。  相似文献   

13.
(一)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在黑板上画一个"∽",说"你们看它像什么?""它像条带子。""它像波浪。""它像一条小路。""它像远处的小山。"  相似文献   

14.
京、津、沪、浙四省市全编的试用教材九册83面上,有一道例题是: “向阳生产队在一块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地里种棉花。平均行距0.6米,株距0.2米。这块实验田种棉花多少株?”一位教师教学时,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让学生理解“行距”、“株距”的含义以及每株棉苗所占土地的面积。再列式解答这一题目。继而进行小结,说,“这题的已知条件是土地面积和行距、株距,问题是求种植株数。解这样的应用题,应先计算每株作物的占地面积,再计算土地总面积以及它包含了多少个每株作物的占地面积,就会得到植株的株数。”同时,教师还在黑板上出了数量关系式。土地总面积 每株占地面积=株数  相似文献   

15.
黑板     
在我的教室里有一块黑板。老师用它给我们上课。它是我们学习的伙伴。它能帮助我们回答问题,当我们在它身上又写又画时,它不生气。  相似文献   

16.
<正>细米已登上了塔顶,他朝四周看了看坐下。他没有催促梅纹上来,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月亮越升越高。是个好月亮,薄薄的一片,十分纯净。天空蓝得纯净,偶尔飘过云彩,衬得它更为单纯。天空就像一块蓝色的绸子展开来,露出了镜子似的月亮。果真像细米说的那样,随着月亮的升高,东边的那条水上金路慢慢黯淡下来,并渐渐变短。它的生命好像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条件下如何妙用黑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考试周刊》2009,(7):137-137
在计算机迅猛发展、网络连通世界的冲击下,传统教学下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相比现代化教育技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它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何为常态课?常态课的内涵早就不是"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个音调"的合集,它已经随着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优质资源的广袤发展为"小康型"的课。这样的常态课势必要像公开课那样精彩,却又比公开课显得更真实。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就更需要这样的课。  相似文献   

19.
乌龟     
我买了一只小乌龟,是美丽的巴西龟。 这只小乌龟有一身花甲壳,一块一块的斑纹,像八卦图。当我动动它,或者给它喂食物时,它的四肢就缩进它的甲壳里面去了。只有没人在旁边的时候,它才把头伸出来吃东西。它的脖子最有趣,脖子上还有一些红色的斑纹。小乌龟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好像对这里很陌生。但是,过了几天它就恢复了野性。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一词来源于视听工业,它用来描述计算机控制,具有图象、声音效果的投影、幻灯演示。如今的多媒体正是集文、图、声、像等单媒体技术,并和计算机程序融合在一起形成超文本、超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可以将文字、图形、声音、图片、影像等一并显示。由于多媒体的应用,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的“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相比,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