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卢卡奇以“总体性辩证法”恢复了被歪曲的马克思主义“正统”,阐述了历史辩证法,开启了“社会—自然”的全新的理解模式。其中“自然”概念也被视为青年卢卡奇构造历史辩证法的关键所在,其蕴含的三重指代含义也有力地反驳了视卢卡奇“自然”概念为错误的理解。青年卢卡奇所开创的总体性辩证法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功不可没,虽然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后来走上了“社会批判理论”的道路,但青年卢卡奇所创造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仍不失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坚守的真理,至今仍然发挥着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物化问题是<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比任何细节问题都更为重要的问题",它作为20世纪最早最系统的物化理论使得该著作名声大噪.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韦伯的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物化观点的混合体,在客观上成为20世纪西方社会文化批判主题转变的理论中介.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晚年所写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五封书信,起源于驳斥资产阶级学者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扭曲和误解,澄清人们的思想误区。在信中,他系统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关系不是历史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社会历史发展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以及历史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等思想。其当代理论价值有助于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新形态,推动唯物史观中国化新发展,探索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模式;实践价值有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以及对走中国道路,实现共产主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对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一种理解。对于《自然辩证法》一书在学术界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和理解,自卢卡奇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歪曲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观,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进行批判,国内学术界同样对"自然辩证法"出现不同的理解。本文从西方学界与国内学界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到分析"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的所在,全面理解"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张夺 《江汉学术》2021,40(1):112-120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所实现的"划时代的哲学变革".这一哲学变革并非简单地否定本体论,并非简单地将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为无根基的实证科学.而是从传统形而上学中拯救出本体论,并赋予其新的内涵.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以社会存在的客观性颠倒了传统形而上学,并将客观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结合,消解了一切历史唯...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到考古、历史、文学等学科领域,尤其在史学方面更为突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重点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状况,以"人民本位"思想为重要出发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体现,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毛泽东属心体育的思想基础.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为寻求强民富国现实途径,青年毛泽东选取了求同存异的文化取向.他以时代任务为导向,针对中国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广泛而有选择地吸纳中西体育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进行体育文化重构.因此,《体育之研究》反映出来的:以时代精神为"矢",以中国问题为"的"的方法论和用时代精神整合、重构体育文化的方法学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今天,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所以通过深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来看科学社会主义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创刊时致力于思想启蒙,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也曾扛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为什么在后期转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主阵地,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述其历史缘起:一是"民主"与"科学"奠定了《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二是李大钊、陈独秀打开了《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门;三是共产国际的介入巩固了《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相似文献   

10.
伊林·费切尔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学家、德国民主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一书中,他从历史哲学和人类学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同时在批判与阐述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及列宁、卢卡奇、柯尔施和斯大林等人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看法中,阐明了他的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观.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学者们大多是从文章内容的角度进行解读有人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经典文献,有人说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篇章。若从哲学的研究范式上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颠覆了以往哲学研究的范式,从现实的人出发,重新分析了人、生活世界以及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对哲学进行了理性重构与历史重构,从而实现了现代哲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向。这种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向对我们当今进行哲学创新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形成。今天我们研读这部著作,从这部著作写作的历史背景出发,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感受其深邃思想,辨析其理论界限,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异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理论范畴,自马克思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卡奇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提出了物化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异化现象;弗洛姆则将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结合,从文化工业影响的角度描述异化现象。马克思、卢卡奇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都关注社会中人的生存问题,但侧重点不同。通过对三位学者异化理论的梳理探讨,能够对我国当前人的生存样态分析提供参考,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想以"走科学化的中国幼儿教育道路"这样一个题目,来纪念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这里的关键词一个是"科学化",一个是"中国道路".我想我们重温陈鹤琴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时代意义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5.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教育引导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必将落脚在中国青年这个实践主体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青年的有机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统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运动实现的途径,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和效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包含对"为谁教育青年""谁来教育青年""教育青年什么"等基本问题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教育思想与我国具体青年教育问题的有机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国际发展趋势及其切身实践历程所形成系统科学的新时代青年教育理论。它围绕青年创新与创业本领提升、环境优化及其实践推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所提出的系列重要理念和观点,蕴含丰富的青年创新创业思想,能有效指引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地方高校应及时转变教育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四元五翼"模式,即建构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一体"为统领,政府支持、学校主导、社会推动、个人努力"四元"互动支撑,将"一体"贯穿创新创业的教育、技能、精神、实践、人格"五翼"全程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青年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朱德同志有关青年教育和青年工作的理论,极大丰富了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并对宣传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以及教育青年健康成长,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研究朱德同志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光明幼儿园是一所有54年建园历史的市立幼儿园.1985年,成为北京市首批陈鹤琴教育思想实验研究基地.陈鹤琴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是我们幼教人学习的楷模.多年来我园在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同时,始终坚持学习、传承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并以此统领幼儿园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站在接触西方思想文化的前沿,他们是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获得的首要影响者。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不仅是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的重要责任,更是高校外语教学较高层次的教学要求。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具备利用"互联网+"平台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优势和职责。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以"互联网+"为平台,力图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的、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使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以"互联网+"为平台,加强其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导权的有效掌控,并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及培养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观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最终,使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成为高校外语教学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领航人。  相似文献   

20.
《陆犯焉识》是一部波澜起伏、崎岖坎坷的爱情史诗,它以"那辗"方法谋篇布局.其情节不断被作者纵向拉伸,令爱情之路周回曲折,余味悠长,并于枝节处延展,用极微的手法深入历史褶皱,以家族历史为背景,抒发祖父母之间缠绵悱恻的跨世纪之爱.严歌苓从西方现代思想汲取养分,结合文化经验与艺术想象,内化为独具传统意蕴的"那辗"叙事策略.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