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高中会考向社会开放以后,浙江日前对普通高中会考实行重大改革:从高二年级开始,普通高中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的考试将由学校自主决定考试形式,同时普通高中其他必修学科会考将取消考查形式,全部采用考试的形式,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4个等级。针对这一高中会考改革的具体方案,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目的旨在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发展,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从200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进行重要改革。据了解,普通高中会考将向社会开放,允许非在校生参加会考;根据新课程的实施,会考科目及考试时间将作调整;同时取消会考补考次数的限制,学生在校期间未能按时毕业的,离校后,仍可回原校报名参加不合格科目考试,直至成绩合格,合格后发给毕业证书;对素质教育成效显著的部分省示范高中,将逐步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免试制度。  相似文献   

3.
新闻     
湖北省:取消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湖北省教育厅目前决定,全省停止实施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省教育厅负责人说,从2001年高二年级起,不再组织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已从高二年级学生中收取的会考费用,由各地会考部门退还,普通高中学生的毕业考试由学生所在学校自行组织。高二年级结业课程的毕业考试与期末考试同时进行,高三年  相似文献   

4.
2006年,对于海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个值得留下记忆的年份。2006年6月,海南省实施了进入高中新课程以来的第一次基础会考。本次基础会考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与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加强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学科课程标准,克服高中学生过早偏科的现象,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树立正确导向。海南省高中新课程首次基础会考备受各界关注。其焦点一是改革了会考科目——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科目被共同列入高中基础会考,并作为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二是强化了基础会考结果的利用——基础会考按总成绩10%的比例折算记入考生的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总分。  相似文献   

5.
2007年秋季起,北京市330所高中的高一新生将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记者昨天从市教委举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启动暨培训会获悉,课改后的高中生将可自主选课,毕业不再依据现行的会考,而是修满144个学分。市教委负责人表示,新高考方案将与现行的高考设置保持最大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独具特色的美国高中课程改革———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模式及评析■国外课改:澳洲新南威尔斯省高中会考改革论析专版要目钟启泉杨明全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又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世纪,为了培养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新型人才,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省决定从1991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实行普通高中会考制度(以下简称高中会考)。地理学科属于高中会考科目之一。为了给我省高中地理会考提供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并让广大师生明确地理会考的内容、范围和具体要求,以增加复习备考的透明度,我室制订了《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会考纲要》(以下简称《地理会考纲要》)。《地理会考纲要》是以国家教委1990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有关高中地理必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现行高中地理必修课教材为依据,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会考制度的几点思考肖辉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高中会考制度,我们应及时总结当前会考工作中取得的成效,认真研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讨高中会考工作如何适应和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宁夏自1991年实施会考以来 ,10年来会考对宁夏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实施高中会考使一批学校通过会考 ,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普通高中教育观念、办学思想有了明显变化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会考促使高中教学计划得到落实 ,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偏科现象得到遏制 ,文科学生不学物理、化学、生物 ,理科学生不学历史、地理的现象得以扭转 ,薄弱学科的教学得到了保证和加强。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考查 ,宁夏各普通高中实验室建设普遍得到了…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作为普通高中两项改革之一的高中毕业会考工作,其可行性已不容置疑。高中会考在纠正“片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省会考工作刚刚起步,会考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会考给高中教学带来的负影响已经存在并表现出来。许多学校对会考所持应付态度,在某些学校甚至出现了新制度下的严重偏科。如何减轻乃至消除这些负影响,更加充分地发挥会考的导向功能,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教  相似文献   

11.
高二开始语文、数学、外语由学校决定考试形式今后的会考中计算器可带进考场继高中会考向社会开放以后,浙江近日对普通高中会考实行重大改革:从高二年级开始,普通高中的语文、数  相似文献   

12.
我省2001年高中毕业会考历史科考试已于六月底顺利结束。由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毕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和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对会考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对普通高中教学给予参照性的指导,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下面,就对2001年我省高中历史会考试卷作一简要分析。1.会考基本情况参加2001年甘肃省历史会考的考生,包括全省14个地、州、市和长庆油田、东风场区、甘肃厂矿学校以及兰州一中、师大附中在内的2002届高中毕业生。从抽样(全省共抽样1000份会考试卷,…  相似文献   

13.
加强双基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94全省高中会考数学试卷分析与思考李亚岭今年我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数学试题.努力贯彻《青海省普通高中毕业数学科会考标准》,以“检查、评估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质量.考核高中毕业生数学课学习是否合格”为指导思想,以注意体观测试“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高中会考模式的意义、经验与问题,在总结现阶段我国高中会考改革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招情报站     
浙江2009年高考选拔模式将多元化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规定,从2009年起,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历史舞台,除高考成绩外,高中会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也将成高考录取依据。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是为了继续实施和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具体做法是:一、把  相似文献   

16.
王恺燕 《教育》2013,(10):38-39
自2004年起,一些省份相继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白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常常被赋予不同的解释和定位。有人称其为“高中会考”的“升级版”,有人将其比作美国SAT考试的中国版,还有人因其“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的功能定位而称其为“小高考”。而从“高中会考”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过程蕴涵了丰富的内容:有“高中会考”渐为“鸡肋”的无奈,有教育部探索打破“一考定终身”,将高中综合表现纳入高校录取环节的决心,更有借鉴国际经验,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测量整体水平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实行会考制度和调整教学计划这“两项改革”是建国以来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会考制度克服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从而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改变了过去以升学率做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和教师的唯一标准,给普通高中注人了生机和活力,体现了高中教学的双重任务。会考制度实行以来,普通高中的教学质  相似文献   

18.
余扬 《中国考试》2004,(4):12-15
自原国家教委1990年作出实施高中毕业会考评价制度之后.高中会考在纠正偏科,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考制度改革方面产生很大积极影响。在充分肯定会考优势作用同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看到:由于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在创立之初未能将其与高考和校内考试选拔评价导向互相兼顾包容.作用单一,试题难度过低:同时也未能与当代国际高中会考成绩和高校  相似文献   

19.
国外的高中毕业会考大多兼具高考的功能,目前我国的高考事实上兼具了检测高中教学质量的功能。我国高中课改后的会考改革出现了三种模式:一是把基础会考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高考,增强会考的力度;二是把会考的主要科目直接纳入高考,但不把高考作为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另外建立普通高中教学评估制度;三是仍然保留高中会考,高考的科目会考不考,减少会考的科目,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高中毕业会考正在全国逐步推广,会考后的高考也在进行新的改革,两种考试制度按照各自特有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它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是极为深刻的.这是我国普通教育考试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拟就会考的质量和功能、会考后高考命题的改革、高中课程改革趋势,谈几点粗浅想法.一、会考的质量和功能大家知道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它是检查、评价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也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文化课是否达到必修课教学大纲规定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