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大营长     
"小兔崽子!"我蓦然一惊,回头,不是喊我,一个老头呵斥往他金鱼盆里扔石子的小孩.小兔崽子,我多少年没听到这个词了.别人管我叫"原老师".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公仆,县市档案局(馆)长的好榜样,荣成市档案局(馆)原党组书记、局(馆)长武盛斌同志带着对档案事业的无限眷恋,匆匆走完了他55岁的人生历程,永远离开了我们.斯人虽去,浩气长存.武盛斌同志在他的有生之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武盛斌,就要学习他一生跟党走,无怨无悔爱兰台的崇高品质,就要学习他"勇争一流,敢为人先"的顽强工作作风,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3.
生命在于健康,健康在于平衡! 健康是人生中不可替代的第一财富.在一次保健座谈会上,主讲医生在一块黑板上写下一串长长的数字--10000000,然后他讲,七个"0"依次代表爱情、家人、朋友、事业、房产、地位、金钱,剩下的"1"则代表健康,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少了这个1,其他内容便完全失去了意义,因为它们最终只能等于"0".可见,"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正如一个多病缠身的国王,不如一个健康的农夫快乐.  相似文献   

4.
"墨守成规,谨小慎微"可谓历史与传统留给档案工作的"后遗症".不少人也因此在兰台平凡的岗位上变得更平凡.但更多的兰台儿女则是在改革大潮的洗礼下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弥勒县档案局(馆)长谢荣培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人,他以自己闪光的工作实绩,为"平凡"的工作做出了最生动的注解.  相似文献   

5.
庆元,山水神秀,人杰地灵,素有"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中国廊桥之都"、"世界香菇之源"、"中国香菇之城"的美誉.在这方沃土上,叶荣兴同志带领档案工作者们辛勤耕耘,创业创新,干出了特色,干出了成绩.2003年,他被浙江省人事厅、省档案局授予"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年又被推荐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提起吴永发,在阜新市及辽宁档案界,许多人会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因为他所在的阜新县档案馆,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在辽宁档案界第一个被省政府和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档案局命名的先进集体.而他,是这个集体的带头人,被同志们誉为"头雁".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在信息传播的"光与电""数与网"中,越来越游刃有余时,一夜间,"芯与屏"已深入生活,影响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觉、认知、判断.每时每刻,我们都能感受到新媒体挟风带雨席卷而来的强大势能,以及由此产生的无限广阔的变革空间.  相似文献   

8.
陈致中夫妇请求认罪协商,吴淑珍部分认罪,企业家接连倒下,陈水扁已陷入无可辩解的余地在台北看守所内,编号2185的台湾前"总统"陈水扁仍在发奋著书。他狱中撰写的《台湾的十字架》,出版以来销路还不错,似乎给了他相当大鼓励。2月12日,陈水扁办公室对外表示,将举办该书的读后心得征文活动,10名优胜者的奖励是:可以到看守所探扁。  相似文献   

9.
最近朋友圈里很热闹,各种晒幸福,各种送祝福,让人看了暖暖的。从冬至而始,沿着圣诞、元旦及至春节,一路走来,年味儿越来越浓厚。人们也在年复一年中彼此祝福着光阴的过往,见证着人世的沧桑。信手翻开一本关于大卫·奥格威的书,对于他的一句名言感触颇深"只要比竞争对手活得长久,你就赢了。"不过我是个不喜欢争斗的人,这一方面源于我身为女子的天性,另一方面则遗传于我的父亲——一位淡泊的雅士。所以对于教父的这句名言,我倒是更认可"长久"两个字。  相似文献   

10.
评书是古老的艺术,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廊坊电台长书频率自2002年开播至今,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经历了从"全国首创"到"全国普及",再到现在"突破创新"的一个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知,要在"求新求变"中寻找节目与广大受众的平衡点,既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又要满足广大听众的收听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张安朴,在上海新闻界、美术界大名鼎鼎,圈内人都亲切地唤他"阿朴".已届花甲的他,是解放日报摄影美术部原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出色的美术编辑工作,使他获得了"上海韬奋奖"和"上海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他卓越的艺术才情,使他获得了"绘画多面手"的美誉.  相似文献   

12.
李长华是河南日报文艺编辑,当我听到他离世的消息一直不能从悲痛中自拔.人心须得人心换。是他捧出一颗热诚的心,温暖了我枯了凉了的心田,使我重又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使得我的人生之路又向前延伸。瘫痪人的精神痛苦大于肉体痛苦。我居住在穷乡僻壤的一方斗室內,终日倦卧床头,若不是抱在怀中的小半导体收音机能传来人声,跟躺在活棺材里一样了!精神痛苦折磨得我度日如年,痛不欲生.为寻求点生活乐趣,精神寄托,我找出孩子的废作业本,练习起了写作,把自身置于构思中的意境里,和构思中的人物一块活动,同构思中的人物共享喜怒哀乐……构思中的各个人物成了我的朋友,渐渐在心中活了,便把他们记在纸上.以此填补自己精  相似文献   

13.
古老贫瘠的蓝田土地铸就了他坚强的意志,莽莽白鹿原给予了他坚实的脊梁.  相似文献   

14.
庆元,山水神秀,人杰地灵,素有"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中国廊桥之都"、"世界香菇之源"、"中国香菇之城"的美誉。在这方沃土上,叶荣兴同志带领档案工作者们辛勤耕耘,创业创新,干出了特色,干出了成绩。2003年,他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人感觉饿了,走进便利店,他抬头看看墙上的二维码,拿出自己的老年手机摇了摇头,无奈地走了.他招手叫车,几辆显示"空车"标志的出租车,从他面前呼啸而过,他不知道,这些"空车"早已被年轻人从打车软件上预订了.于是他转去坐公交车,听到司机师傅说请打开行程码和健康码,不会操作的他又"灰溜溜"地下车了.当他终于在路边等来了真...  相似文献   

16.
胡适四岁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生活了多年.在他十三岁时,由他母亲作主为他定了"终身大事",对方为一缠了足的村姑--江冬秀.一九一七年胡适留美归来,与江冬秀结婚.婚后生两男一女.在"五四"个性解放的高潮中,许多留学生都发动家庭革命,"革"了原包办婚姻的"命".胡适忍别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这样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终生相处,白头到老.就此事,胡适也在同事、朋友如蔡元培、高梦旦、李大钊、徐志摩等人中受到特别的敬重.然而,胡适的个人生活并不像同事、朋友们想象的那样.他在江冬秀之外还有自己的爱,有自己的爱情生活.他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想发动家庭革命,追求新的爱情的幸福,并进行了"尝试".但他"胆小怕事",尤其怕丢了"面子",伤了"美名"."革命"失败.这首无题诗便是他这场未遂"革命"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17.
孙建清 《今传媒》2007,(2):32-32
如果你到小书摊上翻翻杂志或报纸的副刊,经常可以看到署名"佚名"的文章,有些时尚类、生活类、励志类杂志竟然一期杂志上有四五篇署名"佚名"的文章.在前几年里,我对"佚名"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写作能力真是了得,就跟批量生产一样.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原来这"佚名"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正确的读法应当是遗名或隐名.  相似文献   

18.
他作为宣传干事,能“放下叉子拿扫帚”,样样拿得起,算得上“多面手”。每当川m德转到形神碎墓时,他总说:“那是叫工作给‘逼’的”。痴迷精神常常是事业有成的前提。一种强烈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使他像饥饿了的火扑在面包上一样,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他的书架上摆放着1000余册藏书,涉及政治、军事、文学、艺术、书法、美术等等。随便抽出一本,里面都有他的批注,密密麻麻,五色杂陈。几年时间,他写下的读书笔记近30万字,积累的各种资料卡片,装了满满一箱。有人形容他像“万能胶”,一旦“粘”上去,很难得下来。星期天,他常在…  相似文献   

19.
Peter已经不能再被称为是一个中国人,他的护照上"国籍"一栏标得清清楚楚:澳大利亚.但他执拗地认为,"拿了个外国证就说自己不是中国人,纯粹胡说八道".不过,他还是更习惯让人叫他Peter,而不是他的中文名. 离开中国20年,他习惯拿起电话先说"hello"而不是"你好",但一旦聊起天来,一口道地的京片子还是立刻"出卖"了他.如今在悉尼靠开出租车谋生的Peter,笑称自己是现代版"祥子",所关心的话题和他的北京同行们也几乎没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0.
1940年5月20日,开封出版的《河南民报》刊登了一则特大新闻:5月17日晚7时许,日军“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在河南省开封特务机关长总部驻处山陕甘会馆被吴凤翔(又名吴秉一)刺杀. 吴凤翔是河南郏县人,中共党员.1939年6月,他因向延安输送进步青年被捕,关押在郏县监狱.1940年3月初,中共郏县工委委员王永泉,几次到郏县监狱,买通看守,将枪支解成零件带进牢房,并送进去了铁锉等工具,吴凤翔将零件重新安装成枪支,于3月10日带领狱友冲出监狱.此后,他便在郏(县)襄(城)交界的小磨山中,组织游击队抗日.国民党县政府曾发布悬赏捉拿他的通缉令,同时将他的妻子、哥哥抓进了郏县监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