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部分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有重新抬头的趋势.本研究分析了出现这种"新读书无用论"的原因主要为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学费的增长速度超乎寻常,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利益受损较大的贫困家庭阶层较以前有所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降,大学毕业生工资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的筛选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育市场化改革引起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强化了阶层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根除"新读书无用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对策——解读新“读书无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育历史上,"读书有用"的信条后总伴随着"读书无用"的阴影.近几年来,新"读书无用论"重新流行,其实质是教育价值选择的困境.通过与教育价值选择有关的几个问题的分析,发现新"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是教育价值的单一性,所以教育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对解决这一问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中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其产生的根源和本质在于三重社会网络的"推-拉"效应.其中,市民社会网络资源优势对农民社会网络的歧视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对新读书无用论产生推力;生活在城市空间场域的农民特殊网络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又对新读书无用论产生拉力,这也是"推-拉"效应的第三力;第二力拉力则来自农民想进入城市的生存渴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7年定州农村社会概况调查数据对"读书无用论"现象进行考察.发现农村居民教育期望存在明显分化,年龄越大,教育期望越低,越认同读书无用论;相较于男性,女性教育期望更低,更认同读书无用论;教育成本越高,教育期望越低,越认同读书无用论;在校孩子数量对教育期望影响不显著,资源稀释效应未被验证,可能是孩子数减少与教育负担减轻的结果;家长接受教育年限越长、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具有更高教育期望,越不认同读书无用论;教育满意度越高,教育期望越低,趋于认同读书无用论,可能是教育期望与教育满意度互为因果关系的作用.鉴于此,政府应加强宣传引导、增加农村教育补贴、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农村居民应提升自身文化知识,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以弱化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现今,农村"读书无用论"现象有日趋抬头的趋势,这个现象令人感到震惊,更引发了笔者的深刻反思.文章参阅相关的新闻报道,对该现象的表现进行了翔实的阐述,分别从经济因素层面、非经济因素层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相关内容对其进行解读,提出一些对政府和大众的建议,希望能对控制农村"读书无用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学校教育来说,随着"双基"工程的巩固和招生选优政策的弱化,学校在校生大量增加,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得过且过;许多家长对子女也不抱什么奢求,但求供完中学了事;部分教师则成天悲叹学生越来越难管、难教,埋怨学生的多,分析自身失误的少.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协调音符增多,师生之间矛盾增大,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见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我国贫困地区掀起"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直接影响到农民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更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思想观念、社会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对"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有助于引起人们对"读书无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产生读书无用论背后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澄清了读书无用论不是对知识的否定,而是在高额的教育成本和大学生就业难现实面前所产生的一种偏见.  相似文献   

9.
新“读书无用论”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网上重庆万名考生放弃高考的文章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关注。新"读书无用论"并非空穴来风,自2000年始就不断有关于这方面的媒体报道。在知识经济已成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这种论调显然是背离了国家教育立国的战略。但是,仅仅对"读书无用论"进行批评显然是不够的,本为就是通过对新"读书无用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来其危害性,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有效矫正"读书无用"的价值理念,就需要有切实的措施解决问题。降低大学收费标准、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以法律形式遏制一些单位恶意压低工资的行为等等,都是国家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更多关注"普九"后的农村基础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政府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仔细分析农村教育,我们则感到喜忧参半.一方面,实施了以县级为主、确保教师工资及时发放的财政政策后,九年义务教育终于在农村真正得到普及,"两免一补"的政策惠及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趋严峻,辍学率大幅攀升,"新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面对复杂的现状,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更多关注"普九"之后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首先是农村教育所面临的资金困难.前一时期,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不少地区采用"借债"方式推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成为"普九"过程中响亮的口号.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