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日,在上海看望儿子的时候偶遇许久不联系的两个朋友,他们夫妇现在都已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寒暄之后,我们谈到了普天之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谈及此话题,两位朋友无不羡慕我有一个成绩优秀又听话懂事的儿子,而他们自己的儿子却让他们非常头疼。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前几年我曾见过他们的儿子,那是一个很聪明可爱的孩子,在班上总是考前三名,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很多古诗词,并掌握了许多英文单词,  相似文献   

2.
前几日,偶遇许久不联系的两个朋友.他们夫妇现在都已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寒暄之后,我们谈到了普天之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谈及此话题,两位朋友无不羡慕我有一个成绩优秀又听话懂事的儿子,而他们自己的儿子却让他们非常头疼。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前几年我曾见过他们的儿子.那是一个很聪明可爱的孩子.在班上总是考前三名,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很多古诗词.并掌握了许多英文单词,他是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理所当然是家长的骄傲、教师的宠儿.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居然会为这个孩子的教育而担心。  相似文献   

3.
前几日,偶遇许久不联系的两个朋友.他们夫妇现在都已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寒暄之后,我们谈到了普天之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谈及此话题,两位朋友无不羡慕我有一个成绩优秀又听话懂事的儿子,而他们自己的儿子却让他们非常头疼。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前几年我曾见过他们的儿子.那是一个很聪明可爱的孩子.在班上总是考前三名,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很多古诗词.并掌握了许多英文单词,他是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理所当然是家长的骄傲、教师的宠儿.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居然会为这个孩子的教育而担心。  相似文献   

4.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在《风中的芦苇在思索》中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里一株最脆弱的芦苇,但它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思考着的人看上去是令人愉快的。面对新课程,我想学的就是做一个在思考、会思考的人。因为,惟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自己才会有点滴的进步。否则,有朝一日,当我们回首往事,蓦然发觉自己的教龄长了,但教育水平却不见长的时候,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悲哀的事啊!于是我开始尝试把自己在语文课改中的“小行动”进行记录,并美其名曰:教学絮语。  相似文献   

5.
2000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首招实验班,把入校时成绩非常优秀的100名学生编成了两个班,每班50人。时至3年,如今第一届实验班即将高考。让我们欣慰的是,他们中的30人因为学科竞赛成绩优秀已领到了北大、清华等国家名牌大学的通行证,占到了全省学科竞赛保送人数的1/6。当然,上一所好大学并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三年中,学校始终在关注、思考和求解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更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在问题已基本有一个明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马克思说过:“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①他曾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发展等三种不同的历史型态。近一个世纪来,人类正酝酿着一场新的生存型态的变革,正如佩鲁等人所说的开始着一场“人的革命”,这场革命必将成为我们所面临的21世纪的主题,它将关联、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罗马俱乐部报告指出:一个新型社会只有在其形成过程中有新人产生时,或更确切地…  相似文献   

7.
张叶青 《中国德育》2013,(13):20-21
关于教育,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的话引发了我对教育使命的思考。如果说教育是灵魂间的传递与唤醒,那么唤醒灵魂的目的是什么?唤醒后的灵魂又将去向何处?关于这一点,我想到了发生在身边的三个故事。去年春节在老家的时候,我去看望中  相似文献   

8.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从一个小故事入手,吸引听众兴趣。)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2日《教育时报》周末版载《,不许批评学生,老师愤而辞职》的文章,36岁的辛洪梅老师从供职的济南市一所私立学校辞职了,原因是这所学校对老师的种种“苛刻”要求——不准批评孩子,不准变相地批评孩子,不准向家长说孩子的坏话。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是一所农村三流高级中学曾分管学生德育工作多年的教师,面对如此多的“差生”,他们犯了错误,该不该处罚?怎样处罚?一、“处罚”也是教育现代教育强调多赞赏、多鼓励,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然而每个学生都会犯错误,即使是优秀的学生,犯了错误如果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但不能帮…  相似文献   

10.
《山东教育》2005,(31):58-58
当我初识你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未上讲台的师范生我的满腔热血在你的字里行间中变得平静从你的优秀文章中我读懂了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凝重不是满腔热情就能成为一个好的表率而是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爱心奉献真诚和永恒多年了我一直用你的思想指导着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你已经成为我思想的依靠因为有你在和孩子们的交往中我拥有了随时探取的智慧之囊多年了我汲取着您的营养伴孩子们健康成长您是我生活的良师益友我想对您深情地说一句谢谢您了,《山东教育》因为有您我才会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您是我教育工作中一盏明灯将永远照亮我前进的…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在教育部开会的时候,某所极为著名的大学的负责人说,该校对一年级新生进行调查发现,35人有自杀倾向,700多人表示有心理问题。这个发现犹如冰山一角,让我思考了许久。毫无疑问,考入该校的学生几乎都是学习尖子,甚至是所在中学的骄傲,可他们却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这不是教育的失败吗?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6年前,我大学毕业后迈进南海九江中学,开始担任班主任。6年间,我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成长着。回顾成长历程,我深深感到:在自觉追求教育更高境界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体验可以让我看到新的教育空间,学生和他们的真心话、真性情、真困惑不断地推动着我,给我的班主任事业注入了神奇的灵感和不竭的动力,成就着我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一所农村集镇小学,近几年来,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来构建,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取得了预期效应。科学分析周密规划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  相似文献   

14.
<正>师范毕业后,我一直在南通市区一所百年名小任教,我所接触的学生几乎都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优秀每每都能激发我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自己每一天的教育生活都是美好的。2018年9月,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到集团校的另一所小学交流,这是一所远离市区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12年前,东城区将一个全新的理念——“尊重”教育引入了教育领域。“尊重”教育的基本特色是注重人的内在超越,由个体心灵至社会,乃至自然、知识。12年来,东城区的“尊重”教育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已经由当初的13个教学班发展为今天覆盖全区中、小、幼、职共70多所课题校  相似文献   

16.
我的老师问我“你找到教育的感觉了吗?”,我茫然了。不是因为我知识的浅薄,而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教育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理论到实践的路究竟有多远。我知道教育面对的永远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曾经质疑为什么那么多的教科书上说教育是研究教育规律的;我们知道教育要懂得尊重人、理解人,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却过多地在意知识而忘记了“人”;如果我们仅仅是把教育看作传授知识的方式,那么这个问题在15世纪印刷术得以普及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教育应该使知识充满生活的力量,教育的主题永远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却忘记了在知识…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习惯地将教育不公平的眼光投向后进生的时候,很少去考虑那些沉醉于鲜花和掌声中的优秀生的教育公平性。当我们走进这些优秀生的内心.我们会发现他们在收获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能优秀成“大家”的是少之又少。我们需要思考教育对待优秀生的公平性,让优秀生的教育也回归公平。  相似文献   

18.
了解儿童是教育好儿童的前提。记得我在1953年担任一个三年级班的班主任的时候,开学前我就通过报名、检查作业、家庭访问等工作,全部记住了班上孩子的名字、熟悉了他们的面孔。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能叫得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来。这样就使孩子们意识到这个老师真正关心他们,熟悉他们。这种良好的印象,就给以后进行教育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1955年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也是这样。开学前,我就全面地进行过三次家庭访问,把班上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教育情况、兄弟姐妹、周围环境以及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等都弄得清清楚楚。开学后,我就根据各个不同情况向各个  相似文献   

19.
严华银 《江苏教育》2011,(10):25-27
我不大愿意来写关于现实一所学校的评述性的文字,不完全因为水平和能力,而是因为我对目前中国教育和学校的认识。几年前,在赴台岛考察学习,看过诸多学校和文化出版机构之后,曾情不自禁地写过一篇长文《一所不是学校的“学校”——来自康轩文教集团的报告》,表达我对一个十分具有文化品位和品格的出版机构的尊重和崇敬,也是针对我们内地学校教育现状的有感而发。读罢溧水第一初中的故事.我情不自禁地要说的一句话是.一所努力做真教育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教师,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而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会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有人说因为他们本身就很优秀。此话不假,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优秀的孩子同样需要呵护。让这批孩子真正能够从从优秀走向卓越,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而这也成了我思考最多的课题。一、乐做时间的主人——从优秀到卓越的基础任何的优秀都是以时间的精心安排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