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明末清初曾遭受重大破坏。自康熙朝起,该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表现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商品性园艺作物的大量栽培、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专业化趋势和墟市的普遍繁荣。其基本原因是清朝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阶级斗争的推动,环区人民对商品生产的大力开拓和创新,及珠江三角洲的支持带动和交通设施的改善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促进社会分工、孕育资本主义萌芽、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等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而生产过剩危机是商品经济范畴,它并非资本主义独有产物。也就是说,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有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在在着市场经济,就存在着生产过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探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而生产过剩危机是商品经济范畴,它并非资本主义独有产物。也就是说,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着市场经济,就存在着生产过剩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文的探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代随着帝国主义对滇西经济侵略、渗透的深入,思茅、腾越(今腾冲)两关相继开放,导致了滇西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本文通过对这一商品化进程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这一进程对滇西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认为这种进程使滇西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大市场中,商业和商业资本畸形发展,农村贫困化及土地集中加剧,也阻碍了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指出这种商品化进程实质上就是滇西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化的过程。对我们认识近代滇西社会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需要商品生产,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应发展商品生产,斯大林仅仅提到了商品生产,毛泽东则对商品生产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一)中国需要商品生产;(二)商品生产具有积极作用;(三)我国的商品生产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四)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他的探索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巨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徽州府杂税征收的变化如下:明初杂税由税课局征收,税额比元代减轻。明中叶杂税“派于里甲办纳”,背离了明初朱元璋制定的“随其多寡从实征之”的税收政策;明万历后期,杂税成为专制皇权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之一。清代前期杂税由“里粮约保办纳”,成为变相人头税;雍正以后,杂税以征收商品交易税为主.具有了近代工商税收的性质。明洪武与清雍正时期征税以“不病民”为归,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不同意有人对西汉时期商品经济的水平和性质给予过高的评价,认为西汉商品经济主要服务于地主,官僚和贵族的统治及奢侈享乐的需要,它的繁荣不是建立在商品生产高度发展基础之上,它的发展受到封建政府的严重束缚。  相似文献   

8.
约开商埠和自开商埠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在它们的商品经济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以农产品商品化为例,由于均属商埠,故共同推动着其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开埠性质的不同,又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一些相异之处,具体表现在流向及种类、交易方式、交易媒介以及与工业品关系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建立技术进步影响农业收入的经济分析模型,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表现为提高农产品产量,种植经济作物能够增加农业收入;提升农产品质量、价格,种植粮食作物能够增加农业收入。要提高农业收入,必须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发展绿色农业提升粮食作物质量。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商品经济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对商品经济的性质、范围、作用和价值规律作了公正的评价,认为商品经济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长期存在,同时倡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商品经济的思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剥削现象。剥削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利用外资和私营经济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经济。剥削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促进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资本和为国家提供大量税收来源、扩大就业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对待剥削,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认识它。目前的剥削现象只是局部存在的,它代表不了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也不会造成国内的政治冲突与社会动荡,但是必须对它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和引导,把其负面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本简要阐述了邢台市经过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已初步形成“四区三带”的发展格局,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等作物实现了区域化、优质化种植,形成了产业化链条。并针对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粮、棉、油、莱、食用茵、经济作物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转型阶段的两宋,其商品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虽然当时主导性的经济仍然是自然经济,但宋代商品经济无疑呈现出划时代的发展变化:坊市制度的打破,商业大都市的形成,草市、墟市的繁盛与经济型市镇的崛起,商业活动的活跃,坊郭户籍的出现,社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商税比重的增大,都表明当时的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封建国家惠商政策的实行以及宋代经济观念的转变和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清代长江流域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玉米、番薯等杂粮的推广,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发展,对长江流域农产品的商品化,以及两种不同经济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长江流域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刘少奇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尤其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如: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存在;许多生产资料可作为商品流通;劳动力采取了商品形式;重视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剥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进步性,要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16.
沙棘的种植和利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沙棘的种植历史、生长特性、产物的食用、药用、保健、美容等价值,作为一种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沙棘林的大力开发和种植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罗马法是现代民法的历史渊源,它对各国民法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经济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认为罗马法是后世民法的根源,各国民法在不同的程度上都继承了罗马法,是对罗马法的发展。对罗马法与各国民法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完善现代设计经济体制下的法律体系,促进法律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生活都与市场发展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于在衣食住行、生产、消费等各个方面均显示出与前代完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末,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命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明朝长达27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弄清其历史特点,不仅对深入研究明史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整体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特点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明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世界变局,其发展特点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着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此后的发展道路,其间蕴涵的深刻教训和启示,需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明朝历史的发展特点,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