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钓鱼时怎么可以高歌呢?"在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时,细心的孙聪突然打破了教室里的安静. 原来,王士禛在<题秋江独钓图>中写道:"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看来,孙聪是个懂得钓鱼技巧的孩子,知道钓鱼时不能"高歌",否则会吓跑鱼儿.  相似文献   

2.
《太原大学学报》2019,(5):97-102
王士禛在其笔记中记载了大量的关于人参的条目。王士禛笔记中的人参书写,是由多方面原因影响而成。清代人参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弥漫全国的人参补药文化,王士禛晚年每况愈下的身体、长期形成的道家思想及其尚奇尚异的小说观,这些原因使王士禛对人参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另王士禛笔记中的人参书写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主要有文献价值、文化价值和医药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焯<宋元诗会>编纂体例承近效钱谦益<列朝诗集>,远仿元好问<中州集>.其特点是以诗存史,表现在排序以帝王为先,收罗范围广备,诗人小传详备精致.王士禛对<宋元诗会>评价不置一辞,实际评价不高,多由其编纂体例所致.  相似文献   

4.
沈德潜论诗注重神韵,对王士禛也极为尊重,但是,沈德潜对王士禛的神韵说更多的是批评和改造.首先,沈氏编选《唐诗别裁集》,明确标出“以李、杜为宗”的选诗观点,以纠正王士禛编选《唐贤三昧集》的偏失;其次,在《清诗别裁集》中,沈氏对王士禛诗进行取舍、改造和重新评价,对其单一以神韵论诗的做法也提出质疑;最后,沈氏明确标出“始审宗旨”的论诗标准,以纠正神韵说末流回避现实,陷入虚响的明显缺陷.沈德潜对待王士禛神韵说的态度,是其诗学理论发展变化的必然反映,同时,也反映出清代前中期诗坛风尚的流变.  相似文献   

5.
清初诗人王士禄、王士禛早年合集《瑯琊二子近诗合选》中有吴梅村序文1篇,不见于吴梅村各集。此序为其应同里周逸休之请而作,对王士禛兄弟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是吴梅村与王士禛早期交游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6.
王士禛对清初反思乃至否定严羽诗学的思潮进行了回应,原因在于王士禛诗学与严羽诗学在诗歌审美论、诗歌创作论及诗歌体悟论方面存在相通性。王士禛在继承严羽诗学思想的同时,也在诗歌取法方面、文艺辩证关系的阐释方面对严羽诗学进行了超越。因此,严羽诗学为王士模诗学的建构增添了传统的力量,而王士禛为严羽诗学的发展和理论传承注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朱彝尊从一个反清复明的追随者演变为清朝盛世的歌颂者,显然与其高中康熙己未词科并入值南书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所标举的醇雅词学观,不仅成为浙西词派的旗帜,而且也与康熙所提倡的"清雅醇厚"的美学原则桴鼓相应,并与王士禛的"神韵"说共同承载了演绎康熙王朝盛世元音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对王士禛神韵说的内涵有诸多争论,在其除了王孟一派之外是否涵盖其他类型的审美风格上做了诸多分辨,其实大可不必.王士禛的神韵说是在不断对传统进行缩削式误读的过程当中逐步明确下来的,渔洋对其诗学主张的不断缩削、不断明确,并非诗学观点有多么大的改变,而只是为了使自己的诗学主张更为突出,更容易被广为接受而已.而关于其神韵说只涵盖了王孟一派一种审美风格的看法,实际上更多的是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庄子>一书写了四种类型的"梦",通过对这些"梦"的解析,可以看出<庄子>在当时占梦文化影响下的迷梦模式之上走出了"以梦为文"的新模式,"梦"被赋予了新的内蕴,并由于其鲜明的艺术性,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士禛的词学观主要表现在其词论专著《花草蒙拾》《倚声集初》序言及对所选词之评语中。王氏的词学观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尊词体,强调词之功用;二是主张词"当分正变,不当分优劣";三是确立婉约含蓄的神韵论词观;四是客观看待南宋词和北宋词,二者并重,各取所长。王士禛的词学观对其后来的清代词派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荦与王士禛康熙六年定交,前后交好四十余年,于诗文声名和仕途生涯皆相互倚重。康熙十六年王士禛刊刻宋荦等人诗为《十子诗略》,对其稍后主盟诗坛和宋荦诗名之振扬及台阁诗风显扬影响重大。王士禛自康熙十九年真正登顶诗坛后持诗界权柄二十余年,而宋荦自康熙二十七年至四十四年先后为江右和江南诗坛宗盟。这一时期宋、王的交游,对诗坛盟权开始由台阁下移地方节府、清初诗风由遗民之节向清雅温厚演变和奖掖诗学后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王士禛词     
通过比较《阮亭诗余》、《衍波词》两本词集,考察与王士禛词集相关的序跋评语等文献资料,分析王士禛扬州前期、扬州时期与扬州后期的不同词学风格。《阮亭诗余》中的作品主要是追摹唐宋词名家,用晚唐词之含蓄来补直白近曲之病;《衍波词》主张突破晚唐小令,师法南宋慢词长调;在离开扬州后,王士禛没有完全缺席词学活动,参与评点了多部词集。  相似文献   

13.
王士禛评点《钱注杜诗》的杜诗评语与邵长蘅的杜诗评语基本相同,将二人杜诗评语全部辑录进行比较,根据《钱注杜诗》卷十一末朱笔书曰"乙未二月望月系毕"一语以及邵长蘅与宋荦的密切关系,对王士禛杜诗评语进行厘定考证,得出了《钱注杜诗》中王士禛的杜诗评语是佚名所录而成,且归属权实属邵长蘅的结论。杜诗评点出现文献混淆的原因,首先在于杜诗评点发展到清代,评点家甚多,集评本辑录数名家之评语,难免混淆;各种杜诗评点版本的评语本身常被借来借去,便出现了假冒现象。其次是邵长蘅杜诗评点具有独到之处,评点本又未刊刻示于公众,故会邵冠王戴。此外,评点者以王士禛之名势来提升《钱注杜诗》版本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士禛评点《钱注杜诗》的杜诗评语与邵长蘅杜诗评语基本相同,将二人杜诗评语全部辑录进行比较,根据《钱注杜诗》卷十一末朱笔书曰“乙未二月望月系毕”一语,以及邵长蘅与宋荦的密切关系,对王士禛杜诗评语进行厘定考证,得出了《钱注杜诗》中王士禛的杜诗评语是佚名所录而成,且归属权实属邵长蘅的结论.杜诗评点出现文献混淆的原因,首先在于杜诗评点发展到清代,评点家甚多,集评本辑录数名家之评语,难免混淆;各种杜诗评点版本的评语本身常被借来借去,便出现了假冒现象.其次是邵长蘅杜诗评点具有独到之处,评点本又未刊刻示于公众,故会邵冠王戴.此外,评点者以王士禛之名势来提升《钱注杜诗》版本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一生之"实录"(萧统<陶渊明传>),然而又是文字极为简约的"实录".<五柳先生传>的内容要点可以归结为读书、饮酒、贫困三个方面.本文就此提供翔实资料,以作备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宋荦的诗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荦为清初“雪苑六子”之一,康熙中开府江南,与王士禛主持南北风雅,声名卓著。宋荦的诗学观较集中地反映在《漫堂说诗》中,其论诗追源溯流,与明末清初反思复古的思潮相一致。历来论者多认为宋荦为宗宋一派,事实上宋荦兼采唐宋,而以唐人为旨归,“宋诗派”之说未为笃论。宋荦上承严羽“妙悟”说,昌言“悟诗”说,与王士禛之“神韵”说同出一源,对清初诗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颜光敏是清初山东著名诗人,是王士禛选定的"金台十子"之一。他文才超拔,笃于友情,和当时文坛诸大家交往密切。颜光敏有诗集《乐圃集》行于世,曾受到顾炎武、王士禛等大家的高度评价。他平生交游甚广,和多位明遗民有过往来。其中,颜光敏与顾炎武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分析《颜氏家藏尺牍》等资料,可以使我们了解两人深厚的友情。  相似文献   

18.
陈廷敬自言与王士禛诗学主张不和,清人的评论都说陈是宗仰杜甫.实际上,无论从陈推重并一再模仿的作家来看,还是从其古体诗的创作来看,都表现出明显的宗宋倾向.当"神韵说"风靡一时的时候,陈坚持个人诗学主张与创作倾向的思想与做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20,(1):84-91
清初在新政权下成长起来的读书人放弃之前"遗民"对明政权的留恋,选择与异族统治者合作。他们之所以能够和新政权合作,也是因为新政权奉行汉化和继承传统儒家文化的政策。在能够继承和捍卫传统文化的宽慰下,儒家士子选择拥抱新政权,但面对被薙发和不能着汉装的现实,他们内心是有隐痛的。这一隐痛体现在《抱琴洗桐图》上,就是在画中实现他们着传统汉服、戴头巾的愿望,这一般被认为有"遗民性"的一面。然而,该画作于1665年,考察在这之前王士禛的人生,并无明显的遗民之表现,《抱琴洗桐图》中也不是明确的明代服饰,所以其本人是否有"遗民性"是有争议的。其实,王士禛主要是忠于传统儒家文化,与其说他是明遗民,不如说他是传统文化的遗民。而且,王士禛的文化主张根植于新王朝的立场,在儒家天下主义的理想下,可以接受异族政权,但必须捍卫传统儒家文化。儒家士子的这一立场和清朝统治政策其实是相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新政权合作的汉族读书人不是明遗民。  相似文献   

20.
边贡是"前七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弘治四杰"的中流砥柱。虽然其影响不足与李东阳、何景明相抗衡,诗学理论也不足与谢榛相左,其在有明一代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那沉稳飘逸的诗风取向对同乡后辈王士禛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神韵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他对王士禛创作的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创作风貌如何被后代诗人继承发展的,而且可以看到明清诗歌之间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