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勿乱弹琴     
某地电台记者到人大常委会上去采访,他看了一下会议议程,便“成竹在胸”了。当进行到“人事任免”事项时,他接到朋友传呼便中途“溜号”了,心想:“三位候选人肯定都通过,因为事先酝酿过的,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晚间新闻”里播出了这位记者采写的报道。谁知,这档节目还未播完,台长便接到了人大领导同志的电话:“你们怎么搞的?候选人中有一位会上明明没通过,却说他经人大常委会选举通过了。简直乱弹琴!”台长尽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只好赔不是、作检讨。赶紧追问那位撰写新闻稿的记者,才搞清来龙去脉,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责令那位记者作出检  相似文献   

2.
电视的会议新闻怎么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彦 《传媒观察》2004,(5):48-48
“台上台下,会标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的印象。会议新闻模式化的结果,就使会议报道成为会议议程 领导人名单 领导人讲话摘要。这样的报道尽管记者写起来省心,审稿者改起来放心,会议的出席者也较为关心,但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就很难产生什么效  相似文献   

3.
读《中国记者》上的《“大家都轻松一点”》一文(载1990年第3期),不由要叫声好。文中讲到,由于“现在不但会多,而且有会必请领导”,使得领导和采写会议新闻的记者都很“不轻松”。领导“硬着头皮坐在主席台上,还总得说上几句‘实在没什么准备’的话”;“记者也够难的,写吧,实在没多少东西,不写吧,领导与会了。”由此呼吁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4.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写是一项实践极强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在新闻采写实践中,一些记者(包括少数通讯员)新闻职业精神缺失、敬业精神淡薄,其突出表现是新闻采访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具体表现为采写会议新闻时不用耳不用脑,甚至不用手,拿起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就走人,回家当"裁缝",按固化模式,剪辑几句领导"强调"、"指出"、"要求"之言,敷衍应付,糊弄读者;即使是非会议新闻的其他新闻采访,他们也是对材料情有独钟,奉为至宝,只倚重材料堆里做文章,而轻视和不愿到新闻现场和新闻当事人那里"抓活鱼"、“摘鲜菜”,被人们讽为“懒堕记者”、“材料记者”。  相似文献   

6.
陈颖 《中国记者》2024,(1):104-105
<正>采写人大新闻,会议报道是绕不过去的槛。因为人大俗称有“三会”,分别是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三会”都是法定必须召开的会议。虽说会议是重要的新闻源,但对记者而言,把会议当作新闻富矿还是贫矿因人而异。由于人大开会注重法定程序,按部就班,形式内容都相对固定,很容易让跑会的记者“审美疲劳”。一旦记者思想只停留在会议程序和领导讲话上,采写的报道充斥着工作性、程序化的内容,自然乏善可陈,甚至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7.
记者除采写公开报道外,还要采写不便公开报道的重要情况供领导参考。许多责任心强的记者都很重视写“内部参考”。有些“内参”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好作用;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新闻单位的“内参”。但是,有些记者对写“内参”的认识尚待端正。如有的同志认为,“内参”  相似文献   

8.
去年初,我到一汽进行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的调研,采写的《一汽一位“模范干部”妻子来信发人深省》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稍后,我带领年轻记者再次到一汽开展围有企业党建问题的调研,合作采写的《一位德国专家三度申请入党震动一汽员工》再度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并在全国产生了连锁反应。回顾这两篇稿件的采写过程,引发了我对新闻调研创新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4月24日经济日报头版《审稿引起的讨论》这篇新闻,取材于审稿现场,题材新颖,颇有回味。送审稿是一篇反映“河南省各行政单位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开支会议费100万元以上,占全年会议费指标的三分之一”的批评稿、报忧稿。给省领导报忧,面对面提出批评,还要付诸报端,与一般送审稿不同了。当记者“请副省长胡悌云审稿”时,稿子的命运将会怎样?不能不使人担心。记者巧妙地写到:  相似文献   

10.
扬子晚报9位记者通力协作采写的一组“孙仲芳回家寻亲”系列报道,不负众望,在2000年度中国新闻奖评奖中获得了一等奖。9位亲历“寻亲”的记者回头再看看这组系列报道的整个采写过程,都有这样的想法,这组报道仿佛一场足球赛——如果没有扬子晚报编委会的高屋建领的统筹策划,没有参与记者各司其职强烈的“补位”意识,没有参与记者的全身心投入“临门一脚”,这组寻亲报道就没有当时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没有现在这个“荣誉”。  相似文献   

11.
记者除采写公开报道外,还要采写不便公开报道的重要情况供领导参考。许多责任心强的记者都很重视写“内部参考”。有些“内参”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好作用;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新闻单位的“内参”。但是,有些记者对写“内参”的认识尚待端正。如有的同志认为,“内参”只是供少数领导人参考的,发的范围小,事实未经核实也无大碍。因此有些“内参”反映的情况不真实、不准确。久而久之,使一些人对新闻单位的“内参”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我在光明日报头版上接连发表了几篇短评,如《名片上的变化》、《手机、传呼机:不要扰乱会场》、《莫往会议里“注水”》,受到报社领导和一些读者的好评。其实,我已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近百篇这类文章了。有人戏称我为“全能记者”。我说,“全能记者”我还不敢当,但我一直把当一名“全能记者”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我想,体育比赛中有“个人全能”,当记者也要争取当个“全能记者”。从跨入记者行列那天起,我就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当记者,固然要以采写消息和通讯为主,但仅仅会写消息和通讯还不能算一个优秀的记者。新闻…  相似文献   

13.
“吃界”辩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竞引起另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是新闻单位内部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准吃界”。所以,那位记者的责怪好像也不无道理。究竟“吃界”对不对呢?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机构的设置,大都和党政机关对口。落实到记者就是分兵把口,“诸侯割据”。分兵把口有好的一面,新闻单位便于全面反映各条战线上的情况,不致于漏报比较重要的新闻。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是只和“上”头对口,势必会疏远“下”头,从而出现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的现象。二是记者长期分管一个行业、系统的报道,就只对这个行业系统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不熟悉整个面上的情况,不熟悉全局工作的进展情  相似文献   

14.
我采写的消息《小车司机“解放”啦》,在获得“厦华杯”全国副省级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及厦门市好新闻一等奖之后,又被评为2000年度福建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篇560字的消息是2000年从一个会议中“捡”来的。回顾这条消息的采写过程,我感受到,文山会海虽然枯燥,但众多的文件和会议中确实蕴涵着有用的信息和新闻线索,只要我们多加留心,跳出“会议”抓新闻,就一定能在文山中淘到“真金”,在会海中逮到“活鱼”。身为党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8年,似乎与党政会议报道结上了不解之缘。采写这条消息时,我刚从家乡闽西北的一家党报调到厦门日报半年左右时间…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听一位基层通讯员讲,他平时采写的新闻稿件,都是寄给某报的一位记者。这位记者见到稿件后稍加修改或索性原封不动,便共同署名发表。更有甚者,有几次他的稿件发表时,署名的记者他并不认识。他对笔者说,这是一些新闻记者为完成新闻采访和发稿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偷懒办法。据了解,这种“挂名”发稿的现象,在其它一些新闻单位也有不少。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写稿本是正常的事情,这样既可以了解基层的详细情况,提高采写质量,又能加强和密切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联系。但上述那种变味的“合作”和无端的“挂名”,弊病很多:一是容易在…  相似文献   

16.
记者当自律     
记者的职业是神圣的、崇高的,所以才有“无冕之王”的称谓。一位名人曾这样描述记者职业的重要,他说,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由此可见,记者是一些虽没有权威的名义而影响作用极大的人。   现实生活中,一大批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不辱使命,乐于奉献,深入生活,深入实际,采写了大量的鲜活新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然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新闻工作者却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作了金钱的俘虏,干起了与记者职业道德相…  相似文献   

17.
这次人大和政协会议有一位“场外记者”——北京晚报的张沪,她虽然没有拿到大会的记者证,却全心全意地想把大会报道好。由于记者名额有限,这次北京晚报没有派记者参加大会报道。张沪主动向报社领导提出:首都人民很关心这次大会,我们虽然进不了会场,也要想办法尽可能多搞一点报道。在短短十几天里,她采写、组织了十二篇与大会有关的报道,包括: 采写消息四篇:《吴波谈让贤》、《徐向前谈不兼任副总理》、《杨尚昆、杨静仁谈不辜负人民委托》、《郭维彬成为王光美家的一员》。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的电视新闻中,地(市)级电视台的最大的通病,就是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多、过滥,过于琐屑、浅薄和程式化。一些学界和业界人士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不知写过多少文章,然而没能明显奏效。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提出要求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之后,在基层电视台也是“风头”来时“好一阵”,“风头”过后又“老病复发”。直至现在,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电视新闻中,15至20分钟的新闻节目,能有一半甚至大半是会议和领导活动。此病难治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业内人员心知肚明:大凡在欠发达地区,领导往往都把电视的喉舌功能看得过高,对活动报道要求过细,几乎所有会议和领导活动特别是重要会议报道,都是组织者及领导部门指派记者前去拍摄采写的,有不少还是“秘书”们事先撰稿,或者规定了报道的角度、内容、时间甚至节目编排的位置,记者不过是扛摄像机依规行事而已。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实践中,有的记者采写的稿件数量与质量比翼齐飞,常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反弹琵琶,旧曲新唱,思如泉涌,新意迭出。而有的记者呢?除了靠别人送稿上门,记者跑跑会议、改改部门材料、写写突发事件等之外,似乎“天下无事”,要为完成发稿任务而犯愁。  相似文献   

20.
最近,翻阅《情弥天山——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获奖作品集》,感受最深的是,记者要写出“接近实际,接近群众,接近生活”的新闻佳作,必须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人生活”,在深入采访中自己发现新闻。然而,近几年来,这种来自实际、来自群众、来自生活,真正由记者自己发现、采写的独家新闻,实在太少了。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电视机,看到、听到的新闻有许多是雷同的。这些内容相同的新闻绝大多数来源于领导机关提供的会议材料、内部简报、领导讲话。当然,此类新闻不可不发。但是,如果记者长期依赖领导机关提供的材料、简报来编写新闻,满足现状,不深入基层,不接触群众,时间一长,这些记者离开了领导机关和各种会议,就很难找到新闻,写出报道来。影响记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上来看,在一些记者的眼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