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厚油层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属强边水厚油层油藏,2000年以来,通过精细油藏地质研究,深化了油藏开发后期的特征认识,采用水平井技术加密井网、调整采液结构、补孔卡封等挖潜措施,实现了厚油层的特高含水期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是钻井工程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胜利油田水平井固井存在的众多技术难点,着重解决胜利油田水平井固井的各种技术难题,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了胜利油田水平井的建设质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水平井固井技术,对胜利油田水平井固井建设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探井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探井、高压探井、长封固段探井及高难度探井不断增加,地下情况越来越复杂,影响探井固井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而对探井固井质量的要求却日趋严格。本文从胜利油田探井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影响探井、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兼顾固井工艺及水泥浆技术研究出一套适应胜利油田实际情况的固井工艺,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章权  李克敏 《内江科技》2010,31(10):125-126
史深100高压低渗区块自1994年投入开发以来,连续八年年均产油12万吨、采油速度1.5%、年含水上升率控制在1.27%以下,被列为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重点示范区。该区块在高速高效开发过程中形成了钻井完井到投产作业、采油、注水、修井及增产增注措施的油层保护体系,保证了区块的高速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5.
李兵  崔晓霖  杨英平 《内江科技》2010,31(2):67-67,89
针对胜利油田特别是东辛油田开发后期部分区块井液腐蚀,致使电泵井检泵周期较短现象,通过对区块井液腐蚀机理的研究,优化腐蚀控制与防护技术,达到延长潜油电泵机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安静 《内江科技》2006,27(2):156-156
分析了油田井下作业造成无功低效作业井的主要原因,结合现场施工应用,介绍了胜利油田井下二公司作业三大队减低无功低效作业井的常用措施。  相似文献   

7.
垦东12平台井组位于济阳坳陷垦东凸起垦东12断鼻构造上第三系构造高部位,是胜利油田重点开发的海油陆采区块,更是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施工项目。这些井普遍具有井浅、目的层疏松、定向点靠上、井斜位移大等特点,尤其是井径扩大率难以控制。通过从优选钻头,优化钴具结构,科学调整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体系,设计使用海水MEG钻井液体系施工,机械钻速明显提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垦东12平台井组位于济阳坳陷垦东凸起垦东12断鼻构造上第三系构造高部位,是胜利油田重点开发的海油陆采区块,更是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施工项目。这些井普遍具有井浅、目的层疏松、定向点靠上、井斜位移大等特点,尤其是井径扩大率难以控制。通过从优选钻头,优化钻具结构,科学调整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体系,设计使用海水MEG钻井液体系施工,机械钻速明显提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恒超 《内江科技》2013,34(4):24-25
对于YI182井这类高含H2S、CO2井,胜利油田尚无开发经验,该井采用套管加40m筛管的完井方式,首先下入永久封进行封井,然后下入防硫防腐材质的气密油管、工具组成投产管柱,经过精确计算及现场结合,完成了逐级替喷,并将保护液替满环空。当投产管柱起出后,永久封仍可临时封井,与700型HH级井口起到双保险作用,确保安全。随着YI182井的正式完井投产,胜利油田在此类高难度油井开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顾心怿,著名石油矿业机械专家,胜利油田发现和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从20世纪50年代华北地区第一口钻探井开始,顾心怿便参加了该地区早期石油勘探和胜利油田发现、开发及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储层精细认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水驱特征曲线法、物质平衡法,结合生产动态特征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搞清了剩余油在平面、纵向的分布规律。认为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水驱油田的开发效果。注采井网完善的地区水驱效果好,采出程度高;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区水驱效果差。实践证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是合理可信的,对类似油田的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东营凹陷、沾化凹陷等古近系泥页岩油气储层存在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低、页岩厚度大等特点,有机质成熟度跨度大,高成熟度泥页岩面积相对局限,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不均衡,文章通过对L69井、Y21井、FS1井、LS101井等胜利油田不同类型泥页岩油气藏区块岩心的岩石抗张强度实验、三轴压缩实验、断裂韧性实验等,了解岩石矿物组分、储层脆性指数、可压性评价、岩石开裂剪切状况、裂缝延伸状态、网络状裂缝形成条件及难易程度等储层改造关键因素,为下步储层改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鄢华  李全良 《内江科技》2010,31(6):53-53,161
流线法通过建立可视化三维流场分布,可进行流体流场及油水分布研究,揭示优势通道的存在与分布,形象描述流体在地下流动的方向和区域。针对大庆油田杏一~二区东部Ⅱ块含水大于98%的比例较高,且多位于基础井网注水井附近或位于基础井网注采井的主流线上,分析认为主要由于井间存在优势通道,造成低效无效循环,使得部分采出井含水较高。为此,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结合流线法数值模拟成果作出相应调整,控制了低效无效循环,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完井工艺,目前在胜利油田正在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水平井精密筛管完井技术在乐安油田草20砂砾岩特稠油油藏的开发应用情况。通过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配套开发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草20难动区块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整体具有纵向非均质性强、水驱动用程度差、采收率低的特点,迫切需要推广水井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改善纵向水驱波及程度。本文主要对胜利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开发技术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分层注水开发的油藏适应性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胜利油田区块特点,结合现场施工技术,分析了影响大位移水平井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从提高顶替效率、优化水泥浆体系、精心组织施工三个主要方面总结了提高大位移水平井固井质量方法,为今后大位移水平井固井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运用原油全烃色谱指纹分析技术,评价孤东油田七区52+3单元油层连通性。从全部原油色谱图C9-C17中精心选择了14个稳定性较强的环烷烃与支链烷烃,由此组合成8个色谱指纹对参数,绘制色谱指纹星状图。油源对比和星状图对比表明,该单元原油均来源于孤南洼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27排各井与左侧24-2295井和26-1226井的油层连通性好,与右侧31-2226井和31-274井的油层不连通,且后者也互不连通。由27N274井和7P11井注水对27排及其左侧油井有效,对其右侧开发井无效。  相似文献   

18.
目前,节能降耗工作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多年来,胜利油田十分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生产系统节约用电量目标,推出了多项油田生产节能新产品、新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能.但是,占胜利油田生产总用电量50%以上的采油井缺少单井电量计量,无法实现对采油队的用电成本分解、考核,对采用的节能降耗措施效果缺乏准确的验证依据.胜利油田实施油井电量计量对加强成本管理、实现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示踪剂产出曲线,对胜利油田复杂断块史8-181井组内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定量描述,并提出了下步治理对策,对于同类油藏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胜科1井位于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汽修厂东距离约1900米,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现河庄构造。设计井深7000米,完钻井深7026米。胜科1井是中石化的一口重点探井,胜利油田第一口科学探井,第一口超深井。四开完井尾管回接固井作业,封固段3903米,注水泥320吨,成功解决了长封固段大吨位水泥量的施工问题。保证了水泥返至井口,为后续的试油和科学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