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比喻在孟子散文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巩占龙 《文教资料》2008,(33):20-21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大家,其散文的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格调高昂、立意深刻,没有固定格式、尽情挥洒、语言流畅、哲理性强,善于联想、想象丰富,给人以新奇之感.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新生活,鞭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了秦牧的一生 ,论述了其散文的主要艺术风格 ,评价了他对中国当代散文事业的杰出贡献 ,并确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即 :秦牧是中国当代首屈一指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5.
秦牧是一位当代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摇曳多姿,光彩照人。艺术特征鲜明,风格独具,与众不同。他的作品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手段,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在讲古论今中阐述主题。他的散文给予读者的教育、影响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6.
秦牧的散文,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而且结构灵活巧妙,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本文旨在探讨秦牧散文在结构上的特色,从一个侧面突现秦牧对我国散文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确选用题材是散创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怎样,直接影响到作写作意图的表达,影响着散的质量。秦牧的散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值得人们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秦牧的散文来研究秦牧的思维,论述秦牧的思维具有表象丰富,信息量大;联想活跃、文思敏捷;善散善聚,散更出色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文坛上,秦牧散文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是知识丰富,内容广博。他往往将叙事、抒情和说理融合起来,而以叙事为其特长。他的一些短短数千言的好作品,决非唾手可得,而是作家以"狮子搏兔也用全力"的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精心磨炼出来的。本文试从写作学角度探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在秦牧散文中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0.
苏轼好用、善用比喻,使用比喻成为其诗文的显著特征.钱钟书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他(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鲜明、贴切."  相似文献   

11.
毕淑敏散语言优美、思想深邃,颇得读赞誉。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的使用,更见功力。她中的比喻数量多、艺术性强,美不胜收。本多角度探究其比喻使用的特色和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的散文中,有不少比喻是用女子来作喻体的。例如:她(指绿)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13.
秦牧的散文,无论是叙事议论还是写景抒情,都能体现出文章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有人说秦牧的散文是一串串珍珠,那么他的散文语言就是穿起颗颗珍珠的线。秦牧的散文特色是能将知识、情趣、思想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进而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4.
秦牧和余秋雨同为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但他们的创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本文试图从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对“形散神不散”的诠释,对“谈话风格”的比较中,论述时代政治因素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生》2012,(6):2
秦牧(1919-1992),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  相似文献   

16.
一、从选材上 我们读杨朔的作品,犹如漫步在赏心悦目的花廊中。那画面有吐香的红叶(《香山红叶》),含露的茶花(《茶花赋》),清澈的泉水,飞溅的浪花(《雪浪花》),朦胧的月色(《金字塔月夜》),漂渺的海市(《海市》)。明丽的鱼乡等。  相似文献   

17.
王莹 《教育教学论坛》2013,(33):197-198
朱自清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在他的散文中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比比皆是,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以自然、清新、典雅而脍灸人口,而其中形式多样,富有表现力的比喻,又给他的散文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的散文,比喻用得多,又恰到好处。尤其是那些以人喻景的比喻,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情味”。  相似文献   

20.
从风俗习惯,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三个方面比较英汉比喻意象的差异,并浅谈英语比喻的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