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飞机静电的来源 飞机静电是多种起电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致可归纳为摩擦起电、引擎燃烧产生的等离子体起电、感应起电和吸附带电颗粒起电.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在电场一章详细介绍了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主要有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但怎样能使水带电学生却难以想象,本文将分别介绍四种能使水带电的实验方法,并从实验原理上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带电与导电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在初中,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特点是:①被摩擦的两个物体一般都是绝缘体,摩擦前都不带电;②摩擦后两个物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例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有正电荷,则丝绸上必带有等量的负电荷.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对静电感应起电机正转和反转时起电现象的实验,结果表明感应起电机正转和反转都能起电,通过模拟实验的推演,对起电的原理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探讨》2009,(7):92-99,159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物体具有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被称为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一般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相似文献   

6.
就静电实验中的漏电、摩擦起电、验电器等原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1.下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相似文献   

8.
电学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了静电感应起电机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很好的理解静电感应起电机起电原理的方法,并对相关的理论结论做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正>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的第一章第一节。作为"静电场"的第一节,是本章的预备性知识,也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必须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节由电荷、起电方式、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四个部分内容组成。关于静电现象方面的知识,初中已有介绍,而高中更侧重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景,理解电  相似文献   

11.
起电与验电     
所谓起电,就是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不带电物体,在相互摩擦时,由于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电子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带负电,并且两物体所带电量相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静电平衡下导体外表面电荷的分布规律,利用锌板、静电羽等器材自制多功能静电演示仪。该演示仪可以演示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等实验;同时,研究静电平衡下导体外表面电荷的分布规律;另外,还可以演示光电效应实验等。实验操作简单,现象直观而明显,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高中物理教材“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里,箔片验电器只能显示摩擦起电的现象,不能分辨静电荷的正、负。为了使学生清楚地分辨出摩擦起电的两种电荷,笔者自制了电荷检测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健康留言板     
《父母必读》2014,(11):54-55
静电很烦人,小心避开! 冬天天气干燥,穿的衣服多,材质也不相同,容易产生静电,有什么办法能尽量减少静电吗? 1给孩子穿着吸湿性强的天然材质衣服,少用易摩擦起电的化纤服装、被褥、地毯等。 2勤洗澡、勤换衣,玩具、衣物经常清洗、除尘,可以选用有防静电功能的洗涤剂。 3空气干燥时,可以在房间里洒些水,养些花草,增加小环境的湿度。 4孩子看电视时,要距离电视2米以外,可以减少感应起电。 5尽量不让孩子长时间玩电脑,放下电脑后用清水洗洗手脸,消除静电。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为基础的机器人自驱动触觉系统,其基本结构由摩擦静电感应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工作电路模块三部分组成。通过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作为触发信号作用于控制电路,进而控制机器人做出相应的指令动作。该机器人触觉系统具有结构明易、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能够自锁运行等优点,能够应用于许多复杂场合和更恶劣环境中,提升了机器人触觉系统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按照科学探究的环节与要素进行了科学实验探究。通过反复地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观察现象、分析交流、查阅资料等过程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即物体摩擦起电所带电荷性质与多种因素有关。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摩擦起电的实验需要用验电器来检测物体是甭带了电或带了什么样的电荷,笔者指导学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验电器,其制作材料易得,制作过程简单,演示现象明显,下面就介绍一下制作的方法及演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教材中利用感应起电这一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指出教材演示实验的不足;介绍了利用低成本材料创新自制的简易感应起电演示器及演示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以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许天荣 《物理教师》2001,22(6):19-19
1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其中A、B为两个金属圆筒 ,直径约为 6cm ,高 8cm左右 ,C、D为两接水容器 (可用普通小铁桶制作 ) ,它们分别通过金属片跟A、B两圆筒连接 ,并起固定A、B两圆筒位置的作用 .D、C两接水容图 1器底部垫有石蜡作为绝缘物 .盛水容器E固定于铁架台上 ,工作时水从盛水容器E经软管从T形管两端的尖嘴状管口呈串珠状分别落入接水容器D和C中 ,A、B两圆筒相隔约 2 0cm左右 ,两金属片也应相隔一定距离 ,防止放电 .2 起电原理通常空气中的尘埃都带有一定的电荷 ,并不完全都显电中性的 .同样的道理 ,圆筒A、…  相似文献   

20.
“静电现象”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教材新增内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然而从教材的安排来看,本课仅仅让学生在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的基础上,知道原子可分,为“探索更小的微粒”做准备.因此教学中没有必要过深地挖掘有关静电的知识,而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