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苑》里有一则故事,说因为惠子爱用比喻,遭到梁王质疑,惠子则用了一个比喻巧解梁王疑心。惠子问:如果说弹的形状就像弹,听者能否明白?梁王摇头。又问:如果说弹的形状像把弓,它是用竹子做的,是一件射具,听者能否明白?梁王点头称是,信服了惠子。这则寓言说明了比喻的作用,它能够把陌生变成熟识、把抽象变成具体、把深奥变成浅显、把复杂变成简捷,使人易于理解,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2.
《说苑》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毁谤惠子。他在梁王面前说:“惠子说话,爱用比喻,假使不用比喻,他就没法把事情说明白了。”第二天惠子去见梁王。梁王对他说:“请你以后讲话,就直截了当地说,不要再用比喻了。”惠子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如果他问你弹的形状是怎样的,而你告诉他:弹的形状就像弹。那个人听了会明白吗?”梁王问:“那怎么才能使他明白呢?”惠子说:“如果告诉他,弹的形状像把弓,它是用竹子做的,是一件射具。这样说,他听了能不能明白呢?”梁王说:“可以明白了。”惠子说:“用别人懂得的事物,来比喻不懂…  相似文献   

3.
<正>惠子善譬是《新序》中讲的一个故事:梁惠王表示不喜欢惠子说话总用比喻,惠子说:“有一个没见过弹弓的人问我弹弓长什么样,我回答‘就是弹弓那样’,他能明白吗?”王摇头。于是惠子说:“应该跟他说‘形状像弓,只是弦是用竹子做的。’说话的人用大家熟知的东西来描述大家不知道的东西,来使人明白,你让我不要用比喻,做不到啊!”故事告诉我们,好的比喻能够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让人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4.
在汉代刘向的<说苑>里记载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惠施讲话好用比喻.有人就对梁王说:"假使不让惠施用比喻,他就什么话也说不成了."……  相似文献   

5.
比喻趣话     
比喻,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修辞方法,俗称打比方。关于它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战国时有一个哲学家叫惠施,他说话很喜欢用比喻。有人便对当时的梁王说:“惠施说话喜欢打比方,如果不许他打比方,他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第二天,梁王就召见惠施,对他说:“你以后说话只许直来直去,不要打比方了,如何?”惠施听了,很巧妙地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你告诉他,弹弓的样子就像弹弓,他能明白吗?”梁王说:“当然不能明白。”惠施接着说:“要是进一步告诉他,弹弓就跟射箭的弓差不多,不过它的弦是用竹子做的,发射出去的不是箭,…  相似文献   

6.
比喻趣话     
比喻,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修辞方法,俗称打比方。关于它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战国时有一个哲学家叫惠施,他说话很喜欢用比喻。有人便对当时的梁王说:“惠施说话喜欢打比方,如果不许他打比方,他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第二天,梁王就召见惠施,对他说:“你以后说话只许直来直去,不要打比方了,如何?”惠施听了,很巧妙地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你告诉他,弹弓的样子就像弹弓,他能明白吗?”梁王说:“当然不能明白。”惠施接着说:“要是进一步告诉他,弹弓就跟射箭的弓差不多,不过它的弦是用竹子做的,发射出去的不是箭,…  相似文献   

7.
《说苑》里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人在梁惠王面前毁谤惠子,说惠子讲话时爱用比喻,如果他不用比喻,就无法把事情说明白。梁惠王点头同意。有一天,他见惠子时便说:“你说话时直截了当些,别再用比喻了。”  相似文献   

8.
曹芳同学问:“《海燕》通篇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革命先驱者,如果说‘革命者就像勇敢的海燕’就用了比喻。请问,象征和比喻有什么区别?”在文艺创作中,象征手法往往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人们最常用的辞格之一,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礼记·学记》把是否善用比喻作为衡量教师的一个条件,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古人甚至认为不用比喻简直无法说话交际。《说苑·善说》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宾客对梁惠王说:"惠子谈论事情特剐善用比喻。大王您如果让他不使用比喻,他简直就不能说话了。"梁惠王说:"好吧。"第二  相似文献   

10.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类复习题,比喻考查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直接考查比喻知识。例1:(文段)刘向《说苑·善说》记惠子论“譬”,说“弹之状如弹”则“未喻”。皇甫溰根据“岂可以弹喻弹”的意思,总括出比喻的原则:一方面“凡喻必非类”,另一方面“凡比必于其伦”。(题目)皇甫溰总结出比喻的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   ;二、   。(每空不超过15字)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要构成比喻必须做到:本体和喻体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的惠施,说话善于运用比喻。有人对梁王说:“惠施说话如果不用比喻,就无法把意思表达清楚。”梁王决定试一试,于是召见惠施,说:“请先生直截了当地说明道理,不用比喻。”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 庄子说:"你看这些鱼儿,能够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地游着,这真是鱼的快乐呀。" 惠子却不以为然,反驳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反驳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了;可是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道理全都一样。" 庄子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说明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啊!"  相似文献   

13.
比喻趣话     
比喻,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修辞方法,俗称打比方。关于它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战国时有一个哲学家叫惠施。他说话很喜欢用比喻。有人便对当时的梁王说:“惠施说话喜欢打比方,如果不许他打比方,他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第二天,梁王就召见惠施,对他说:“你以后说话只许直来直去,不要打比方了,如何?”惠施听了,很巧妙地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4.
人生就像太阳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如果说迷茫是摸不透一件事,那么挫折就是了解一件事却对付不了它。它就像无法跳出的黑暗,像高不可攀的山峰。有人问:"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吗?"A说:"从桥上过。"问者摇摇头说:"没有桥。"B说:"从叶子上过。"问者说:"叶子被水冲走了。"C说:"被鸟吃到肚子里就过河了。"问者强调:"那样的话,毛毛虫就死掉了,也便失去了过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与评析     
【翻译】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悠悠自得地游来游去 ,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 !”惠子问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 ?”庄子问 :“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 ;你也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吧 !你说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 ,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评析】这是选自《庄子·秋水》中的一则对话录。庄子 ,名周 ,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6.
正"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钱锺书亚里士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一个贴切的比喻就如同一根魔法棒,有了它,深奥变得浅显,抽象变得具体,干瘪变得丰满,僵死变得灵动。比喻是修炼语言的第一利器,甚至可以说,是写作者的一种必修武功和才识尺度。比喻是什么?比喻可不单单是"棉花像雪一样白""妹子像野菊花一样香"这样直白的感观联想。日本推理作家西泽保彦在  相似文献   

17.
鱼之乐     
庄周 《现代语文》2004,(1):18-18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智慧的庄子和聪明的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从容自在地在水中游,这真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否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会知道我不懂得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的确不是你,确实不知道你在…  相似文献   

18.
一次家访,到学生童童家,和家长聊了一会儿。这时楼上传来一串非常优美悦耳的钢琴声,我问是谁在弹,家长说是童童的弟弟。我夸奖说:"这支曲子很难弹的,孩子弹得真好。"  相似文献   

19.
(1)他馋得像猫! (2)他馋得像检查团! 句(1)用了比喻,这是确定无疑的。句(2)是不是也用了比喻呢?从表面的形式看,句(2)与句(1)一样,都具备明喻的表现形式:甲像乙,“甲”是本体,“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所以,似乎可以回答说:也用了比喻。其实不然,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句(2)不是比喻句,人们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除了被比喻物与比喻物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就是“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见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彼此截然不同,不是同类事物。如果两个事物属类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即使它们靠了“像”这样的比喻词(当然实际上不能称之谓比喻词的)得以联系起来,整个句子也不能算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20.
F博士的枕头     
F博士在小小的研究室里大声地说:"啊,我终于完成了这项重大的发明!"隔壁邻居听到这话后,便走过来问:"你发明了什么呀?看上去就像枕头。"桌子上放着一件东西,无论是大小,还是形状,都很像枕头。"确实,这是一只睡觉时用来垫头的枕头,但它并不是普通的枕头。"F博士把枕头打开,用手指着里面。枕头里密密麻麻地装满了各种电池和零件。"这是件了不起的东西吧?只要一使用这个枕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