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3,(9):18-18
7月4日,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严格测试,世界上首批纳米激光器测尺在清华大学问世。该尺测量物体变形、位移精度高达79纳米,并且操作简单,可自行校准、直接读数,应用范围广泛,从机械零件位移到大型水坝变形,都有其用武之地。纳米激光器测尺的外观结构相当简单,看上去就像把一根细细的放射着红中透白光线的玻璃管,装在一个两端封闭的直径30毫米的石英玻璃管里,而石英玻璃管只比人的手掌稍长一些。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测尺发射激光束,激光自身就能感知外界物体位移的大小,推动圆筒形成激光器一头伸出的测量杆,立刻就能显示推动了多少距离。这是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纳米技术成为一项新兴热门的研究方向,并在多个领域取得瞩目的成就。将纳米硅运用于质谱仪分析技术中是纳米技术的一个创新方向与发展前景。从纳米技术的背景和质谱仪的检测原理入手,详细说明了两者的创新结合方式与该项技术的实际运用和优点。  相似文献   

3.
易济麟 《内江科技》2012,(1):114+144
水溶性纳米聚硅入井后遇盐破乳,吸附于岩石表面,使其由亲水性转变成疏水性,从而减小了注水流动阻力,疏水表面阻止了水的侵入,避免了粘土膨胀和水垢的附着,可大大延长增注有效期。相比油基纳米聚硅携带成本低,且不会造成涂料油管涂层脱落而导致堵塞分层注水水嘴。  相似文献   

4.
纳米硅(nc-Si:H)薄膜被视为新型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本文从溅射工艺,沉积过程、结构特征方面对溅射法制备纳米硅薄膜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纳米硅在3K-250K温度范围的光致发光谱的特性。观测到纳米硅的三个发光峰,其中心波长分别为470nm、479nm和487nm。随着温度的升高,470nm的发光峰呈现蓝移且强度明显增强,479nm的发光峰位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87nm的发光峰随温度的升高出现微小的红移。基于量子限制效应,提出综合发光模型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纳米硅水泥土屈服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的基础上,首先描绘出纳米硅水泥土在子午面上的图形,假定偏平面上拉、压屈服点以椭圆线相连,建立了纳米硅水泥土的屈服准则。并与常规岩土材料的屈服准则进行了比较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屈服函数比较符合纳米硅水泥土的屈服性状。  相似文献   

7.
王立峰 《科技通报》2012,28(9):31-35,66
把纳米硅粉掺加到水泥土中,并对纳米硅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借用地质学的矿物切片技术,对不同配合比下的纳米硅水泥土进行磨片,在显微镜下对薄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部分试样进行了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硅可以改善水泥土的宏观力学性能,对于增强水泥土而言存在一最佳掺量。小于这一个掺量随着纳米硅掺量的增加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超过这一掺量反而会降低水泥土的强度。显微镜下纳米硅水泥土为嵌镶结构,白色相和黑色相部分嵌镶于微透明的红褐色的基质之中。石英、长石为粘性土中较为稳定的成分,显微镜下边缘清晰,无色透明。它一般不与纳米硅、水泥的水化产物,石英表面为水泥的水化产物和粘土矿物等所覆盖。水泥土中小于50 um的小孔隙随着纳米硅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孔隙分布较均匀,而到了强度的最佳掺量后,小孔隙减小而大孔隙增加,从而降低了水泥土的强度,显微镜下对纳米硅水泥土孔隙及其分布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对纳米硅增强水泥土的固化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曹则贤教授介绍,今年2月份,他和同事李超荣教授在进行应力工程的研究,用应力驱动制作各种微纳米有序结构,用于制作微电机系统、光子晶体、可折叠电子学器件等。当时他们是把硅氧化物同贵金属银共同蒸发,用来制取各种硅纳米结构,然后用电子显微镜给各个结构拍摄了照片,但由于照片比较多,当时他们并没有在意。  相似文献   

9.
高纯度的硅占据了传统太阳能电池阵列总成本的40%,因此研究人员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可最大化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同时降低硅用量的途径。现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可降低硅厚度的新途径,可在保持电池高效的基础上,最高变薄90%,从而降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垂直腔表面发射式激光器阵列与带状光纤阵列的耦合技术,做了系统地介绍,并对各个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无侧限单轴受压条件下纳米硅粉水泥土的荷载-变形全过程曲线及试样破坏特性。基于循环加卸载试验,探讨了纳米硅粉水泥土损伤变量的演化规律,分析了纳米硅粉掺入比对水泥土损伤特性的影响,为研究纳米硅粉对水泥土的微观改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以高纯硅为靶材,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P型硅(111)衬底上生长硅纳米晶体薄膜,并在600摄氏度温度下退火处理。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制备的硅纳米晶体粒度均匀,薄膜粗糙度小。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现硅纳米晶体具有(201)晶面取向生长的特点。与块体材料相比,硅纳米晶体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其吸收谱包含本征、激子和自由载流子等丰富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石墨烯标准化论坛近日在江苏泰州举行。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制的世界首台商用石墨烯飞秒光纤激光器Fiphene问世,同时创造了脉冲宽度最短(105fs)和峰值功率最高(70kW)两项石墨烯飞秒光纤激光器世界纪录。飞秒光纤激光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包括激光成像、全息光谱及超快光子学等科研应用,以及激光材料精细加工、激光医疗(如眼科手术)、激光雷达等领域。传统的飞秒光纤激光器核心器件——半导体饱和吸收镜(SESAM)采用半导体生长工艺制备,成本很高,且技术由国外垄断。  相似文献   

14.
何宇亮教授出生于1934年,长期从事半导体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上世纪50年代,何宇亮从师于我国半导体学界泰斗黄昆、谢希德教授,是国内首批半导体学科专家、学者。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半导体研究工作。何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非晶硅薄膜微晶化问题的研究”,在80年代末国内外纳米科技迅猛发展的启发下转向“纳米硅薄膜”研究,使半导体领域重要的(单晶)硅材料实现了纳米化。  相似文献   

15.
纳米硒对断奶仔猪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研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仔猪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1)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2~0.5mg/kg硒添加水平范围内仔猪生长性能处于高峰平台,1.0mg/kg硒添加水平仔猪生长性能显著低于0.2~0.4mg/kg硒添加水平。纳米硒添加浓度在1.0mg/kg,仔猪生长性能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在0.1~0.3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硒源添加浓度在0.4~1.0mg/kg时,纳米硒组仔猪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2)硒添加浓度在0.1-0.3mg/kg时.两种硒源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含量、抗体生成细胞数、巨噬细胞吞噬率、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硒添加浓度在0.4~1.0mg/kg硒时,纳米硒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3)硒显著提高了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含量,两种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之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对仔猪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晶体硅与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李晓红  李斌 《青海科技》2006,13(1):26-28
本文对晶体硅和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制备工艺及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国内外染料电池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I0008-I0009
[导读]纳米层状组织研究的最新突破,可能会推动工程应用,展现出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立峰 《科技通报》2012,28(7):102-106,129
将纳米硅基氧化物作为水泥土的外掺剂,作者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纳米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了纳米硅增强水泥土的机理,提出了纳米硅与水泥土相互作用的观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幻数稳定团簇 模板”方法在半导体Si(111)衬底上第一次成功地外延生长出了尺寸相同、空间分布均匀的金属纳米团簇阵列。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金属,制备出的纳米团簇阵列热稳定性非常高。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位分析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确定了纳米团簇的原子结构以及阵列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10,(12):9-9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近期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纳米涂层,在低温下能使滴溅在其表面的水滴未及结冰就滑落。该技术有望实现永不结冰的飞机机翼和输电线路、保温性能更佳的建筑以及在严寒和大雪中也能保持通畅的高速公路,并且与目前在除冰融雪中所采用的化学及加热方法相比,该技术效率更高也更为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