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即当代东京开设幕府,建立了日本历史最后一个武家政权,江户时代(1603-1868年)由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汤铎原  谢菊英 《寻根》2023,(1):22-27
<正>共同富裕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传统文化中的共富智慧得到日益重视,上古时代以及先秦诸子百家朴素的共富思想不断被发掘,如上古文明中的“天道均平、人道法天”思想、先秦诸子百家的“损益之道、抑强扶弱”思想、农民起义的“等贵贱、均贫富”诉求等。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儒学的最后一座高峰和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儒家的富民思想、平等观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共富思想。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和王阳明,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分别在西方和东方产生了巨大的回响,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与哲学理念。虽然前后相隔400多年,出现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然而其本体论思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展开的比较对话意味着中西哲学有着高度共鉴的一致性,蕴含着东西方文明共同的理性精神。本文从存在与心在、根据律与致良知、此在与此心、领会与格物四个方面考察分析了中西本体论的共同态度和基本立场,揭示了中西思想赖以沟通的可能性和共同方法,从而预示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能构建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4.
解读王阳明     
施亮 《寻根》2003,(6):29-40
我年轻时对明史颇感兴趣,拉杂地翻阅一些书。记得较早读的是吴晗所著的《读史记》,那是一本札记式的论文集,论述了明代的军兵、币制、教育、宗教等诸方面的情形,文体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本书仍在手头,至今已不知翻多少遍了。以后,我又读了一些明代的野史杂记,虽然野史资料异说纷纭,破绽时出,可描写史事人物却琐细形象,渲染夸张,极有味道。我们从中可以看见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面,还有性格各异的形形色色人物。当我翻阅明代史料时,常会看到王守仁的大名,也就是王阳明。他的心学,倡一代学术新风,不仅浸润了将近百年的明代儒者,而且影响了后世…  相似文献   

5.
从王阳明到黄梨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旨在透过阳明之学与梨洲之学的精神连结及其逻辑展示,指陈作为中国文化主动脉的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自有之现代指向。而此又必须先判识阳明学之精神。一明儒立言.大体血脉皆承宗儒,故中国思想史上有“宋明理学”之旧称。宋明理学即宋明新儒学,  相似文献   

6.
李欧 《世界文化》2008,(5):9-10
知行合一是古代思想家普遍的人格特征,他们的所思来自于所行,所行表现了所思,故称之为圣贤。墨子“非攻”、“死不旋踵”为各国之间的和平而奔走。狄欧根尼“犬儒”,住在木桶里,要求亚历山大大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老子、庄子和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释迦牟尼等等均如是。不过,从近代以来,尤其是有了职业哲学家,思想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知与行就逐渐分离。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与明代文人的交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钱德洪在编撰<阳明全书>时曾根据阳明本人的意愿,对其早年的"未定之论"采取多不汇入的方针,所以在<全书>中很少辑录或干脆不记阳明与当时"泛滥于辞章"者的诗文之往来与个人之交谊.记载较为详细的惟有号称"吴中四才子"的徐祯卿,其余的或者只在<年谱>中提到姓名(如李东阳、李梦阳),或者作为论辩对象而载于<传习录>中(如顾璘),或者根本不作任何记载(如郑善夫、唐寅).其实这些人都与阳明有过往来并结下了友谊.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 1472-1529 ) ,本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曾经在绍兴会稽山中的阳明洞读书和调养身心,所以才有阳明之号,并以此行于世. 王阳明出生前一天,他的祖母梦天神乘云而来,递给她一个可爱的婴儿.祖父王伦觉得非同寻常,于是名之以"云".  相似文献   

9.
悟道之前,王阳明泛滥词章,与李梦阳等明代前七子交游唱和、"学古诗文",其古体诗创作以汉魏古诗为宗;因先祖隐逸操行的影响,且一生皆有归隐田园的桃源情结,加上其哲学与陶渊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阳明创作出了颇具陶渊明田园诗风的作品,并在诗歌创作中大量引用、化用陶渊明诗文;因年轻时溺于任侠、游仙,阳明对李白甚为推崇,创作出了与李白诗风相近的作品,其诗歌创作也有模仿李白诗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成玄英是唐初杰出的道教学,其道教思想以远肇玄学、近揉佛理之重玄学见长。在中国道教史上影响十分深远。道教重玄学自东晋孙登肇始,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初唐而大盛。唐末五代杜光庭总结历代注老之家,其云:“梁朝道士盂智周、臧玄静,陈朝道  相似文献   

11.
《寻根》2005,(1):F002-F002,F005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本文在阐释阳明的知行本来体段和贺麟的自然的知行合一论基础上,对知行本来体段具有的自然知行合一意味进行了分析,并对自然的知行合一论如何为阳明的直觉的价值的知行合一论奠立学理基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释障车     
周玉波 《寻根》2011,(6):44-46
障车习俗见于多种典籍。论者辄引《辞源》“障车文”条云:唐人婚嫁,俟新妇至,众人拥门塞巷,致车不得行,称为障车。《旧唐书·舆服志》有太极元年左司郎中唐绍疏云:  相似文献   

18.
19.
褚纳新 《寻根》2007,(5):122-127
王阳明,姚江大儒,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他的"心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学派。有关王阳明的先世渊源,正史记载不多,近年来,各地在王阳明的身世上众说纷纭,这使得王阳明的家族历史变得扑朔迷离。王阳明的先祖是谁?来自哪里?这是许多人所关注的,也是值得探索的。  相似文献   

20.
释“胜”     
《山海经》中说西王母“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胜”是什么?一直存有争议。而弄清这一点,则是诠释、认证西王母文化内含的关键所在。汉及汉代以来,对“胜”主要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发饰,一说是织机上的构件。说“胜”是指古代盛妆妇女头上的首饰,名叫“华(花)胜”,出自汉代刘熙的解释。刘熙《释名·释首饰》说:“华胜:华,像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唐人颜师古《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胜,妇人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又叫“玉胜”、“金胜”,还有称“织胜”的。山东武梁祠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